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老街味道

    問題:詩詞中的雁奴是什麼意思?

    前言

    雁奴是一個悲劇形象,常常在詩詞中用來比喻忠貞報國,卻遭受不公待遇的人物。

    一、 雁奴為什麼是個悲劇形象?

    北宋詩人宋祁曾經在自己的文章中介紹過雁奴: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機警。每群雁夜宿,雁奴獨不瞑 ,為之伺察。或微聞人聲,必先號鳴,群雁則雜然相呼引去。《雁奴後說》

    雁奴是雁群中的哨兵,最為警覺,一旦發現有人類的聲音,它就鳴叫報警。

    但是它為何是個悲劇形象呢?宋祁接著說:

    後鄉人益巧設詭計,以中雁奴之慾。於是先視陂藪 雁所常處 者,陰 布大網,多穿土穴於其傍。日未入,人各持束縕 並匿 穴中,須 其夜艾 ,則燎火 穴外,雁奴先警,急滅其火。群雁驚視無見,復就棲焉。於是三燎三滅,雁奴三叫,眾雁三驚;已而無所見,則眾雁謂奴之無驗 也,互唼迭擊 之,又就棲然。少選 ,火復舉,雁奴畏眾擊,不敢鳴。   鄉人聞其無聲,乃舉網張之,率十獲五 。 《雁奴後說》

    獵人很狡猾,竟然使用了反間計。

    獵人在雁群附近挖了幾個土穴,然後在夜間躲在土穴中。等雁群休息時,獵人點火引起雁奴的鳴叫,然後滅火躲入土穴中。其他的大雁被雁奴叫醒後,卻發現沒有什麼動靜。

    如是者三,忠心耿耿的雁奴幾次把大家叫醒,幾次被大家誤解,其他的大雁遷怒於雁奴,一起攻擊它。

    結果,再一次獵人點火時,雁奴害怕大家的攻擊,就不敢鳴叫了。於是獵人張網捕雁,一半的大雁被抓住了。

    二、古詩詞中的雁奴

    愛國詩人陸游曾有絕句雲:

    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寧為雁奴死,不作鶴媒生。

    陸游說,寧可作為一個被人誤解的雁奴而死,也不願意做一個賣國求榮的鶴媒而生。鶴媒,是獵人馴養的仙鶴,用來吸引求偶的同類。

    陳老總也有詩將鶴媒於雁奴對比:

    "為群榮雁奴,作倀恥鶴媒。"

    王安石有感於雁奴的悲劇,寫過一首五言古風,《同昌叔賦雁奴》:

    雁雁無定棲,隨陽以南北。嗟哉此為奴,至效能懇惻。人將伺其殆,奴輒告之亟。舉群寤而飛,機巧無所得。夜或以火取,奴鳴火因匿。頻驚莫我捕,顧謂奴不直。嗷嗷身百憂,泯泯眾一息。相隨入矰繳,豈不聽者惑。偷安與受紿,自古有亡國。君看雁奴篇,禍福甚明白。

    王安石嘆息道,雁奴身懷百憂,卻被同類不理解,大家安於現狀、受到別人的欺騙而不知(偷安與受紿),自古以來有多少亡國的例子呀。大家看看雁奴的故事,是福是禍自然就明白了。

    三、現實生活中的雁奴

    《蔡寬夫詩話》中說:

    雁有小而善鳴者謂之雁奴,雁每群宿,雁奴輒往來巡視不瞑,微聞人聲,則長鳴以警,蓋亦物之能愛其類者。以故江湖間捕雁,必先以計殺雁奴,然後群雁可得。

    這裡用了“先以計殺雁奴”,不知道獵人如何用計謀殺死雁奴,或者不是真的“殺”,而是指廢掉它的“武功”吧。不過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

    大家最熟悉的估計就是明朝末年的袁崇煥了。崇禎皇帝中了皇太極的反間之計,將袁崇煥凌遲處死,據說行刑之時,袁崇煥還被百姓唾棄。

    戰國時期的屈原也曾經在哀嘆,因為自己過於警醒,受到別人的打擊,所以被流放: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結束語

    雁奴是一個忍辱負重、以天下為己任的悲劇英雄形象,生活中有雁奴、有鶴媒、有獵人,更多的確實被假象矇蔽的群雁。您希望自己作哪一類人呢?

  • 2 # 弄笛聽雪

    雁奴靈巧機敏,是雁群中最小的一隻雁,當雁群夜宿的時候,雁奴保持警惕為休憩的雁群站崗放哨,當危險臨近,它會鳴叫示警保護雁群的安全。然而這樣一心為了雁群時刻警惕盡職的雁奴卻是一個悲劇形象。

    因為狡猾的捕獵人利用了雁奴的忠心和機警,再一次次的驚擾後又潛伏起來,讓雁奴失去了雁群的信任,那麼“狼來了”的悲劇結尾發生在了雁奴的身上,然而不同的是,雁奴從來沒有撒謊,它是在全力保護整個雁群。

    當雁群不再相信雁奴的示警對其鳴叫視而不見,甚至群起而攻之將雁奴啄擊致使雁奴不敢在鳴叫示警時,獵人真正的捕獵活動拉開了序幕,這個時候無論是撒網、用棍棒亦或獵槍,失去警惕心正在休憩中的雁群們十之有五甚至於全數會被獵人捕獵而去。

    這就是雁群中雁奴的形象,雁奴的悲劇故事出現在明代詩文大家宋濂的《宋文憲公全集》、《燕書》、《玉堂閒話》等等古現代文中。

    古代詩人們在詩中引用雁奴的悲劇形象時,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讚美惋惜和雁奴同樣有著英雄悲劇色彩的人物;另外一種就是自比了,在自比中,詩人會將自己化身成忠心肝膽的雁奴,最後卻被第三方敵人反間成功亦或本身不被理解甚至被誣陷受辱,表達的是自己的一腔忠心和內心的不平憤懣。

    有關“雁奴”的詩句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其中一首《古意》:

    夜泊武昌城,江流千丈清。

    寧為雁奴死,不作鶴媒生!

    在這首詩裡陸游就是自比為雁奴,表明自己寧死也要做忠君愛國的雁奴,絕不會有背叛不誠之心去求生求榮的決心和愛國情懷。

    在古詩詞中雁奴雖然並非作為一個常見的意象出現,但是它的英雄悲劇形象是非常典型的。當不平憤怨的時候,要表明忠心之誠的時候,便如陸游,王安石,黃庭堅,武衍等等古詩詞家們依然留下了以雁奴為意象的經典的詩詞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美髮店20塊一套的“洗剪吹”變身200元,效果也能翻倍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