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林夕Xx
-
2 # 暖暖家居
老鳥來啦
我猜你關注的是精工5號,精工5號的機芯分為7s36和7s26兩種。
你想知道7s36的情況?曾經搞過有一個調查你可以看看:
投票專案:7s36的精度如何?
1. 0---5s 23 (19.33%)
2. 5--10s 33 (27.73%)
3. 10--15s 15 (12.61%)
4. 15--20s 12 (10.08%)
5. 20--30s 26 (21.85%)
6. 30--40s 4 (3.36%)
7. 40--60s 2 (1.68%)
8. >60s 4 (3.36%)
大概清楚了吧?誤差30秒內的機率為95%,誤差20秒內的機率為73%,很不錯的成績了。
至於7s36和7s26的區別,多兩顆寶石而以。
引用GrandSeiko的一段話:(不是我的話)
7s36多的兩個寶石是發生在bottom plate的擒縱輪和第三輪的cap jewel(一輪一個),一種被稱為DiaFix系統(一種防潤滑油擴散的系統)上。實際上那個不是diafix,是一個沒用的裝置,目的在-----增加jewel的數目,使得7s36好像比7s26 "多一點"東西這樣7s36能成為一顆較高檔次的機芯,安裝在一些較高階的表中。
低端機芯裡,ETA2801-2(就是2824無自動日曆款)和精工的7s36和7s26最佳,有海鷗ST21,ST18,ST19再次,上海5520和6210再次,北京的機芯沒研究,精度和上海的差不多,但是最漂亮。
機械錶的保值能力是由技術內涵,藝術設計,工時等因素決定的,精工在這三項上都被瑞士表越甩越遠。
1.精工在技術內涵上的止步不前:
精工GS這20年來並沒有什麼重大技術革新,設計研發路線很保守,精工的機械錶經歷上世紀70年代的巔峰後,就沒有什麼大的技術創新了,比如遊絲的技術基本還是在以前的傳統遊絲上小改小磨。這是典型的株式會社大企業病。反觀瑞士製表業,近20年進行了數以百計的技術創新,如反磁材料遊絲,同軸擒縱,7日鏈,雙發條盒等等。
石英危機過後瑞士鐘錶業發生了優勝劣汰的企業併購重組,強強聯合使得技術共享技術融合更加容易,斯沃琪集團和歷峰集團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的。
瑞士的製表技術吸納包容,海納百川,瑞士製表產業鏈不斷引入歐洲國家的人才和技術,90年代後,來自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以及東歐的相關人才在瑞士工作,為瑞士鐘錶技術源源不斷注入新的活力。
反觀日本製表業,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日本政府對日企的股份出讓有著嚴格的限制,表面上是保護民族產業,其實是斷絕了日本製表業和海外製表業的技術人文交流,說得不好聽點就是閉關鎖國。日本政府在人口極度老齡化後也沒有引進海外人才,更多地只是引進海外勞工和海外新娘。精工的技術停滯也是情理之中。
2.精工在藝術設計上的先天性落後:
藝術設計就不用說了,文藝復興後,藝術靈感就是歐洲人的強項,亞洲人只能望塵莫及。至於為什麼會這樣,那得從哲學,社會學,組織行為學層面長篇大論地論述了,此處略去n萬字。
3.精工手錶在工時上的壓縮成本:
機械錶的製造工時就是個經濟學和管理組織學問題了。
瑞士在成為世界富人避稅中心的過程中,企業所得稅大幅下滑,而且為了支援本國鐘錶業,瑞士聯邦政府給製表廠的退稅更是一屆比一屆優惠。所以瑞士鐘錶企業負擔很小,捨得讓單個製表匠在單隻手錶上耗費足夠的時間。
反觀日本企業,90年代初經濟泡沫破滅後,政府債務高企,工商業稅負不斷增加,自民黨中森喜朗派系崛起後,強制各株式會社執行正社員的加班薪資制度。日本製表業越來越不傾向於鼓勵員工加班了,3.11大地震後株式會社體制又不會輕易擴大正社員的編制員額。導致日本鐘錶業機械錶的單隻手錶的工時不斷下滑。
管理學上的區別更像是民族文化的區別,日本從上個世紀初開始就注重集體精神,個人功名主義不是主流,而歐洲從明治維新開始就講究個性。二戰日本和德國的空戰王牌飛行員的差距就從側面印證了這點。在製表業中也是一樣的:瑞士的製表匠在企業中不只是簡單的僱員,不用往管理層爬,名匠就可以成為企業的合夥人,大師級表匠甚至自己另立門戶成為獨立製表人。而日本製表業的製表匠只是默默無聞的正社員,等到了快拿年金的年齡,企業才把他拿出來宣傳一番。兩者的激勵效果完全是天壤之別。瑞士製表匠尤其是大師級表匠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和激情花在一隻表上。日本製表匠和流水線的工人已無太大的差別。至於精工大力推銷的spring drive,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本質就是個石英機型披著機械馬甲而已,還不如買個電子錶來的划算。
綜上所述,日本製表業已經和耗材商品產業沒本質差別了。即使精工旗下的所謂的Grand seiko的貶值速度也在情理之中。但其實真的沒幾個人會去花幾萬買Grand Seiko,就如同沒幾個人會去花十幾萬買海鷗的陀飛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