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古喻今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姜維原本是魏國天水郡的守將,但在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而不得已投降蜀國,後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繼續率領蜀軍隊北伐曹魏,他曾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堪稱是勝多敗少,姜維的北伐戰績為: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在司馬昭的五路伐蜀之後,姜維率領蜀軍據守劍閣要道,阻擋住了伐蜀主力鍾會的十多萬大軍,不想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無能的蜀主劉禪(阿斗)投降。為了能實現武侯的遺志,進退維谷的姜維便假意投降魏將鍾會,他打算先利用鍾會,然後再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因為監軍丘建洩露鍾會反叛的訊息而遭到失敗,最後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鍾會與姜維密謀叛亂時,將胡烈等將領囚禁。丘建得知老長官胡烈也被關押,心中不忍,便勸說鍾會留下一名親兵照顧胡烈的飲食。而胡烈則利用這位親兵向兒子胡淵傳遞訊息,導致叛亂訊息被洩露,忠於司馬昭的將士突然發難,最終導致鍾會、姜維等人被殺,叛亂也因此被輕而易舉平定。如果不是因為這個丘建,鍾會與姜維的這場叛亂極有可能會成功,到那時天下又會出現另外一番模樣。

  • 2 # 趙公

    姜維向鍾會投降的計謀,之所以會失敗,並不是因為計劃本身過於激進,而是因為姜維考慮不足,並沒有料到事情的發展方向。

    首先,姜維向鍾會投降,目的並不是想讓鍾會反司馬昭自立這麼簡單而已,而是想引起處在蜀漢地區的鄧艾和鍾會的矛盾,趁亂恢復劉禪的帝位。但是姜維對局勢的分析並不正確,他錯誤分析了鄧艾和鍾會的實力對比。姜維認為已經攻佔成都的鄧艾處在更有利的位置上,因此向鍾會投降,目的是加強鍾會手中的力量,讓他與鄧艾進行爭奪。但是實際上鄧艾手中的軍事力量並不強大,他之所以能夠攻佔成都,只是因為劉禪的軟弱,提前投降了而已。這樣姜維向鍾會投降後,鍾會在與鄧艾的力量對比中更佔優勢,因此率兵殺入成都,不費吹灰之力就以謀反的罪名,殺掉了毫無準備的鄧艾。姜維並沒有達到他引起兩個人爭鬥的目的,自然更沒有機會恢復劉禪的帝位了。

    這條計謀姜維失敗就失敗在錯誤權衡了兩人的力量對比。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姜維,誰讓處在成都的劉禪不戰而降了呢,當時的資訊傳遞非常閉塞,讓姜維以為鄧艾率領重兵圍攻成都,劉禪力戰不能所以才投降的。因此他認為鄧艾手中的軍事力量更為強大,同時又佔據成都地利的優勢,以逸待勞,自己必須向鍾會投降,壯大他的實力,才能夠和鄧艾抗衡。

    當然姜維還忽略了一點,使他的計謀沒有成功。那就是他低估了鍾會的野心。他認為需要向鍾會投降,壯大他的實力,同時再透過遊說激起鍾會對鄧艾的不滿才能使他帶兵進攻成都。可是實際上,終會早就有謀反的野心,姜維即便不向他投降,他也會依靠手中的大軍佔領成都,藉機擁兵自立的。

    事實上,鍾會自立的野心不可能成功。這是因為司馬昭早就算到了鍾會的野心,並且早有防備之策。司馬昭派給鍾會的軍隊,將領家眷都在洛陽。有全家老小在司馬昭手中做人質,手下將領自然不會跟鍾會造反,一旦鍾會自立,必然遭到手下將領群起而殺之。

    一代將星姜維,沒有實現他為蜀漢復國的夢想。只得帶著“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的無奈含恨自刎。

  • 3 # 狼主1970

    竊聞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謂之天者,上應天時,下順民心。

    當是時蜀承六出九伐之累,民生凋敝,後主庸闇寵常侍於朝堂之上;將帥見譏且搏命於沙場之中。國祚日衰,帝不能察;民心積怨,久而未釋。此謂失之天時者也!

    大廈之將傾,獨木難支,縱武侯重生,亦恐回天乏術,況姜維乎!姜維降鍾會而擁其自立,蓋因會有驥才,更兼野心素著,然會居功離眾,不恤士心,臨危背主,幾人願從?

    鍾會,鄧艾共主而異心,晉公用之互為制衡,二者皆為爭戰之良弓,太平之烹狗也!鄧艾忠直恤眾,功高主震,奪聖譽者必遭陰毀,忠正死於陰謀,晉公藉鍾會之忌而除鄧艾。非晉公不知鄧艾之忠,自古除奸而收民心,殺忠必失民望,藉奸而噬忠,帝王之術也!然姜維降鍾會而不降鄧艾何也?皆各為其主之忠臣也!其必相殺而不能相立也。

    蜀失天時人心,會馭眾殘暴,蓋眾能服者,假晉公威德,一朝背主,必遭反噬之危,鍾會晉公疑而見用,姜維詐而準降,乃制之足備。

    以君降民附之端,而欲成恢復漢室之想,安可成哉!

    武侯六出尚無功

    姜維九伐徒有名

    一搏行險絕三士

    兩袖閒餘不著風

  • 4 # 南方鵬

    三國後期各位新秀互相計算,各出奇策逞英豪,鍾會的不能成功,除了計劃被識破外,還有一個大問題。鍾會不比鄧艾姜維,這二人長於軍陣,長期在軍事一線,無論理論實踐都高人一籌,在軍隊中更有一定威望和號召力,而這一點恰恰是鍾會所沒有的。他的失敗,表面看是落入司馬昭算中,事實是在軍中基礎不牢的緣故。若有像鄧艾之流的威望,就不會那麼草草收兵。

    鍾會的出兵計劃應該是以魏軍為主策劃出來的,姜維可能有參與研討,不大可能是姜維提出,初降之將,交淺言深是大忌。鍾會的計劃在劉備要東征荊州時就提出過,就是據住渭水上游克服中原“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但鍾會有所創新,準備用奇正虛實二路兵,由姜維帶五萬蜀兵出斜谷,鍾會率領魏主力部隊跟在後面,到長安後再分兵,騎兵走陸路,步兵走水路,直撲孟津襲取洛陽。

    英雄所見略同,作戰計劃有板有眼,得到姜維的贊同,但紙上談兵終究變不成現實,鍾會根本沒有機會嘗試兩路出兵的可行性。在綁架魏兵魏將造反時已經灰頭土臉,捉襟見肘,最後死於亂兵之中,而這時司馬昭已命賈充率一萬騎兵堵在漢中門口的樂城,鍾會如出兵就會遇到大麻煩。並且司馬昭也自提重兵來到長安防備,鍾會就算不死,計劃也無法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胡各部分的名稱照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