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相爺
-
2 # 能動娛樂
如果單把《 青玉案·元夕》這幾個字拿出來做一次街頭採訪,隨機的問一些人知道《 青玉案·元夕》是什麼嗎?估計沒有幾個人能答得上來。但如果問他們,知道“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嗎?應該是百分百都能回答知道,甚至都會有人告訴你這是描寫愛情的。但如果再追問知道這是誰說的嗎?可能又要有一半回答不知道了。但再問知道辛棄疾嗎?這下的回答率又是百分百的知道了。我想這就是我們傳統詩詞的現狀,耳熟能詳的詩詞單句有很多,每個人都能背出幾句,但要是問這些詩詞的出處,那就是老丈母孃耍性子——不好說了。
雖說我們現在很幸運,把古人的文化成就保留下來了,但我們也得讓這些文化成就發揚光大才是呀,保留而不發揚,傳承而不光大,整理出來就完事大吉就束之高閣,那這傳承的意義何在?傳承不是為了儲存,而是為了讓後人看讓後世學,得讓人們知道整個是怎麼回事,才能推動文化的發展,而不是片面的理解,斷章的取義。
宋詞在現代社會之所以不能盛行就是因為與現代人的思維方法相互違和,宋詞美雖美,但是體會這份美的過程卻相對的辛苦,不能給人帶來愉悅的體驗感受,因此就有了各式各樣的宣揚古代詩詞的方式,比如流行歌曲唱出來呀,以現代思維的解讀啊,還有這種搖滾方式的改變呀等等,其實這些都是很好的藝術再加工,目的就是讓人們喜聞樂見去接受古代的文化,並讓這些文化能夠時常的伴隨在人們的生活當中。
-
3 # 龍騎兵231
不說官話,不說教案上的解釋,只說我自己的感覺。
我個人讀這首詞的時候,總想把中間的部分省略了,不是因為它不好,而只是感覺,算是好讀好記的關係吧,毫不影響它給我帶來的那份意境和美好。
東風夜放花少樹,更吹落,星如雨。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話擱下不說,回答問題。臺灣音樂人陳彼德把辛棄疾作品《青玉案-元夕》譜成搖滾樂曲,傳唱於“經典永流傳”節目,無可厚非,值得讚賞。
現代人詮釋古人詩詞歌賦,形式不拘一格,花樣百出,讓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傳統文化,普及於大庭廣眾,朗朗上口,重溫經典,過耳留痕,成為街談巷議的佳話,不失為一次大膽而成功的嘗試。
如果透過類似的推廣方式,達到人們喜聞樂見的效果,一次次把人們注意力引導過來,也是樂見其成的好事。
-
4 # 威武虎爺1974
以什麼樣的音樂形式來演唱都可以,即便是在中國算比較小眾的搖滾。重要的是陳彼得先生演唱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意思和辛棄疾寫這首詞的背景。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首詞是中國古代詞中的經典,用音樂形式來表達不但讓人耳目一新,更能讓人牢記經典,達到傳播中國古代文化精髓的目的。
-
5 # 夢魂27
《青玉案.元夕》以豪邁向上的格調,融入動感十足的搖滾,讓我們容易接受和傳承,更讓經典詠流傳。
這首詩詞是南宋詩人辛棄疾從渲染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從而寄託出他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品格。
從完整版的“經典詠流傳”中,讓我看到了一位七十四歲的老人陳彼得先生,對未知音樂詩意般的熱愛,對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對祖國這片熱土深深的摯愛和眷戀。正如他為自己寫的對聯“生如夏花三千年故鄉情歌唱到老,逝如秋葉一萬年赤子心落葉歸根”的赤子之心,心中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更讓精神產生共鳴……
一個沒有文化傳承的民族是沒有根,沒有魂的民族。我們不要表面空有華夏人的東西(字面標籤),魂裡面要有華夏人基本的東西(品質和氣節),這些東西將被一點點喚醒。今天,我們可以帶著燃燒的靈魂,以飽滿的熱情讓經典詠流傳,讓中國傳統文化源源流長。
-
6 # 一抒己見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無論改編成什麼風格的樂曲,初心都是好的,意在弘揚詩詞文化。婉約派詞作可以改成激奮人心的,豪放派的也可以改成婉轉柔腸的。只要動聽,隨意也行,只要別太過,別把悲詞唱成歡快的就行。
《青玉案·元夕》描繪了元宵節火樹銀花、張燈結綵、大街小巷歡喜熱鬧的場面。“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一種尋到之後的驚喜。炫酷動感的搖滾使整首歌歡快有力,與詞中所述並無不妥。
不過,與之相比,我更喜歡許嵩的《千百度》,該首歌曲也是源自這首詩詞,中國風韻味十足。
我尋你千百度,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百度,
又一歲榮枯,
可你從不在燈火闌珊處。
與原詞的歡喜不同,這首歌曲調傷感,意境哀涼,是尋人不得的苦惱和失落,卻也符合作者辛棄疾壯志難酬的惆悵和徒自嗟傷,站在熱鬧氛圍之外,孤自一人,不肯同流合汙的高風亮節。
回覆列表
《青玉案.元夕》在經典永流傳中,被唱成了動感十足的搖滾,我聽之前是拒絕的,我不能忍受一篇婉約派的詞搖身一變變成搖滾十足的歌曲。不過我還是去聽了一下。意外發現的事,詞與歌竟然是如此的相配。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站在燈火闌珊處的人何嘗又不是辛棄疾自己本人的寫照呢。他不受重用。文韜武略卻施展不出來,憂愁惆悵,孤芳自賞。辛棄疾就像一個站在熱鬧地區中孤獨的存在。而這首歌以搖滾的曲風而恰好表現了他內心的激湧。他想上戰場,他想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陳彼得老先生就將他這種孤傲,不甘心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 ,不絕如縷。
王國維先生的人生之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辛棄疾先生卻實大學問者也。陳彼得先生也將此詞此曲,此景詮釋得極為好,極為恰當。
所以我認為這首歌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