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地圖中瞭解歷史

    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還有皇權與相權的矛盾貫穿了整個封建時期。相比於唐朝的蕃鎮割據,漢和晉出現的則是諸侯王叛亂,但他們有一點都是共通的,就是地方諸侯或者行政長官都掌握了能夠保證他們叛亂的經濟,軍事,政治權力。司馬炎分封諸侯的初衷一開始都是好的,希望司馬家去守護全國各地,保證漢末三國後司馬家的江山的穩定,而且以司馬炎自身的能力和影響力,也足夠駕馭這班司馬一族的諸侯,但到司馬炎的後代掌權,就不好說了,地方的諸侯很多在輩分上都是皇帝的長輩,而且做王爺做久了,就不滿足於現狀了,都想著做皇帝或者做攝政王。司馬炎交給他們的權力,就慢慢變成了謀反的利器。順帶講一句,為什麼八王之亂危害會比漢景帝時期諸侯王的叛亂難對付那麼多。第一,景帝時,漢朝已經經歷了高祖、文帝的休養生息,國力比西晉要強。第二,漢高祖依託關中發家,徐州又是劉家的發源地,叛亂區域主要如今在江東,湖南和山東。根本沒有影響到西漢的腹地。所以朝廷一開始就有足夠的資源集結部隊進攻,而且叛亂區域集中在三個地方,朝廷不用分兵。第三,漢景帝和周亞夫的能力比司馬家的皇帝和平叛將領不是高一個檔次那麼簡單。第四,西晉時益州和江南經過了吳蜀的開發,人口不能與漢朝同日而語。第五,魏晉的少數民族政策,使得北方邊郡少數民族數量激增,為後來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

  • 2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凡是搞分封,就沒有不亂的。周朝八百年,春秋戰國亂了五百年。西漢分封諸侯,結果漢高祖在位的時候和異姓王打,漢景帝在位的時候又爆發七國之亂和同姓王打。西晉搞分封,結果司馬炎剛死沒多久就爆發八王之亂。明朝搞分封,緊接著就是朱棣的靖難之役。

    國家初定,搞分封確實可以有助於穩定國家。鎮壓動亂,幫助中央政府防守邊境。周朝的時候,因為人口稀少,體制不完善,交通不便利,中央政府無力管理如此之大的土地。分封制沒毛病。但是秦漢以後再搞分封就有點逆時代而行了。

    初代分封的諸侯王,都是皇帝的兒子或者兄弟。有這份關係在,諸侯王幾乎不會有叛亂的心思,可是當傳了兩三代後,血緣關係就淡了,面對權力的誘惑。那一點點血緣又算得了什麼。所以凡是搞分封的國家,第一代還好,第二代就開始互相不信任。皇帝拼命想削藩,諸侯王拼命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還想取得更多的利益。所以兩著的矛盾就越來越大,最終反目成仇,諸侯王起兵反抗。這時候就要看中央政府的能力了。在這一堆分封諸侯王的朝代中,也就漢朝贏了。

    西晉更是有趣,司馬炎為了壓制不斷興起計程車族階級(他爺爺司馬懿扶起來的)大肆分封諸侯王,他不光封自己的兒子和兄弟,他把司馬氏上下三代,有點血緣的人都分封為王,封了二十七個。而且還不斷擴大諸侯王的權力,導致諸侯王實力過去膨脹。

    這層關係從一開始就很薄弱,就別說,司馬炎死後讓一個傻子(司馬衷)當皇帝。皇后賈南風又專橫弄權。

    賈南風也了進一步掌握權力,調諸侯王進京殺大臣,後來大臣和諸侯王之間為了爭奪權力互相矛盾越來越大,最終鬧成八王之亂,一發不可收拾。

  • 3 # 冬蟲可語於冰

    多謝邀請。周朝開始分封制是源於當時的生產力低下,幅員遼闊後不便於統治,大分王室和功臣結果戰國幾百年。始皇帝因而創立郡縣制廢除分封制。二世亡國後西漢劉邦又重新搞分封制,初衷是希望劉氏諸王可以避免秦朝由於王室無權導致的滅亡(實則不然),結果就是尾大不掉導致七國之亂!

    晉朝結束三國而一統,也實行分封制,雖然有所區別,本質一樣。然而晉朝完全不能和漢朝相比,無論開國之君還是守成之主,晉朝自司馬炎起一代不如一代。七國之亂有漢景帝這樣的明君迅速平亂,司馬炎選擇智力低下的司馬衷,加上後宮賈南風亂政,八王之亂直接把晉朝拖進了深淵,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昏暗無能的時代。

  • 4 # 知道的太晚了

    八王之亂的發生,簡單來說有三點原因

    首先,司馬三代處心積慮奪取曹魏江山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曹魏以來疏遠宗室,曹姓子弟雖然也封王封侯,卻都有職無權更無一兵一卒,及至司馬奪權,曹魏王族竟無人有力量組織抵抗。晉武帝司馬炎親歷此事,為避曹魏覆轍,大封司馬氏為王。司馬炎封王,千古一人,一口氣封了57個王。尤其是武帝后期賦予他們專鎮一方的威權,諸如楚王司馬瑋鎮荊州,淮南王司馬允鎮江、揚州,汝南王司馬亮鎮許昌,等等。惠帝繼位後,趙王、河間王等人又相繼坐擁關中重鎮,成都王坐鎮鄴城,齊王司馬冏坐鎮許昌。諸王帶兵日久,幕府人雜,問鼎之心於不知不覺中悄然滋長,最終導致他們紛紛而起。

    同時,司馬炎裁撤大批州郡士兵。裁兵的初衷不錯,根據西晉的《佔田法》,這些退伍士兵可以分得一份土地從事勞作,不僅保障了自己的衣食,還可以給國家上繳租調。但是,州郡兵力減弱,真正有重大事件發生,比如有宗室擁兵叛起,或者邊陲少數民族構亂,鄰近州郡當然會束手無策,只能聽天由命,任人宰割侵佔。“忘戰必亡”,武帝死後不久即成禍亂滿天下的現實。試想,大郡才有武吏百人,小郡才有武吏五十人,如此的“偃武修文”,晉武帝的謀淺和短視何其甚也!

    第二,晉武帝所託非人,兒子不爭氣也罷,託孤大臣不是楊駿那樣的擅權鼠輩,就是張華那樣的世故老臣,以至於賈后秉國,聖皇孫司馬遹被殺,趙王司馬倫篡逆,諸王爭起,假使朝堂之上是個聖明君主,或者即便是個中庸守城之主,司馬諸王也或許都可以善終。兩晉實亡於兩弱智。

    第三,應該是比較深層次的原因了,從漢末百年紛爭到西晉初統,諸侯割據人心不定,晉武帝司馬炎初期尚可,做了不少休養生息穩定民生的事情,到隨後就開始大搞奢靡,以致騎羊車臨幸後宮都讓史官記了一筆,上行下效,王愷石崇之類荒唐鬥富成為一時風氣,社會不以建功立業為懷,不以家國民生為念,套用當下的語言,意識形態是很重要的。

    所以,朝堂沒有明君賢臣,地方盡是虎狼之輩,烽火離亂就只剩一個導火索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抑鬱症病人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