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梁,字汝契,號引城,明朝後期將領。據《明史》記載,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北韓內附明朝,任鐵嶺衛指揮僉事。 李成梁英毅驍健,大有將才。因家貧,40歲以生員襲職。 初為險山參將,因屢建戰功,明隆慶元年(1567年)進副總兵官,協守遼陽。 隆慶四年(1570年),擢為遼東都督僉事,駐節廣寧(今北鎮城內)。 明嘉靖後期至隆慶年間,韃靼插漢兒部多次進犯遼東。十年間,明三員大將相繼戰死。時值邊備廢弛之秋,成梁蒞任即募四方健兒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由是軍聲始振。 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臺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李成梁有大將才。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萬曆八年,建石坊於廣寧城內(今猶存),增秩受祿數次。但他位望益隆,奢侈無度;軍貲、馬價、鹽課、市賞隨意侵吞;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不僅以賄賂權門朝士自固,甚至虛報戰功,殺良冒級,為言官所劾。 萬曆十九年罷官。其後10年,遼東邊備益弛。 二十九年李成梁復職,年已76歲,之後復開馬市、木市,緩和了東北地區的民族矛盾; 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錯將萬曆初年時由他獻議興建,已“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家”的寬甸等六堡,以“地孤懸難守”放棄之,盡徙其民6萬餘戶於內地,以大軍驅迫戀家之民,雖為時論所譴責,但使遼東再次出現安定的局面。 卒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歲,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其子如松等五人官至總兵,如梓等四人至參將,為遼東將家。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攻破撫順,不久鐵嶺亦陷,李氏十餘人皆戰死。
李成梁,字汝契,號引城,明朝後期將領。據《明史》記載,李成梁的高祖李英自北韓內附明朝,任鐵嶺衛指揮僉事。 李成梁英毅驍健,大有將才。因家貧,40歲以生員襲職。 初為險山參將,因屢建戰功,明隆慶元年(1567年)進副總兵官,協守遼陽。 隆慶四年(1570年),擢為遼東都督僉事,駐節廣寧(今北鎮城內)。 明嘉靖後期至隆慶年間,韃靼插漢兒部多次進犯遼東。十年間,明三員大將相繼戰死。時值邊備廢弛之秋,成梁蒞任即募四方健兒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由是軍聲始振。 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臺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李成梁有大將才。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鎮守遼東30年間,先後奏大捷者十,邊帥武功之盛,200年來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萬曆八年,建石坊於廣寧城內(今猶存),增秩受祿數次。但他位望益隆,奢侈無度;軍貲、馬價、鹽課、市賞隨意侵吞;全遼商民之利,盡籠入己。不僅以賄賂權門朝士自固,甚至虛報戰功,殺良冒級,為言官所劾。 萬曆十九年罷官。其後10年,遼東邊備益弛。 二十九年李成梁復職,年已76歲,之後復開馬市、木市,緩和了東北地區的民族矛盾; 三十四年(1606年),李成梁錯將萬曆初年時由他獻議興建,已“生聚日繁、至六萬四千餘家”的寬甸等六堡,以“地孤懸難守”放棄之,盡徙其民6萬餘戶於內地,以大軍驅迫戀家之民,雖為時論所譴責,但使遼東再次出現安定的局面。 卒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享年90歲,葬仰山之北(今北京附近)。 其子如松等五人官至總兵,如梓等四人至參將,為遼東將家。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攻破撫順,不久鐵嶺亦陷,李氏十餘人皆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