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籃球的人

    因為姚明其實是屬於那種恰到好處的球員,世界籃壇中出一位這樣的亞洲人,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首先姚明是自然身高達到了2米26,在自然身高之中,這算是非常高的高度,而且姚明在增重上也比較成功,加上自身出色的籃球基本功,才可以有一位姚明,這種“巧合”實在是非常困難。

    簡單例舉一點吧,姚明的職業生涯罰球命中率是83.3%,在NBA歷史長河的中鋒球員行列裡,這已經算是十分高的罰球命中率,一手背身單打翻身跳投更是深入球迷的人心,可見姚明在籃球基本功上絕對是NBA級別的存在。

    姚明的球商和大局觀還很好,作為一名內線球員,他並不是依靠蠻力在強打,多是依靠籃球技巧和團隊配合來取勝,從哪裡可以看出呢?雖然姚明的進攻效率不低,在那個防守略微強悍的時代,職業生涯投籃命中率還是高達52.4%,但他的職業生涯場均出手次數僅有13.3次,作為昔日被稱為“聯盟第一人中鋒”的男人,這場均出手次數實在是有點低。

    所以為什麼姚明之後,我們的球員很少在NBA立足?簡單點說就是還沒達到那個標準,例如和歐洲籃球相比吧,我個人認為在籃球基本功和籃球意識上都有些差距,畢竟歐洲球員的身體也不見得比我們國家的球員要好很多,可他們還是有很多能在NBA立足的球員,歐洲籃球的整體意識的確是出眾,通俗點說就是戰術層面的東西,他們那出來的球員在比賽閱讀能力上會更強一些。

    例如2018-19賽季的NBA最佳新秀盧卡-東契奇,上賽季才19歲就能打出20+5+5的表現,大將之風是盡顯無疑,他在進攻中的多樣性和比賽中的大局觀,其實就能很好的體現為什麼姚明之後,我們的球員就很少能在NBA立足。

    因為在籃球基本功和籃球意識層面都還稍微有一點差距。

    我相信我們國家的籃球運動員也會越來越厲害,畢竟現在經濟各方面都好了,很多訓練和飲食方面都能跟的上,夢之隊雖然依然很強,但其實不難看出世界籃球的差距已經拉的越來越近,我期待有一天NBA也會變成多元化的聯盟,除了本土球員和歐洲球員之外,還能看到很多亞洲球員的面孔。

  • 2 # 麥迪迷弟

    雖然NBA在美國,會打球的美國球員也非常多,但是這些年也出現了不少非常優秀的國際球員,比喻希臘的字母哥,塞爾維亞的約基奇等球員,都是目前NBA中非常有名的球星。字母哥甚至擊敗哈登和保羅喬治一舉拿下2018-2019賽季的常規賽MVP,可以說國際球員在NBA不僅有一席之地,而且還能擊敗美國球員而大放異彩。

    但是反過來看中國籃球運動員,除了姚明之外,幾乎沒有人談得上在NBA立足,即使是易建聯,雖然是當年首輪第六順位,但也避免不了被NBA淘汰,之後的周琦,丁彥雨航更加不用說了。

    姚明在NBA的成功有必然也有偶然,後來的中國球員之所以不能再NBA立足,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籃球技能不足以和歐美球員對抗。

    01、姚明身高2.26米,投籃手感柔和,籃球球商高

    姚明能成為當年的狀元,這足以說明姚明的天賦已經高人一等。剛進入聯盟,又受到當時球員老大弗朗西斯的特別照顧,和名帥魯迪-湯姆賈洛維奇的調教,使姚明迅速適應了NBA的比較節奏和環境,這是姚明能成為日後NBA巨星的關鍵一步

    姚明雖然大中鋒,但是有後衛一般的手感,職業生涯的罰球命中率為83.3%,這個命中率比很多後衛還要高,從來沒有哪個教練敢使用“砍姚明”的戰術。

    姚明能成功的還一重要因素就是籃球球商非常高,不僅和隊友關係好,甚至和其他球員也有很好的關係,比喻之前的禪師和科比點名希望姚明能加盟湖人。但是姚明也不是那一種忘恩負義之人,他講自己的忠誠奉獻給了休斯頓火箭隊,而火箭隊也不遺餘力的“推銷”姚明,姚明更是NBA聯盟開啟亞洲市場的金鑰匙。對於聯盟都力挺的人,立足那都是小問題了。

    02、易建聯和周琦等球員,自身硬實力還不夠

    作為球員,要正視CBA與NBA之間的巨大差距,NBA的一個板凳球員都能在CBA呼風喚雨,國內最強球員易建聯和周琦去NBA替補都打不上,等等這些問題,足以讓我們清醒。從訓練場,到球場,再到生活中,都要嚴格要求自己是一名運動員。

    隨著周琦下賽季加盟新疆,可以確定的就是下個賽季NBA賽場依然沒有一個華人。除了身體素質與歐美有差距之外,我們應該要從訓練,意識和態度上更多的要求自己。好在我們的CBA聯賽目前越來越職業化,相信不久的將來,在NBA的賽場會出現華人的身影。

  • 3 # 凌晨四點的名宿

    最大的原因是,亞洲球員本就不太擅長籃球這種運動,而題主所說的“國際球員”,大多數也是來自歐洲的,歸根結底,就這種對抗性的運動來說,黑種人和白種人的天賦都要勝過黃種人。

    當然,這種天賦上的優勢是一種機率問題,所以我們能看到,像姚明這樣的中國球員,也能在NBA立足,甚至成為球星。但要明確的是,中國以及亞洲出現姚明這個天賦的球員,其機率是很低的。

    而除了天賦這個最大因素之外,環境是導致中國籃球運動員遠不及美國運動員的第二原因。要知道,美華人十分鐘愛運動,籃球雖然不算是最受美華人歡迎的運動,但是他們所處的那個環境,也要比中國好很多,大多數的美國孩子從小學開始就參與包括籃球在內的各項運動,從小就受到這種文化的薰陶,那麼自然成材率就高。

    這其實就像中國孩子更善於文化課考試一樣,並不是因為中國孩子智商有優勢,而是因為我們從小就在這樣一個環境裡,從小“考”到大,長此以往,出現高材生的機率自然更高。

    綜上所述,之所以在姚明之後,基本沒有中國球員能在NBA立足,一是因為天賦不佔優勢,二是因為沒有美國那樣的運動文化。所以,雖然我們也曾出現過姚明這種級別的籃球運動員,但畢竟是小機率事件,你不能指望它經常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臉部黑色素沉著較為嚴重的人用什麼產品能有效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