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相142857

    很多家庭孩子多,雖然吃不好,但是那氣氛可不是一般的歡慶家裡吃飯聽到有人放個單聲炮仗也能激起濃濃的年味,現在不行了,過年和平常差不多。

  • 2 # 大紅鋒

    本人1976年生人,成長在80,90年代,活在當下,對於年味的變化有切身的感受,人們總在說年味淡了,確實淡了,為什麼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兩方面說:物質層面和文化層面

    第一說物質層面

    70,80年代是改革開放初期,物質上不富裕是客觀事實,我小時候就有大米不夠吃在米飯里加紅薯的經歷,所以我對紅薯有著很複雜的感情,一方面痛恨它的味道(其實味道還不錯,只是膩了),一方面又感謝它幫我們活過那個年代

    但在過年時,總會有肉,有雞,有鴨,有魚,有各種零食,小吃,這些平時除非來客人,否則根本吃不到,即使有,也要攢著過年

    當然,也不僅僅在吃的方面,穿的,一般也只有過年才會有可能做新的

    反正在物質方面,人們要添新的、好的,最大的一個理由就是:要過年了!

    所以,那個時代我們對於過年總是期盼的,正是這種期盼,增加了年味的濃度

    到了90年代,物質逐漸豐富了,那些吃的,穿的,用的也不一定非要到過年才能得到,人們對於過年的期盼自然降低了,年味也就淡了

    多年以後,我再思考這個問題,發現物質上的變化只是原因之一,更深層的原因是下面的

    第二就是文化層面

    說文化就有點玄了,簡單的說,就是從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中反映出來的一種價值觀吧

    價值觀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是影響年味變淡的內在因素

    第一種我稱之為傳統價值觀。

    大家知道,我中華有著幾千年的“家天下”歷史,血緣是我們幾千年來行事最主要的標準,人們之間習慣看血緣,排輩分,論親疏以確定彼此之間關係及行為方式,久而久之,由己及人,形成我們幾千年的人情社會

    無數代的傳承,早已讓這種人情社會的價值觀,成為了我們骨子裡的已形成基因的東西,無法改變

    我們華人是很講人情的,我們的內心也是渴望別人對自己講人情的,特別是有血緣關係的人,這算是一種心理需求吧

    要講情,必須要來往,來往必須得有理由,大家知道,咱華人講情,但情之一字也不是可以隨便宣之於口的,因此,“拜年”就成為人們一年中彼此來往最順理成章的理由

    初一拜父母,初二拜丈人。記得80年代,初一全村人都會互相拜年,村裡田間小路上,互相拜年的人來來往往,那叫一個熱鬧壯觀,初二去外婆家拜年,一路總是碰到很多回孃家、拜外婆的隊伍

    到90年代中,上述情況再也看不到了,我們只是走幾個重要親戚了,之所以這樣,我認為是另一種價值觀的變化造成的

    第二種我稱為主流價值觀

    這是一種會變化的價值觀,不同時期會有不同

    有一個事實就是,有一些政府的施政行為是較大的社會變革,比如改革開放,必然影響百姓的共同生活方式,形成一種新的價值觀,這便是主流價值觀

    改革開放前和初期,集體,合作應該是百姓們的主流價值觀,這與傳統價值觀並不衝突,90年代,百姓們的價值觀裡,經濟利益的成分不斷加重,逐漸拜金和物質,與傳統的人情價值觀就有了衝突了

    在這個衝突下,人們因為拜金和物質而減少了彼此來往,人情因此失落,過年裡的人情不在,年味也就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功夫茶石墨泡茶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