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彭海波862
-
2 # 陽江野蜜蜂
含氯複合肥
常見的包括氯化鉀、氯化銨、以及氯基複合肥(其中分≤15%的低氯、≤30%的中氯、≥30%的高氯,
氯元素也植物生長中需要的微量元素,例如水稻生長中氯離子可以提高水稻莖稈的細胞膨壓促進纖維合成,能達到抗倒伏的作用。但是有些作物是忌氯的(例如瓜果所蔬菜)。
缺點高氯中氯複合肥會導致土壤鹽化,作物易出現鹽害,長期使用引起土壤板結、作物缺鈣。中氯複合肥水田中可以應用,玉米易選用低氯複合肥。
最後,認為化肥的施用上最好硫、氯平衡施肥為好,增加施用微生物菌肥和有機肥,避免和減少土壤酸化和鹽化。
-
3 # 康領客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有機肥料來源的侷限性,化肥的用量呈大幅度增長的趨勢,它對提高產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化肥特別是氮肥使用過多,對生態環境帶來了一些負效應,嚴重的已形成公害。例如氮肥中氨素的揮發,以及硝化、反硝化過程中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氮有害氣體,對人及動植物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化肥特別是氮肥和磷肥透過各種渠道流入湖泊、河流等水域,從而造成水體中富集營養以及地下水的汙染。另外,劣質磷肥中所含的三氯乙醛進入水體後成為水合三氯乙酸,可直接汙染水體。長期使用氮肥,還會使土壤中碳氮比失調,致使土壤微生物向腐殖質中尋求碳源和其他營養,使其分解從而造成土壤板結,理化性質變劣。硫酸銨、氯化銨等生理酸性肥料使用過多,易改變土壤的化學性質,隨著理化性質的改變,土壤微生物的區系也隨之改變,如纖維素分解細菌的減少,可使土壤中有機質難以腐爛。氮肥使用不當還會促使土壤中病原菌數量增多,生活力增強,果樹等作物上大量使用氮肥,還會使蚜蟲等害蟲為害加重。
-
4 # 玫瑰的花香戀
長期單一使用化肥(氯基、硫基)都會使土壤質地變劣。化肥是莊稼的食糧,作物本身需吸收大量的營養才能茁壯成長,相對而言,化肥在地裡富集引起土壤理化性狀變劣,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結合使用土雜肥,生物菌肥、有機肥、糞肥等,降鹽分解中和調節土壤,穩定維持土壤優質高產是種植制度的首要任務。
常用的含氮肥料有氯化銨(含氯離子66.3%),氯化鉀(含氯離子47.5%),氯離子在土壤中的轉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鹽酸,能增強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裡,殘留的氯離子與鈣離子結合生成溶解度較大的氯化鈣。所以,長期單獨施用氯化銨、氯化鉀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會引起土壤變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受影響;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與土壤鈣結合,生成氯化鈣。氯化鈣溶解度大,能隨水流失,而鈣是形成土壤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鈣鹽流失過多,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板結。
回覆列表
氯化銨(含氯離子66.3%),氯化鉀(含氯離子47.5%),氯離子在土壤中的轉化主要有:在酸性土壤中,氯離子與氫離子結合生成鹽酸,能增強土壤的酸度,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裡,殘留的氯離子與鈣離子結合生成溶解度較大的氯化鈣。所以,長期單獨施用氯化銨、氯化鉀等生理酸性肥料,一方面會引起土壤變酸,使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動受影響;另一方面,肥料中副成分能與土壤鈣結合,生成氯化鈣。氯化鈣溶解度大,能隨水流失,而鈣是形成土壤結構不可缺少的元素,鈣鹽流失過多,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板結。
1、因作物施用含氯化肥
根據全國對主要作物的耐氯臨界值試驗,綜合產量和產品品質因素,將作物耐氯程度分為強耐氯作物、中等耐氯作物和弱耐氯作物3類。
(1)強耐氯作物 土壤氧濃度達到600-800mg/kg,相當於每公頃每季施氯量1350-1800kg時,不影響產量和品質的作物有水稻、麥類、玉米、高梁、穀子、棉花、紅麻、蘿蔔、西紅柿、甜菜、茄子和果樹中的獼猴桃、香蕉、桃樹等。
(2)中等耐氯作物 土壤氯濃度300-600mg/kg,相當於每公頃每季施氯量675-1350kg時,不影響產量和品質的作物有亞麻、大豆、菜花、菠菜、蠶豆、豌豆、草莓、花生、蘋果、山楂、甘蔗等。
(3)弱耐氯作物 土壤中氯濃度<300mg/kg,相當於每公頃每季施氯量675kg時,不影響產量和品質的作物有辣椒、大白菜、馬鈴薯、萵苣、油菜、菸草、甘薯等。
強耐氯作物施用含氯化肥不影響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根據質量檢測結果,氯對水稻、小麥、玉米等作物籽粒中蛋白質和澱粉含量,對油菜、大豆的粗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對甘蔗、甜菜的含糖量以及蔬菜中維生素C和糖分含量均無不良影響。同時蔬菜中施用含氯化肥還可降低蔬菜中硝態氮含量。
2因地區施用含氯化肥
含氯化肥應重點用在降雨量較多的地區或季節以及灌溉條件的地方。在多雨地區或季節,施用含氯化肥後氯離子可隨水淋失,因而隨肥料帶到土壤中的氯離子不會因積累而引起“氯害”。在鹽漬化土壤中,因氯離子含量較高應少用或不用含氯化肥。
3含氯化肥應早施深施
氯離子能抑制種子萌芽,降低發芽率和出苗率。所以含氯化肥應早施、深施,以便土壤吸附,氯離子被淋失,降低作物根層受氯害。作物根系大多集中分佈在10-25cm土層內,因此,含氯化肥作基肥層施、條施、穴施應在8-12cm以下。
4含氯化肥製成復混肥施用
用含氯化肥與尿素、磷銨、重鈣或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硫酸鉀、硝酸鉀等肥料加工製成復混肥,不僅可減少氯離子的危害,而且氮、磷、鉀配合施用,可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氯離子的積累與年降雨量、土壤質地和種植制度關係密切,在乾旱少雨地區施用含氯化肥,氯離子在土壤中積累較多,殘留量高達30%-80%;在南方多雨地區,每公頃每季施氯量300-1450kg,5年中土壤中的氯離子也無明顯增加。據研究,在降雨量為1500mm條件下,被認為是“忌氯作物”的甘蔗、甘薯、馬鈴薯,每公頃施氯量332-135kg,對產量和質量並無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