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史記聞

    《史記·項羽本紀》在敘述項羽最後一戰時,也對項羽為何在只有二十八名隨從的情況下,依然選擇與劉邦的數千追兵展開戰鬥:

    在“四面楚歌”之後,項羽和虞姬告別,率領八百多名麾下壯士在深夜逃遁,漢軍在黎明時刻才發現,將軍灌嬰隨即率領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河,又被農夫欺騙之後,逃到東城時只有二十八名騎兵隨從。此時項羽知道自己肯定是無法逃脫了,便對部下說:

    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

    意思是項羽英雄一世,在起義八年中,從未打過敗仗,才成為西楚霸王,讓天下聽命。但是現在被困在此地,終於要面對失敗了,肯定是上天的意願,而不是因為大王我不能打!為了證明這一點,我再次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軍事天才,和漢賊大戰三百回合,讓他們輸!讓他們哭!

    於是,項羽在生命的最後,真的再次演繹了一場精彩的戰鬥,在斬殺漢軍將軍、都尉,殺“數十百人”之後,僅僅損失了兩名騎兵。

    在這次出色的戰鬥取得勝利之後,項羽滿意了——他已經向自己的部下以及漢軍證明了自己今天的失敗,是上天註定的,而不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於是他拒絕了東渡烏江,於是他選擇了自刎。

  • 2 # 師說歷史

    有人孤立的看這件事,從技術層面分析,當時項羽只有26騎,灌嬰有數千人的騎兵,當時馬鐙還沒有被髮明,騎兵只適合衝鋒,不夠靈活,很容易被包圍。但換個角度來看,捨棄馬匹,改為步兵作戰,豈不是更加承受不起漢軍騎兵的衝擊?而且速度更慢,想跑也跑不了嗎?

    我想說的是:看問題一定要系統的、全面的思考!把握人性!

    一、先來看看項羽倒數第二場戰爭

    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鄉。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史記項羽本紀》

    牛掰吧!軍事天才!只剩下二十八騎的時候,面對漢軍數千的騎兵,還敢分兵!還敢進攻!斬殺漢將一名,都尉一名,騎兵百八十人!自己人只損失兩名!戰神!

    二、項羽贈馬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義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項羽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也準備好了船隻,但項羽臨時放棄了“東渡烏江”的想法,決定戰死在烏江西岸。

    關於項羽贈馬,有一個說法是:烏江亭長憎恨項羽,準備的船隻很小,載重不能承受項羽+馬匹的重量,騙項羽先把馬渡過烏江,再來渡人。我想說編這故事的人智商也就只適合跟小朋友講講故事了,以項羽的聰明才智,這點小計謀能識不破?

    結合之前的歷史,項羽是心累了,不願意再次征伐了,但活著就要“爭一口氣”,於是決定戰死。項羽的心累其實在“鴻門宴”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死太多人了,不想再死更多人,所以急於封諸侯。到烏江的時候,項羽已經認命了,劉邦你贏了就好,老百姓不會再次因為項羽的成敗而遭受戰爭的塗炭。

    項羽接受的是貴族教育,也是個性情中人,從他對待項伯、劉邦、英布等可見一斑。韓信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都是針對項羽的性情而設定的謀略。烏騅馬跟隨項羽南征北戰多年,有感情的,不願意馬跟自己一起死,所以把馬贈送給了烏江亭長。

    關於烏騅馬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烏騅馬渡至對岸後,因為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東第一山”的美譽。

    三、項羽的最後一戰

    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

    軍隊是最注重團隊精神的,而且這八百騎都是跟隨項羽從江東起家的,都是生死的兄弟。

    主帥沒馬了,其他人繼續騎馬打仗,主帥坐後方指揮?不合適啊,這會只有二十多人了,不需要指揮,需要的是並肩作戰!

    找個騎兵把馬讓出來,讓誰讓出來都不合適,這是不把人當自己人看。死並不可怕,兄弟們死在一起也是一種幸福。

    於是全部改為步兵作戰,項羽受重傷後,自刎而死。

    題外話:不得不佩服司馬遷的文筆,把項羽之死的“英雄末路”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

  • 3 # 路衛兵

    我認為項羽下馬迎戰是一種必死的決心,也是一種維護尊嚴的極端形式。就像光著膀子衝鋒,拋開了一切困擾。

    硬漢不想示人的另一面——脆弱、狼狽、失落和敏感發生時,往往會催生極端,讓之後的行為更加激進。項羽聽聞楚歌流淚的脆弱最後變成了強勢突圍,只剩28勇士的狼狽最終促成了東城快戰,而烏江之畔的失落和敏感則催生了必死之心。

    項羽本來是打算渡江的,但船隻有一條,他不能不考慮跟著他的28個弟兄,加上烏江亭長這個話癆有意無意地刺激——關於這點我在之前的問答中已有說明,最後決定不過了。不過江就是死路一條,既然決定去死,當然要找回失去的尊嚴。而對於一個武將來說,短兵相接的酣暢無疑是體現尊嚴的最佳形式,至於殺敵多少反而不重要了。

    項羽讓烏江亭長載著烏騅馬渡江後,也讓28勇士一同下馬,以一貫的長官意志再次決定團隊的命運。這些勇士也跟後來隨田橫自殺的五百壯士一樣,選擇與主帥並肩,共同維護團隊的尊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煙霧朦朧美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