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生203709473
-
2 # 上善若水36526
年輕時的曹操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形。不究學業。這些都是可以考查到的。要我說呢,曹操20歲以前,根本就是個流氓混蛋,跑在袁紹屁股後面屁顛屁顛的盡幹缺德事。踹寡婦的門,扒絕戶的墳,哄咪娃兒的饃饃。啥缺德干啥。
踹寡婦的門他是一直踹到老。12個老婆,就有9個曾是人家的老婆。當然了,扒墳後來是為了充當軍費(盜墓充當軍費是曹操的拿手本事)。年輕時候哄小孩子,大了就哄大人了。騙人這方面,曹操也是特牛逼。
官渡之戰,袁紹讓他騙的暈乎乎的,還沒醒過來,他一佔上風,立馬翻臉。袁紹哪是他的對手唷呢?
後來和呂布交戰,他一開始又忽悠呂布,呂布純粹就一大老粗,沒幾下就上當了。要不是陳宮及時射箭阻止,沒準又讓曹操得逞了。
用人方面,曹操就更不用說 了。骨頭都能給你炸出二兩油。曹丕說許儲:丞相叫他去殺了他老媽,他也不會皺眉頭的。許褚作為曹操的貼身保鏢,那個的話都不會聽的,武功高強,脾氣暴躁,就連荀彧想他去殺了貂蟬,免得曹操陷入溫柔鄉,誤了大事。都是對許褚連哄帶激才行。許攸可以說是官渡之戰的第一功臣,曹操幼時調皮搗蛋的玩伴,喝醉了幾句胡言亂語,但是,你說啥都成,說曹操的壞話,又是當著許褚說 ,嘿嘿,你就是找死呀。多牛逼的人呀,可惜死在莽夫之手。許褚,簡直就是曹操的殺人機器,他曹操要他幹啥,那許褚是不折不扣去做就是了。用人用到這樣,讓人害怕呀。
許褚,這傢伙,除了曹操,他還服一個人,誰,張遼,張文遠。張遼,昔從丁原,董卓,呂布,後降曹操。曹操喜歡任用舊臣,但是對張遼,那他是很遷就很信任的,張遼,武功不如許褚,但是,他謀略上是很獨到的,就說孫權十萬大軍攻打合肥,結果在逍遙津差點讓張遼活捉,張遼才七千人馬呀。孫權是怕了他了,江東有小孩哭鬧,只要說再哭張遼就來了,那,立馬不哭了。這就是“張遼止啼”的典故。所以說呢,曹操知人善任是一流的!
曹操武有曹仁,張遼這等將才,那麼文呢?
多了去了,荀彧,荀攸,戲志才,郭嘉,賈詡等等等等。荀彧,不說了,自幼被人認為有王佐之才;荀攸,荀彧的侄子,曹操稱之為"謀主“;戲志才,公元196年去世,曹操痛哭流涕傷心至極;郭嘉,先投袁紹,覺得袁紹不是明主,恰逢曹操失去戲志才,經好友荀彧推薦給曹操,曹操與之一席交談,覺得這就是他要找的人,郭嘉也認為這個才是自己真正的老闆。自此,郭嘉侍於曹操帳下,立下了汗馬功勞。
曹操赤壁大敗,也屬於天意。其時,戲志才沒了,郭嘉沒了,荀攸死於路上,僅有一個賈詡勸言,但曹操不是好信降臣,所以吃了大虧呀。赤壁兵敗,曹操想起郭嘉:奉孝(郭嘉字)
若在,孤何敗於此啊!
曹操,年輕時候雖說荒唐了些,但此人心懷坦蕩,做了壞事也不怕承認的,雖說殺了那麼多的人,但他們的老婆他還是幫忙養的好好的。這傢伙,心黑呀,但是給他打工他不會虧待你的。收買人心他是不會輸給劉備,而且曹操這人,政治思想工作搞的到位呀,輸了,打了敗仗,算條毛呀,下手的早,他有的是地盤,有的是人。回去從整齊鼓,過兩年再來修理你也不遲嘛。!
曹操,作為曹魏集團老總,有以下優點:1:有自知之明,曉得自己啥事能行啥事不行;2:有知人之明,曉得手下的兄弟那個可以幹啥那個能幹啥。其實,做老闆的,有這兩點就足夠了。
曹操:取天下在於權謀,權謀所至,則英才畢集,上有賢君良臣,下有精兵強將。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乎的是啥?權力!那麼謀到了權力,天下的英雄好漢才會望風而歸。憑什麼呢,憑他曹操可以給你你想要的。這,就是人性。是人,都想要得到幸福,追求幸福。亂世之中,有能耐的人都想博取功名,平民百姓都想求得溫飽。你劉備心再好人再善,當得飯吃嗎?你可以給人啥讓人家給你拼命?曹操可以,他能以天子的名義給你封侯拜將,封疆列土。大丈夫拼死拼活不就是為了那個莫?
人們只會可憐心地善良的劉備,為了生活,還是去老曹那打工好一點。
你一個老闆,心地再善良,工資待遇不能到位,也是白搭。換個心狠點黑點的老闆,工資高點福利好點,多加幾個班嘛,還要買房子養兒子供老子,忍一忍就算了吧。
這就是為了生活,或者說為了更好的生活。其實,這就是人性。
人性,是人心的一種昇華,是人在心裡嚮往的一種心態。是求幸福的一種思想。
人心和人性是一體的,懂人性就必須把握他的心(態)知道他想要的是啥,你想要的是啥,然後給了他啥,你又可以得到啥。
曹操,他就懂得利用人性,為他的曹魏江山拼殺!
這,就是曹操!起碼我是這樣理解他的
-
3 # 詩YX和遠方
對於一個歷史人物,萬萬不能偏面的去評價他,需要全方位,多視角,結合不同背景去揣測這個人,既要看到他奸詐的一面,也要肯定他的歷史貢獻,方方面面,林林總總,一言以蔽之: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4 # 泉州嗒嘀嗒總部
曹操其實是一個可憐之人!
辛苦打下的江山被司馬氏所篡,與髮妻離婚,早年痛失嫡長子曹昂,晚年又失子曹衝。一生想效仿周文王而做魏文帝但最終曹丕稱帝做了魏文帝。有一統華夏之志然自死未成還患上頭風之病。最欣賞的將領便是關羽,然而關羽是劉備大將。
嗚呼哀哉,噫籲嚱!
-
5 # 鴨脖OK了
曹操前期完全是英雄,打擊權貴,刺殺董卓,聯軍先鋒攻擊董卓等等。只不過三國演義劉備是主角,所以,曹操便是反派了。那個時代,曹操不算正統,後來的問文人也沒人敢說好話,反而一貶再貶。
-
6 # 彳弋
曹操本意是想成為做一個匡扶漢室的能臣,不料漢室傾頹,他一生征戰,有意無意間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漢賊,可不得不說由於他的存在漢室如傀儡般延續了幾十年,對於他自己來說他只差一個皇帝的虛名,也留下了漢賊的千古罵名!可對整歷史來說他的貢獻也是巨大的,他的唯才是舉,休養生息,發展農業,穩定中國北方地區,維護了北方統一,為後來西晉統一中國打下了基礎,也不失為一代偉人!
一個歷史人物總有他所處時代的侷限性
-
7 # 義哥好拳棒
奸雄曹操,誤殺伯奢一家,放言: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徐州太守陶謙好心沒辦成好事,曹父被殺,曹為報父仇,挖掘墳墓,亂殺百姓。滿私慾霸佔張濟之妻,損兵折將。許田打圍欺君妄上,夢中殺近身侍衛,被修識破,有殺了楊修。縱觀曹操乃不忠,不仁不義,自私虛偽,擅自威福,唯我獨尊。與後期的司馬氏篡魏奪權如出一轍。歷史總會有很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根本不適合幹大事的人。
-
8 # 夾縫生活隨筆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梟雄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在這部鉅著中,作者雖然對劉備有所偏愛,可是曹操的雄才大略也得到了充分反映。相對於劉備孫權之輩,我更喜歡曹操的梟雄之資。劉備的江山靠的是‘哭’來的,孫權則是繼承父兄的福澤。
曹操為人奸詐而豪邁,是為“梟雄”。所謂“梟雄”,“強橫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傑出的人物;魁首也”。像嚴嵩、秦檜那樣,鬼鬼祟祟,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賊”;像董卓那樣,橫行霸道,蠻不講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奸雄”。梟雄者,奸詐而又豪雄也。
曹操一生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擴大屯田、興修水利、獎勵農桑、重視手工業、安置流亡人口,黃河流域在曹操統治下,政治漸見清明,經濟逐步恢復,階級壓迫稍有減輕,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軍事上精通兵法,重賢愛才,為此不惜一切代價將看中的潛能分子收於麾下;生活上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首《觀滄海》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樣的氣勢,這樣的境界,有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一首《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語言質樸自然,在深沉的憂鬱之中激盪著一股慷慨激昂,積極向上的情緒。
一首《龜雖壽》,筆挾風雷,使這位 “ 時露霸氣 ” 的蓋世英豪的形象躍然紙上。“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筆力遒勁,韻律沉雄,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
-
9 # 劉劉看世界
後世評價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從他的歷史功績看還是比較恰當的。
但是曹操為人並非如此扁平單色調,他才華橫溢、個性分明、敢作敢當,一人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詞歌賦家於一身,由於個人政治和軍事能力突出,作為北方實際統治者,對當世社會穩定和歷史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雖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歷來為人詬病,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王,幾人稱帝”,社會必將更加動盪,百姓將有更多苦難。
因此,對曹操的評價可改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英雄。
回覆列表
曹操由於三國演義作者的偏見和皇權正統思想,把曹操寫成陰險,狡詐之徒,亂臣之首。實際上,曹操身為漢末一名下級官員,奮起和當時奪權挾天子而令天下的董卓鬥爭,行刺失敗後另立山頭,聯合諸候討賊,後廣羅名士戰將,先後擊敗兩袁,擒殺呂布,驅逐孫策,劉備等,統一了北方,控制了當時後漢政權,成為實際上的皇帝,但他有自知之明,拒絕稱帝,當個承相就算了。從這過程來看,曹操善於發現人材,有一定氣度,尊重知識分子,也對有夲事的幹部,將領愛措有加,例如對待關羽就是很好的說明,讓曹操獲得了愛材惜材的好名聲。所以他手下謀士,戰將甚多,事業也興旺。客觀說,曹操應該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有貢獻的軍事家,政治家,他當時最大的貢獻是為魏滅蜀,吳創造了條件。最後統一了中國,是合符歷史前進的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