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杳杳無歸期
-
2 # 不正經的軍棍
天子守國門的根本
明成祖朱棣靖難成功之後,北部邊疆由於沒了朱棣的鎮守,蒙古人每天來騷擾,而明朝卻束手無策,萬般無奈之下,朱棣遷都北平,自己鎮守北疆。看下當時明朝周邊,只有北部的蒙古是唯一勁敵,只要鎮住蒙古,就可以安邦定國。遷都之舉,在當時是十分正確的,朱棣遷都之後,經過幾次征戰,蒙古幾乎是被朱棣打服了。朱棣則是確確實實的天子守國門。
仁宣之治之後,即為的皇帝朱祁鎮則是徹徹底底的昏君,他是做到了天子守國門,而自己的絕對優勢的兵力卻慘敗蒙古人,自己也做了俘虜,到了朱祁鈺,十幾年的皇帝,國泰民安,沒有什麼太大的外患。朱祁鈺與朱見深朱祐樘等皇帝都屬於碌碌無為的那種平庸的常規皇帝,沒有什麼太大貢獻,也沒有什麼太大疏漏。
而正德、嘉靖、萬曆、天啟幾位皇帝年間,基本上不理朝政,國家大事都由內閣說了算,實際上的國家一把手,是內閣首輔,張居正楊廷和徐階等人。這些皇帝不理朝政,國家大事一無所知,朱厚照四處玩,朱厚熜整天煉丹修道,朱翊鈞怠工30年,朱由校整天做木匠活。天子守國門這點跟他們根本沾不上邊,唯一一個萬曆皇帝比他們稍微強點,畢竟萬曆年間還是打了大勝仗。
明朝亡國之君朱由檢可以說是天子守國門了,他治下,張獻忠李自成起義,後金虎視眈眈,隨時都有亡國的危險。朱由檢雖說勤政,但是國家氣數已盡,說是天子守國門,其實也是實屬無奈之舉,國門就在你自己眼皮底下。
說來說去,真正做到天子守國門的,也就一個永樂大帝,他遷都就是為了守國門,其他皇帝,不值一提。
-
3 # 我的征途是大海星辰
天子守國門這句話是專門針對明朝而言的.為什麼唐朝宋朝清朝沒有天子守國門之說.出現這種情況要從明朝所面臨的周邊形勢說起.
下圖是公元1369年大明版圖.徐達北伐戰爭連克山東.山西.河北.甘陝等地.並拿下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北方新克受戰爭波及各方面都待恢復.大明此時定都南京.
下圖是公元1402年大明版圖.北元在大明連續北伐下內部分裂為韃靼瓦剌兩部.東北還有女真族.而大明內部剛剛經歷了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他侄子朱允文的帝位.並於1403年遷都北平建紫禁城.此時期韃靼部雖遭受重創但實力仍不容小覷.對大明邊陲仍保持強大壓力.明成祖遷都北平的口號就是天子守國門.
下圖是1434年大明版圖.東北女真臣服大明.韃靼部在瓦剌和大明雙從夾擊下向大明內附稱臣.而瓦剌乘勢做大吞併了韃靼的領地.直接對大明首都造成威脅.1449年明英宗親征瓦剌失利.土木堡被俘.京師精銳全軍覆沒一堆名將盡皆陣亡.要不是于謙力挽狂瀾在北平城下力挫瓦剌鐵騎.搞不好大明就作古了.
下圖是1616年大明版圖.努爾哈赤統領女真各部在赫圖阿拉建立後金.明朝派遣10萬大軍分4路討伐結果遭遇薩爾滸慘敗.遼東70餘城失守.明軍全面轉入戰略防禦.此後滿清步步為營連續攻城略地.到1640年左右大明在東北僅剩錦州至山海關狹長地帶.若不是大明最後精銳關寧鐵騎死守山海關.後金八旗10日內即可抵達北平城下.
大明除了早期建都南京外.後遷都北平長期都受到遊牧民族的強大軍事壓力.天子守國門的說法完全是正確的.不存在國門守天子.北平四周地勢開闊.便於騎兵機動.也沒有門可守.長城只是烽火臺.相當於現代的告警電話.沒有實際防禦作用.
-
4 # 明月清風閣
以文言文的格式簡解這個話題!才疏學淺,能力有限,煩請海涵,權當一樂!
成祖募傭朵顏之驍勇,敵建文帝之平卒。許於功成後戍衛之地盡贈之。
事成,成祖於金陵登大寶之位,然,悔之。迫於遊牧兵勇善戰之因,贈大寧蠻地以安其心。自此大明國門懸裸於虎齒之位。成祖朝,五徵漠北,長驅韃於千里,然敵且打且逃,王師縱,敵逃之。王師歸,復擾之。實為大患。
英宗朝,英宗期祖先之功績,為炫其自身偉業,不聽勸阻,復起暮朽軍戶,招募民間驍勇。謬計荒策,紙上談兵。於土木堡大敗於敵手。大明英宗帝被韃人生擒,實為奇恥大辱,並靖康之恥過之而不可及。此役明精銳亡之八九。自此一蹶不振。且京師岌岌危已,天下稍有不慎又復胡人亂華之災殃。幸天佑大明,于謙肩挑天下蒼生之重擔,手握乾坤皓月之洪力,匡大廈之將頃,造大明於重爐。耐俘帝歸,奪門變,再九州。重閹人,誅忠良。大明自此根骨具斷矣!
成祖詔於天下,大明天子守國門,實則後世之君無一勉力而為。巧工匠,煉丹房,不臨朝,修豹房,親宦官,誅忠良。心比天,疑重將。禍天下,實為荒。
結:終其大明十六帝,自成祖詔書以來,天子守國門也就成祖自己做到了。其他完全是依靠大明的綜合國力和長城這條高速公路上的緩衝帶苟且於廟堂。天子守國門,實在是對明朝莫大的諷刺。清者自清,各位看官自己品論!
如有疏漏誤筆,煩請指明斧正!
回覆列表
當然是天子守國門!因為如果是所謂的"國門守天子",明成祖朱棣完全可以繼續定都南京,因為定都南京,即使北方的蠻族攻破了邊境防線,也還有長江天險可守,更別提一路上還有勤王軍隊圍攻,韃子根本無法越江攻破南京城。
那為什麼定都南京這麼好明成祖還是要遷都北京呢?因為大明帝國建立之初的心腹大患仍舊是蒙古人,天子坐鎮北京一來可以鼓舞民心士氣,表示朝廷抗擊外敵的決心,二來北京成為帝國中心可以調集更多的資源來防禦蒙古,三來可以削弱江南士族的影響。
另一方面呢,朱棣可能是想要整個帝國有危機意識,溫柔鄉,英雄冢,江南太安逸了,安逸的會讓整個帝國高層腐朽。而在北京,會讓人覺得,韃子隨時可能打進來,要努力!美國成天喊中國威脅論論不也是這樣嗎?給自己製造一個強大的敵人來鞭策自己。
綜上,明朝當然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而不是大清的"寧與友邦不與家奴","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