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舟孤月

    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論地位的話,秀才相當於高考考上大學的,舉人感覺就是大學畢業後考了碩士,並且考了公務員的,進士可就是博士級別了,進國家大學當老師,培養新一代人才,或者進入國家重要機關,當國家領導人。

    秀才由地方科舉考試選出,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秀才資格,秀才擁有諸多的特權,比如見著官不下跪,受審不用刑,不用服徭役等等。在古代社會里,能夠當上秀才,就已經在地方上是個人物了,因為在身份上他們已經與普通的“民”有了本質性差別。儒林外史裡的匡秀才,原本家境貧困,但是中了秀才後,他的老師竟願意將自己外甥女嫁給他。說明秀才很有地位的。相當於現在農村考出一個大學生一樣,大家就對你刮目相看。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舉人一個縣能產生一個舉人,已經算是教化有方了,是可以算做地方官的政績的。范進中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也是一個貧困家庭出了一個舉人的故事,一旦成為了舉人,全家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也相當於如今的公務員呀,可以吃鐵飯碗了呀,從范進中舉的瘋狂勁可以看出考上舉人,人的地位也得以提升一個等級。

  • 2 # 天馬行空776

    明清科舉考試中省級考試(鄉試)中試者即為舉人。中了舉人不僅取得參加全國性考試(會試)的資格,也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日後即使會試不中也有作學官、當知縣的機會。

    《儒林外史》裡的范進,進學後仍然貪窮,被瞧不起;一旦中舉,親戚鄰里都去奉承他,連張鄉紳也去攀世交、送銀送屋,就因為舉人不僅取得赴會試的資格,而且也算是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

    跟現在來對比的話,從學歷上說應該相當於碩士研究生。從政治級別上說,大概相當於處級幹部吧。

  • 3 # 梁溪居士

    明清時期的舉人,相當於現在的碩士生,甚至可以達到博士生的水平。論級別,也可以達到正處級。

    明清時期的舉人,地位是相當高的,我們在“儒林外史”中可以看到范進中舉後,甚至喜極而瘋。接下來,他的人生完全脫胎換骨,原來一貧如洗的家中,有鄉紳送金銀,有送田地,一夜之間可以暴富。現在的碩士畢業生,出來後打拼個五年十年,也不一定能夠富起來。

    中了個舉人,更可以和縣官老爺稱兄道弟。換著現在你個碩士畢業又算什麼東東?在縣領導面前,說話都說不響的。

    明清時期中能夠中個舉人,一隻腳已經垮進公務員大門,隨時可以做個縣官,甚至更大的官。換作現在,碩士畢業生要去考個公務員,可是千中選一的難。

    所以說,明清時期能夠中個舉人,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可以一下子鹹魚翻身。現在的博士生,也不一定有明清時期的舉人地位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用3800裝一臺有巨大升級潛力且效能強悍的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