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划船是鍛鍊背闊肌的動作,能有效增加背闊肌厚度。而單臂啞鈴划船,就是用單個手臂將啞鈴划船完成。單臂啞鈴划船與雙臂啞鈴划船相比,可使用更大重量的啞鈴對單側肌群進行更大強度的刺激。除此之外,單臂啞鈴划船還可避免用力不均的情況,對矯正背部肌群不對稱有一定作用。關於單臂啞鈴划船的作用及操作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單臂啞鈴划船的作用是提高背部肌群力量、增強手臂拉力,打造寬厚的背部肌群。單臂啞鈴划船的重點鍛鍊肌群是背闊肌,但同時也會對周邊肌群產生較大強度的刺激,協同肌群主要有斜方肌中部、斜方肌下部、菱形肌、胸大肌、三角肌後方、岡下肌和肱肌等。
單臂啞鈴划船既可在平板凳上進行,也可在床邊進行,高度最好與膝蓋平齊。開始訓練前,將啞鈴放在平板凳兩側(或床邊)地面,一條腿跪在凳子上,同時手臂也放在凳子上支撐身體。另一隻手拿起地上的啞鈴,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保持上身與地面平行,這是動作的起始位置。
用背部力量將啞鈴向上拉起,運動過程中手臂緊貼身體一側,上拉至最高點極限位置後停留1~2s,感受背闊肌收緊。然後緩慢下落至手臂與地面垂直的位置,但手肘不可完全放鬆,要略微彎曲以保持肌肉緊張度。
在訓練中不可晃動、扭轉身體,以免對頸椎或肘部關節造成傷害。訓練的整體節奏是快上、慢下,頂峰收縮後稍作停留。呼吸節奏為上拉時吐氣,下放回落時吸氣。
在剛開始進行單臂啞鈴划船時,不宜使用大重量。單臂啞鈴划船屬於比較難掌握的動作,而且也很容易出錯,所以在初次訓練時找對發力感覺很關鍵。如果初次訓練時沒找對發力感覺,在後續訓練中糾正起來會比較困難些。
落地側腿部略向後伸、膝蓋稍微彎曲,然後用力蹬地,這可使身體的三個觸點(手臂、膝蓋、腳部)構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更有利於身體的穩固。
啞鈴向斜後上方拉的過程中,手臂拉至頂端時背闊肌發力最小、低端時發力最大。所以在上提啞鈴至背闊肌力竭時的位置,就是手臂的最大運動範圍。因此,在有效範圍內盡力做到自己的極限,可大幅增加對背闊肌的刺激強度。
在訓練中,上身不平直會對脊椎造成損害。因此,除了保證上身肌肉收緊外,還可透過適當調整支撐側的肘關節或髖關節角度來保持軀幹平直。為了保持穩定,應儘量降低手臂和大腿的平行度。
單臂俯身訓練時,手臂、板凳、軀幹和大腿構成了一個四邊形,而板凳和軀幹又是平行的,所以只能透過降低手臂和大腿的平行度,使其接近於梯形,才更有利於保持身體穩定。
將啞鈴垂直上拉,會使手臂偏離體側,這不僅會使背闊肌發力處於次要地位,而且還會增大肩關節負荷、容易造成肩部拉傷。正確方法應該是將肘部貼於體側,向斜後方拉拽,使手臂向髖部側面靠近。
有些人在做完單臂啞鈴划船後,會出現腰痠、下背疼痛的情況。一般來說,訓練後出現疼痛,幾乎都與訓練姿勢不正確有關。所以,做完單臂啞鈴划船後出現下背疼痛,也是由於訓練姿勢不正確造成的。
訓練姿勢不規範,會使脊柱排列不正確、遠離中立位,導致脊椎穩定性喪失。要知道,只有保證脊椎的中立、穩定,才有利於訓練負荷的傳導,四肢動作才能流暢完成。
訓練中背部弓起,會使脊椎處於比較糟糕的狀態,不僅無法正常傳遞訓練負荷,而且負責伸展脊椎的肌群也會長時間處於離心收縮狀態,時間久了自然就會腰痠背痛了。
單臂啞鈴划船屬於非對稱的單側訓練,在運動中除了對抗啞鈴重力外,還要對抗發力不均勻造成的扭轉力,以保證脊柱中立、穩定。如果因動作不規範等原因,在運動中脊柱頻繁進行較大幅度的扭轉,會給脊柱帶來額外壓力(腰椎盤不對稱的擠壓),導致下背疼痛。
在理想情況下,單臂啞鈴划船中軀幹應是完全靜止的,脊柱也處於正常的生理排序狀態,不產生旋轉、位移。因此,在實際訓練中,應儘量保持軀幹平直、穩定。
導致軀幹扭轉幅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上拉啞鈴時手臂偏離身體太遠、增大了力矩;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身體核心力量不足或訓練重量過大,導致身體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
弓步單臂啞鈴划船就是採用弓步的姿勢完成單臂啞鈴划船,與藉助於平板凳的啞鈴划船相比,主要區別在於俯身的角度不同。在做弓步單臂啞鈴划船時,身體與地面約成45度角,支撐側手臂既可扶在同側大腿上,也可扶在與髖同高的其它固定物上。
在弓步單臂啞鈴划船中,身體和啞鈴的負荷主要由腿部支撐,所以會大大減少手臂負擔,與傳統單臂啞鈴划船相比更不容易出現支撐手臂痠痛的情況。除此之外,弓步單臂啞鈴划船還可用槓鈴代替啞鈴完成訓練。
單臂啞鈴划船與雙臂啞鈴划船相比,能更深地下放啞鈴,有利於更好地拉伸背闊肌。與單臂啞鈴划船相比,雙臂啞鈴划船受力比較勻稱,更不容易出現脊柱扭轉的情況。另外,雙臂啞鈴划船還可用槓鈴代替,這樣對斜方肌、背闊肌內側及中間部位的刺激會更大一些。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單臂啞鈴划船是訓練背闊肌最常用的動作,也是收緊背部、打造倒三角身材的關鍵動作之一。
俯身划船是鍛鍊背闊肌的動作,能有效增加背闊肌厚度。而單臂啞鈴划船,就是用單個手臂將啞鈴划船完成。單臂啞鈴划船與雙臂啞鈴划船相比,可使用更大重量的啞鈴對單側肌群進行更大強度的刺激。除此之外,單臂啞鈴划船還可避免用力不均的情況,對矯正背部肌群不對稱有一定作用。關於單臂啞鈴划船的作用及操作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單臂啞鈴划船的作用單臂啞鈴划船的作用是提高背部肌群力量、增強手臂拉力,打造寬厚的背部肌群。單臂啞鈴划船的重點鍛鍊肌群是背闊肌,但同時也會對周邊肌群產生較大強度的刺激,協同肌群主要有斜方肌中部、斜方肌下部、菱形肌、胸大肌、三角肌後方、岡下肌和肱肌等。
單臂啞鈴划船的動作規範單臂啞鈴划船既可在平板凳上進行,也可在床邊進行,高度最好與膝蓋平齊。開始訓練前,將啞鈴放在平板凳兩側(或床邊)地面,一條腿跪在凳子上,同時手臂也放在凳子上支撐身體。另一隻手拿起地上的啞鈴,手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內。保持上身與地面平行,這是動作的起始位置。
用背部力量將啞鈴向上拉起,運動過程中手臂緊貼身體一側,上拉至最高點極限位置後停留1~2s,感受背闊肌收緊。然後緩慢下落至手臂與地面垂直的位置,但手肘不可完全放鬆,要略微彎曲以保持肌肉緊張度。
在訓練中不可晃動、扭轉身體,以免對頸椎或肘部關節造成傷害。訓練的整體節奏是快上、慢下,頂峰收縮後稍作停留。呼吸節奏為上拉時吐氣,下放回落時吸氣。
初次訓練不宜使用大重量在剛開始進行單臂啞鈴划船時,不宜使用大重量。單臂啞鈴划船屬於比較難掌握的動作,而且也很容易出錯,所以在初次訓練時找對發力感覺很關鍵。如果初次訓練時沒找對發力感覺,在後續訓練中糾正起來會比較困難些。
落地側的腳要用力蹬地落地側腿部略向後伸、膝蓋稍微彎曲,然後用力蹬地,這可使身體的三個觸點(手臂、膝蓋、腳部)構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更有利於身體的穩固。
啞鈴的上拉幅度要夠大啞鈴向斜後上方拉的過程中,手臂拉至頂端時背闊肌發力最小、低端時發力最大。所以在上提啞鈴至背闊肌力竭時的位置,就是手臂的最大運動範圍。因此,在有效範圍內盡力做到自己的極限,可大幅增加對背闊肌的刺激強度。
上身不平直會損害脊椎在訓練中,上身不平直會對脊椎造成損害。因此,除了保證上身肌肉收緊外,還可透過適當調整支撐側的肘關節或髖關節角度來保持軀幹平直。為了保持穩定,應儘量降低手臂和大腿的平行度。
單臂俯身訓練時,手臂、板凳、軀幹和大腿構成了一個四邊形,而板凳和軀幹又是平行的,所以只能透過降低手臂和大腿的平行度,使其接近於梯形,才更有利於保持身體穩定。
不可將啞鈴垂直上拉將啞鈴垂直上拉,會使手臂偏離體側,這不僅會使背闊肌發力處於次要地位,而且還會增大肩關節負荷、容易造成肩部拉傷。正確方法應該是將肘部貼於體側,向斜後方拉拽,使手臂向髖部側面靠近。
脊柱不穩定會引起下背疼痛有些人在做完單臂啞鈴划船後,會出現腰痠、下背疼痛的情況。一般來說,訓練後出現疼痛,幾乎都與訓練姿勢不正確有關。所以,做完單臂啞鈴划船後出現下背疼痛,也是由於訓練姿勢不正確造成的。
訓練姿勢不規範,會使脊柱排列不正確、遠離中立位,導致脊椎穩定性喪失。要知道,只有保證脊椎的中立、穩定,才有利於訓練負荷的傳導,四肢動作才能流暢完成。
訓練中背部弓起,會使脊椎處於比較糟糕的狀態,不僅無法正常傳遞訓練負荷,而且負責伸展脊椎的肌群也會長時間處於離心收縮狀態,時間久了自然就會腰痠背痛了。
單臂啞鈴划船屬於非對稱的單側訓練,在運動中除了對抗啞鈴重力外,還要對抗發力不均勻造成的扭轉力,以保證脊柱中立、穩定。如果因動作不規範等原因,在運動中脊柱頻繁進行較大幅度的扭轉,會給脊柱帶來額外壓力(腰椎盤不對稱的擠壓),導致下背疼痛。
在理想情況下,單臂啞鈴划船中軀幹應是完全靜止的,脊柱也處於正常的生理排序狀態,不產生旋轉、位移。因此,在實際訓練中,應儘量保持軀幹平直、穩定。
導致軀幹扭轉幅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上拉啞鈴時手臂偏離身體太遠、增大了力矩;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身體核心力量不足或訓練重量過大,導致身體控制能力下降引起的。
弓步做單臂啞鈴划船弓步單臂啞鈴划船就是採用弓步的姿勢完成單臂啞鈴划船,與藉助於平板凳的啞鈴划船相比,主要區別在於俯身的角度不同。在做弓步單臂啞鈴划船時,身體與地面約成45度角,支撐側手臂既可扶在同側大腿上,也可扶在與髖同高的其它固定物上。
在弓步單臂啞鈴划船中,身體和啞鈴的負荷主要由腿部支撐,所以會大大減少手臂負擔,與傳統單臂啞鈴划船相比更不容易出現支撐手臂痠痛的情況。除此之外,弓步單臂啞鈴划船還可用槓鈴代替啞鈴完成訓練。
單臂啞鈴划船與雙臂啞鈴划船的區別單臂啞鈴划船與雙臂啞鈴划船相比,能更深地下放啞鈴,有利於更好地拉伸背闊肌。與單臂啞鈴划船相比,雙臂啞鈴划船受力比較勻稱,更不容易出現脊柱扭轉的情況。另外,雙臂啞鈴划船還可用槓鈴代替,這樣對斜方肌、背闊肌內側及中間部位的刺激會更大一些。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單臂啞鈴划船是訓練背闊肌最常用的動作,也是收緊背部、打造倒三角身材的關鍵動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