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選擇性失憶q4

    日本三菱重型火鳥轟炸機又名九六式陸上攻擊機,是日本海軍1930年代中期研製的遠距離岸基轟炸機,有11型(G3M2A)、21型(G3M2B)、22型(G3M2C)、23型(G3M3)四種機型。

    96式陸上中型攻擊機 11型 G3M2A 的詳細引數為

      翼 面 積:75.00m2

      自 重:4,770kg

      最大重量:7,642kg

      最大航速:350km/h

      續航距離:4,000km

      上升限度:7,500m

      螺 旋 槳:3葉定速螺旋槳

      發 動 機:標稱790馬力 三菱 [ 金星 ] 3型複列星型氣冷14缸發動機 ×2

      乘 員:7名

      武 裝:7.7mm旋迴機槍×3 航空魚雷×1 或 航空炸彈 800kg

      總生產數:1048架

      日本96式陸上攻擊機的歷史介紹

      1930年代日本海軍策劃日後對英美開戰的構想,日本海軍認為,海軍必需有一種遠距離的岸基大型轟炸機,在開戰時可以直飛敵人後方縱深重要基地,利用魚雷與炸彈攻擊對方艦艇,港口,工廠,機場等重要設施,力爭在雙方主力決戰之前就大幅度削弱敵人的實力,使自己的主力艦隊可以在決戰中,順利的擊敗已經被嚴重削弱的敵人。於是在1934年日本海軍提出了9試中型陸上攻擊機開發任務書,要求該機能夠用炸彈與魚雷轟炸1500公里以外的陸上與海上目標,並且具有當時戰鬥機的飛行速度。當時的日本航空工業還並不發達,日軍的航空武器大多數都是由外國公司設計,發動機多數靠進口或仿製,而且國外發達國家也沒有研製過這樣效能的轟炸機,當時的戰鬥機與轟炸機多數都還是些雙翼飛機,航程一般不過1000公里,這樣高的效能指標對日本的航空製造工業與設計能力水平都是個考驗。

      而日本三菱公司奇蹟般地完成了該機的設計任務,當時三菱公司研製成功了新型大功率航空發動機,所以設計9式中型陸上攻擊機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為了提高飛行速度,三菱公司果斷的放棄了雙翼機設計,使用了單翼設計,並且採用了可收放起落架減小飛行阻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單翼飛機之一,機身則為全金屬單殼式結構,公司編號G3M。G3M的試飛成功標誌著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航空設計製造技術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世界先進水平,G3M試飛期間還曾到國外去展示了,當時歐美國家雖然覺得G3N的確水平很高,但又認為G3N肯定不是日本獨立設計製造的。G3N在1936年正式被海軍訂購,海軍稱其為96式陸上中型攻擊機。

      1937年96式陸上中型攻擊機開始投入實戰,大肆轟炸中國內陸,1937年8月14日96式陸上中型攻擊機首次作戰,從臺灣起飛對杭州筧橋空軍基地和安徽廣德基地進行轟炸,被中國空軍第四大隊的27架霍克-3戰鬥機攔截,被擊落3架,另有3架被嚴重擊傷。戰爭中96式中攻作為日本海軍侵華轟炸機的主力,除對前線抗日國軍陣地狂轟濫炸以外還對南京,南昌,武漢,成都,重慶等城市進行長期轟炸,造成中國軍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96式陸攻機轟炸菲律賓、馬來西亞,並在馬來地區用魚雷擊沉了英國部署在遠東地區的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與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重創英國遠東艦隊。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96陸攻發揮了重大作用,對英軍,美軍,荷軍都造成了重大損失,戰爭中期由於有速度更快,載彈量更大的1式陸上攻擊機接替,96式陸攻就退出了第1線改裝以後充當海上反潛巡邏機,一直使用到戰爭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重新換了離合片放離合還是有異響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