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憶葉知秋

    這個問題提得不錯!

    不過,有個關鍵點在於,謙讓與利他,確實是禮貌的體現,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拿了大的蘋果,但絕對不能給他定位於不禮貌,而是要給他解釋謙讓可以帶來什麼好處。謙讓,是要把自己的一些既得利益讓給其他人,如果任何事情都是滿足了自己再考慮別人的話,可以說是很自私的表現,長期這樣,你覺得會有多少人願意跟你成為朋友呢?

    所以,懂得謙讓,是一個人的品德修養的體現,而絕對不等同於撒謊。如果孩子認為是在說謊,那隻能說明還沒真正懂得謙讓,即使做出了拿小蘋果的選擇,也是一種違心的作法,在他的內心是不平衡的,感覺是不公平的。

  • 2 # 李遇儀

    孩子很坦誠表達他的需求,可是媽媽跟他說需要禮貌,需要謙虛。

    對孩子來說他要隱藏自己真實的需求,自己真實的需求是不值擁有的,所以他理解禮貌是這樣子。

    這個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扭曲了禮貌真正的含義。禮貌是一種素養的行為。

    我覺得真正的禮貌是滿足了自己的需求,然後再滿足和照顧別人,這才是真正的禮貌素養,如果是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的話,自己不舒服,別人也會感受到自己的不舒服的情緒。

    這個點提得很好,引發了我們很多的發現和看見。孩子的需求是值得滿足的,更多的是我看到媽媽她內心的匱乏感,認為先人後己。把自己的匱乏、焦慮和恐懼,去影響和教育孩子。而孩子是有智慧的,理清媽媽的情緒和他的需要,我覺得這個孩子做的非常的好。作為父母的大家需要反思和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凌波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