回覆列表
  • 1 # 南宮雁門

    當時明朝還是有實力的!清兵雖然肖勇但人數太少!強行入關只會讓自己損失慘重!弄不好政權都會滅亡!

    清兵在多爾袞率領入關以前也曾多次入關!但那時他們入關只是為了搶掠財物和人員!並不是要奪取天下!搶完以後就回到了關外!畢竟自己本身實力還是不夠的!

    皇太極在位時,清朝雖然已經基本佔領了遼東地區!但明朝在關外還有一些兵馬!而統領這些兵馬的就是明末名將袁崇煥!

    袁崇煥這個人還是很有能耐的!是一個書生武將!當年他駐守寧遠的時候努爾哈赤來攻打寧遠。努爾哈赤沒有把這座小城放在眼裡,到達後就下令攻城!袁崇煥用紅衣大炮猛轟清軍,使他們死傷慘重!努爾哈赤也被大炮打成重傷!不久之後就死了!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袁崇煥此時也得到了重用!防守關外的重要地區!皇太極與袁崇煥多次交鋒,沒有佔到什麼便宜!

    這時范文程給皇太極出了一個反間計!藉以除掉袁崇煥!皇太極照做了,崇禎就殺了袁崇煥!為清軍剪除了最大的勁敵!

    在袁崇煥被殺以後,大明幾乎沒有誰能抵擋清軍了!但大明是百足之蟲,雖然腐朽不堪,但也不是當時的清朝能吃掉的!

    終於,機會來了!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打北京!在李自成攻下北京以後,崇禎皇帝上吊自殺,大明滅亡了!此時天下一片混亂!多爾袞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就帶領著清朝所有的軍隊南下!在山海關與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大戰李自成!結果李自成戰敗了!戰敗之後的李自成逃回了山西!清軍抓住機會遷都北京!在遷都北京以後,清朝為崇禎皇帝發喪!再給崇禎皇帝發喪以後有許多明朝貴族投降了清朝!清朝也收編了明軍組建了綠營!接著他率領清軍進攻山西!在消滅了李自成以後緊接著又南下消滅了南明和張獻忠!漢地基本掌握在了清朝手中!

    如果袁崇煥沒有被殺,如果不是李自成打進了北京,多爾袞就沒有藉機帶兵南下!就沒有後來的清朝一統天下!這裡面既有皇太極做的鋪墊,也有機遇,更有多爾袞的膽識!

    當時皇太極沒有實力入住中原只能搶掠一些人員和財物!殺掉袁崇煥!但這些都為後來清軍入關下做了鋪墊!

  • 2 # 臆說古史

    難道說當時如果在皇太極所領導下的清軍完全能夠在不費吹灰之力的情況下將明朝覆沒的話,皇太極還至於“五進五退”嗎?

    難道說皇太極如此頗具政治謀略的人,還對當時天下大勢不能作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判斷來嗎?

    那是不會的!其實讀者在初時剛讀題目之時就應該猜到,皇太極這“五進五退”實則是軍事謀略的一種,畢竟在當時,如果滿清非要同晚明一決雌雄的話,勝負預知不詳,但是此役傷亡定然頗重。(我斗膽以我小人之心來度量一下皇太極的君子之腹,恐怕皇太極是想用最小的傷亡來換取最大的勝利吧?)

    後世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自萬曆皇帝后,明朝開始一步一步走向下坡路”,此話的確屬實。但是與此同時還流傳著一句話,明熹宗在位期間,憑藉著魏忠賢的擅權專政,明朝在面對後金的猖獗攻勢之下,仍然不減當年雄風,絲毫沒有給努爾哈赤半點機會。滿清(後金)和明王朝的戰爭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之久,數40多年的戰爭以來,雙方可以說是有勝有負、難分伯仲。那為何後期在滿清頗具優勢的情況下,仍然要“打完就跑”呢?

    其一:“司農稱匱,倉無積粟”(滿族轉而中原,遊牧不合農耕)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個因素才是皇太極“打完就跑”的根本原因,這又是何道理呢?難道說進入中原的滿清軍隊沒得吃了嘛?是的,的確如此!滿清自古以來居大草原之上,依靠“馬背上放牧”來自給自足,先前後金的時候,軍隊人數少,還可以從老家運輸糧食過來。隨著後來滿清的領土推進,統治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便將滿族百姓遷往中原北部,開始讓他們由放牧轉為農耕。

    難道滿族幾千年的遊牧傳統可以如此簡單地被改變?於是在滿清重壓施治之下,一部分人逃離了統治,剩下的人便基本上喪失了勞動積極性,再加上他們沒有中原那種比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方式,於是滿清的後勤給養便很難供應上來,如果不採取“打完就跑”的措施的話,恐怕那將是一場持久戰,皇太極無論如何都是耗不起的。

    其二:晚明尚存氣息,滿清不得急功

    皇太極的五次入關,其實每一次都是具有極大獲勝優勢的,那為何皇太極還要在攻佔遼東區域後的五次入關後,又扭頭就跑呢?當時與皇太極對頭的明朝末代皇帝是崇禎皇帝,談起崇禎皇帝,他的確不失為一名勵精圖治、廉潔愛民的好皇帝,只可惜祖宗幾輩太敗家了,所以說崇禎縱有天大本領,恐怕也是迴天乏力。但是當時的明朝在軍事方面還是頗有頑強之力的,再加上明朝還有崇禎這麼一位好皇帝,所以說皇太極當時如果真的敢孤軍深入中原的話,那麼勝負當真就是個未知數了。

    其三: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勝利

    這便是開頭我所提到的那一點,滿族本來就是個少數民族,在兩宋時期遭遇的滅國之戰後(金國)幾乎人口絕種,幸得在元、明兩朝發展的還算不錯,但是人口還算不是太多。當時滿清八旗子弟兵尚且不足20萬,而晚明卻有大軍50多萬,如此人數懸殊的情況下,如果戰情把握不當的話,清軍是會倒行逆施的。反倒不如這樣打打退退,以緩慢磨滅明軍銳氣,畢竟當時皇太極也並沒有十足的把握能夠殲滅明朝。(而且明朝後來是由多爾袞滅國的,並不是皇太極)

  • 3 # 瞎忙的胖子

    皇太極也好,努爾哈赤也罷,在吳三桂放他們進關之前,他們只是窩在長白山,蒙古草原上的一群馬賊。

    馬賊的侵略方式的就是掠奪,而不是佔領。

    打完,搶完,連人帶物全部拉走,回到部落分錢,分糧分女人,分奴隸。

    清軍入關後,是吳三桂等叛軍,叛臣教會了滿人當統治者。

    滿人從北打到南,在戰爭中習慣了住在城市裡面,這才拋棄了打完就跑的戰略方針,再也沒有退回關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這個季節買的杜鵑花換盆澆透了水,一週后土還是溼的可以再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