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找些專案做,大家有可行建議嗎?認真的,謝謝。(已找到,謝謝)

8
回覆列表
  • 1 # 三水財經

    首先,談一下個人觀點,200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了。

    一般的小型投資基本也都能夠用了。但是題主有個期望值,希望收益可以達到15%—20%,這個收益如果以當今的投入產出比來計算的話,可以說是非常樂觀了。因為要知道在本次疫情爆發以來,可以說全球都在超發貨幣,尤其是美國,水漫金山。這種超發貨幣行為勢必會帶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所以在這種通脹加聚,貨幣貶值,疫情看不見徹底消失的情況下盲目投資勢必會加聚投資風險,要知道有多少資金目前連通脹都跑不贏的。

    其次,15%—25%的收益率也一定會伴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

    目前中國居民的主要投資理財方式仍未房地產,可改革開放以來房地產業確實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也成就了許許多多的居民。有的甚至改變了一生的命運,但是隨著目前國家對房地產的政策和支援來看,並不想讓房價再上漲到哪去。對於超熱一線城市來講,房子有可能還存在投資價值,但是對於人口外流的城市就要慎重了。如果哪一天政策出臺房產稅等,外加每月月供,物業等必須費用,恐怕和租金抵消都已經不錯了,每年能否達到這個收益預期是畫個問號的。另外可能就是投資做一些生意,可是現在經濟下行,疫情延誤的情況下所有行業都會收到或大或小的損失,虧損風險也仍然存在。

    最後提及一下中國資本市場。

    從目前來看,國內資本市場在國際上還處於一箇中下水平階段,待發展空間很大。房地產的錢除了資本市場沒有地方能容納這麼多資金,目前國家相關碰面也在大力支援資本市場發展,各種政策支援。尤其是高科技類公司,鼓勵上市融資做大做強。中國崛起這件事已然全世界公認,那麼中國一定會出現很多品牌影響力很大的公司。比如格力電器,美的電器,珀萊雅,中芯國際等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國產龍頭企業。以以往的收益率表顯,在資本市場上如果購買這種型別的龍頭上市公司是可以滿足題主的預期收益率的,甚至還會更高。做一名長期的並且願意和上市公司一起成長的投資人,和時間做朋友,分享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紅利個人覺得這個風險是可以冒的,並且勝率很高。

  • 2 # 紅塵or白浪

    謝謝邀請!手頭有200萬,做什麼專案能達到15%到20%的年化收益率?這個問題是這樣的:目前情況下,無風險投資專案基本達不到,例如3年期國債4%左右,大額存單也是4%左右,結構性存款也不會超過5%;低風險理財品種也不會超過6%;中等風險的信託產品有8--10%的,也達不到15%以上。所以,能達到15--20%年化收益的只有高風險的專案,例如:股票、期貨等等。因投資講究風險和收益成正向比,所以,想獲得高收益必須要承擔高風險。高風險的投資品種有很多,比較簡單易學、門檻不高的就是股市了。如果要追求15%以上的年化收益,又願意承擔可預見的風險,建議你投資股市。在股市中,選擇最保守的價值投資策略,選擇低估值、高股息的股票投資,具體建議如下:一、200萬資金開立4個賬戶(可借用配偶、子女名),每個賬戶存入50萬元,然後每個賬戶深、滬兩市各買入20萬低估值、高股息的股票做底倉(銀行、能源、交通、資源),然後,4個賬戶同時參與打新股,每個賬戶留10萬元進行短線、臨機性操作,如選好入市時機,每年股息收入將超過5%,底倉股票保守估計升值5%,打新收入超過5%,這樣就可以達到15%的年化收益了。如果操作合理,適時調倉,加上短線穩健操作,超過20%的年化收益也是非常容易的。當然,這不是無風險不操心的穩定收入,要秉持前面說的投資策略去正確操作。當然,也要做好達不到收益目標甚至虧損的心理準備。

  • 3 # 螞蟻聊股市

    200萬左右的現金,年化15%~20%,做什麼能達到,做你自己擅長的事情有可能能達到;

    如果你指望別人幫你實現這個年化,比較難。比如你去銀行買理財,基本上超過5%,風險就比較大了;也有部分違規人員,把保險當成理財賣的,但是最後你發現嘴上忽悠的多,實際完成的少,所以買理財肯定是不行的;

    至於存款,國債,以及貨幣型基金等比較穩妥保守的,基本上更不可能,這種能超過5%就謝天謝地了。那麼剩下了一些信託,P2P之類的,其實比較不靠譜,大家想想在2015年左右,P2P還真有這個年化,但是都倒逼居多,資金空轉居多,所以這類基本上也不行。

    200萬,說多也不多,你說你去投資地產,或者是做其他實體投資,這個來錢慢,且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且能賺多少,還不好說,所以也不靠譜。那麼哪些有可能實現呢?

    1.民間借貸。這個要求你對對方有充分的瞭解,人家是不是有償還能力等;熟人之間,借款給別人週轉,收個15%的年利率,也是可以的。政策規定:如果借款人貸款年利率沒有超過24%,借款人應當按照約定償還貸款本息。如果借款人貸款年利率超過了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可以要求出借人返還超出的利息。”

    2.炒股。對於資深實戰專業人士,一年從股市中搞15%,不算難;當然,這個和行情也有些關係,但是一年不可能一年跌到頭,所以專業人士,搞15%是可以的,不過炒股是屬於高風險高收益,就看你自己的專業水平;

  • 4 # 鴻福吉祥yqjx

    手上有兩百萬左右的現金,做什麼專案能達到15%到20%的年化率呢?筆者認為,目前市場上的任何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超過8%的都不安全,一定會出風險的,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除了正規的金融機構,其他任何公司的理財產品你都不要去買,否則,只能是血本無歸,你想要別人的利息,人家要的是你的本金。要想實現投資收益每年超過20%,只有兩個方法,一是自己做生意,投資自己擅長的專案,投資自己有把握的專案,哪怕是開個餐廳也可以,這種自己經營的專案投資收益是較為可觀的,這就需要你找到適合你自己經營的專案,另外,你在當地有什麼資源,有什麼人脈,根據你自己當地的資源和人脈務實地選擇投資專案,簡單的理財是沒有這麼高的收益的。

    合法的、安全的、正規的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最高也只有年化收益率7%左右。其他的什麼P2P、區塊鏈、數字貨幣,以及社會上的各種金融傳銷和金融騙局,表面上給你承諾多高的收益,最後結果都是血本無歸。

    二是你自己投資股票,現在投資股票是個好時機,一年收益翻倍都是正常的。但是股市投資,對投資者的要求非常高,你是不是有這個能力,如果沒有專業能力,你可能會賠錢。也就是說所有的高收益的投資對投資者專業能力的要求都非常高。

    當然,在股市行情好的時候投資股票型的基金一年收益會超過20%,但這也要求你在股市的低位買入,將來能在股市的高位賣出,你是否有這個能力判斷股市的高位與低位。如果,你具備這幾種專業能力,那麼投資一年的收益都會超過20%,如果你不具備這些投資能力,建議你老老實實的買點金融機構合法的安全理財產品,不要去追求高收益。

  • 5 # 何以解憂呀

    首先你要會投資一線城市的房產,比如先在深圳買套300萬的房子,首付90萬加中介費稅費10萬,共花掉100萬,還剩100萬放入指數基金裡,產生複利,像今年買入醫療類指數基金可以達到25%的年化收益;然後深圳房產每年也有20%+的收益增值,這樣投資本金和收益都在手裡,看似買房花了首付,其實本金和未來收益都在你手裡,因為紅本本上寫的是你的大名。投資房產是最穩妥的也是賺的最多的投資品,都不用花時間管它,還會老老實實帶來收益,比開公司管員工輕鬆的多了,開公司還會有虧損的損失。而房產和基金你都不需要花時間去管,基金收益達到25%了,就止盈一次,止盈就是你倉位多出來的部分賣掉,這部分就是你賺的,賣掉收益就在你口袋了,落袋為安,穩穩的一年25萬基金收益,再加上房產漲60萬,今年躺贏85萬輕輕鬆鬆,並且過幾年房產就翻倍了,你又可以買入第二套房產繼續幫你賺更多的錢;穩穩的雞生蛋、蛋生雞。人生足以不是嗎?

  • 6 # 投資新勢力

    按照現在疫情下的經濟來看,能達到年化20%左右收益的專案,普通人幾乎是接觸不到的,有很多專案我們是做不了的,在今年的經濟情況,活著比賺錢更重要。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中國的每個行業都在下降,包括供給端還有需求端,如果現在貿然的投資,可能會虧損。

    因為疫情現在並沒有結束,而且經濟也在復甦的階段,如果現在某些人說有的專案能讓你穩賺20%,基本就是割韭菜的專案,200萬現金放在疫情以前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現在最好還是做一些固定理財類的收益。

    其實無論經濟好壞都有賺錢的專案,比如今年的口罩,頭盔,熔噴布等等,但這種投機的專案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在裡面是很難賺到錢的,後進去的人基本要被割韭菜。

    還有就是資源類的專案,各種礦產資源,但這種專案不是一般人能做的,有的人會說房地產,現在房地產的升值空間有限,變現速度太慢,如果投資不好,被套在高位,是會虧大錢的。

    當下最火的風口就是直播帶貨了,但必須要有好的貨源,現在頭部網紅的模式基本就是批發,這也是未來的模式,想賺差價的時代要過去了。

    總結

    今年無論投資什麼都需要謹慎,如果能有穩賺20%的好專案需要好好考慮是不是陷阱,因為今年各行業都不好做,最主要的是大家的錢袋子癟了,消費能力下降,就沒錢買東西了,所以今年活著是最重要的。

  • 7 # 淘牛村

    在作為一個財經領域的從事者,我個人覺得當下最景氣的專案,想獲得15%~20%的年化收益,又不想冒太大的風險,我個人建議你投資房產專案是當前最好的選擇,畢竟國內的房價一直都平穩的,一線城市的優良地段的房價並不會下降,舉個例子:疫情前珠江新城的房價平均3w起一平方,疫情期間依然保持在3w左右的房價,並沒下降多少。

    ps:居然說到房價,近期有很多中介號稱現在購房,可享受最低一成首付,大家需要特別注意“一成首付”這可一個很大的坑呢!例如:付定金時或付一成首付時,銷售會給你看一份完成版的房產合同,當你確認這個合同沒問題時,你肯定會簽名,其實這時候你簽了兩份房產合同,一份是完成的房產合同,另外一份是關於“一成首付”的合同。

    一成首付合同,最重要的內容是,買方同意在未來的一年之內付清“二成首付”如沒付完,願意承受相關的法律責任。打算在疫情期間購房的網友,一定三思而後行呀~

    另外,你要是覺得房子不合適,可以適當考慮定投指數,現在大盤還在2800附近,現在買入指數,不斷定投,雖然一年內不一定有收益,這要看你買賣情況,但是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投資方向。

  • 8 # AI看點

    第一、穩定,收益不高的地方,就是定存。

      不僅穩定,而且非常安全。對於許多民營銀行的定存來說,可以達到3年期4.5%~5.0%左右,而且是一個隨存隨取的策略,還享受著50萬以內100%的《存款保險條例》保護。

      所以,如果你有200萬不想冒風險,那麼可以拆分成4個50萬的資金,存入不同的民營銀行3年定存之中,享受5%以上的利息,這個手機上就可以操作完成,用京東金融!

      第二、風險較小,收益可以達到6%~8%的基金定投。

      目前來看,是一個A股從熊市轉入牛市的過程,未來的2-3年裡見到大牛市的概率還是非常高的。再加上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所以A股就是一個全世界資金想要進入的投資窪地。

      這樣來看的話,如果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其實可以考慮指數型的基金定投,200萬的資金可以拆分成十幾份,然後定時定投指數基金,直至持有到牛市到來逢高止盈即可,收益會很不錯。

      第三,就是可以考慮風險較多的房產投資。

      一線和新一線是有人口流入支撐,所以長線的投資價值較高,如果你有足夠的資金和名額,可以考慮槓桿投資一線和新一線的房產。

      這樣的話3年的時間運氣不錯可以享受到8%~10%的收益,但如果是5-10年那風險就會更小!(3年的風險僅在於收益不達預期)

      短期來看一線和新一線的房價在2019年已經有了20%多的回撥空間,所以短期下跌空間有限,2020年有企穩向上的趨勢。而長期來看投資價值非常高,所以200萬的資金如果再加上一個貸款,可以買到400-500萬的一線新一線房產,自然有很不錯的回報率。

      第四,直接投資股票!

      毫無疑問現在有許多股票經過了2015-2018年的錯殺,擠泡沫之後,出現了投資的價值,並且有著明顯的低估,優質的價值。

      所以,如果你有足夠高的自律能力,以及有長遠的投資眼光,並且也有一定的價值投資經驗,那麼當下最好的投資策略自然是在A股裡尋找低估、優質的價值股佈局了。

      並且有熊必有牛,每一次大級別的熊市過後一定會有大級別的牛市到來是規律。而且熊牛跨度裡,個股的漲幅空間是非常巨大的。

      這就告訴我們,當下做好佈局,選對個股,等待牛市到來,既可以獲得類似於2007年,甚至2015年的牛市收益。

      結論:

      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靠著運氣;

      但是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著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而造成的。這個世界最大的公平在於:當一個人的財富大於自己認知的時候,這個社會就會有100種方法來收割你,直到你的認知和財富相互匹配為止。

  • 9 # 劉無咎

    -

    我來開個腦洞吧,假如題主所說的兩百萬是人生中的第一個兩百萬,當手上有兩百萬的時候,該用什麼思路去投資理財。說實話我對於現有答案中一片唱紅P2P是有些反感的,P2P只是投資理財中配置資產的一個選擇,而不是全部。P2P在吸收社會閒散資金上有優勢,但也不是說年輕人有閒錢就只能投給P2P,我相信今後網際網路金融會是個趨勢,但它歸根結底也只是一種金融產品,不是發財的搖錢樹。不談風險,就不要談收益。

    (沒時間看分析,也可以直接看最後的總結)

    兩百萬是一筆不多不少的資金,用來投P2P網貸顯得多,但如果是信託產品也就剛過起步門檻,想投對衝基金則還差得遠。題主在問題中提到想要「穩定」而「收益高」,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種產品不是沒有,只是很多人在投資理財中都忽略了一個因素,也就是「時間」。時間、風險和收益,任何金融產品都只能滿足其中兩個,短期低風險意味著低收益(儲蓄、國債),短期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股票、期貨),低風險高收益意味著需要長期投資(定投類產品),各位可以自己推斷。

    有很多人在購買理財產品之前,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年化收益率」是多少,然而「年化收益率」靠譜嗎?答案是不那麼靠譜。

    下面我想談一下什麼是我認為的「高收益」,一個三十歲的年輕人,又是獨生子女,掙到了第一個二百萬,在投資過程中就不該再只關注所謂的「年化收益率」了。在市場中我算風險偏好型的投資人,但風險偏好型並不意味著完全忽略風險的存在,所謂「投資」投的是這筆錢未來的價值,這筆錢未來產生價值的高低才是你的「收益」所在。換句話說,有時候花錢來規避風險,也是一種高收益。

    在這裡我假設這「二百萬」是真的閒錢,家裡已經有足夠的銀行儲蓄,也有穩定的現金流,也不談什麼投資自己進修學習(當然,其實這個的回報率是最高的)之類的概念。

    如果有二百萬,我建議至少先拿出二十萬以上先到香港去給自己、父母、孩子配置足夠保障型保險產品,注意是保障型不是理財型,保險是一種終生投資,卻恰恰被大多數中國投資者所忽略,而我對很多剛剛工作的年輕同學的理財建議也是有錢先買保險,之後去拼命掙錢,再做更好的投資。

    買保險的基礎目標,就是作為獨生子女的你突然去世,父母的養老沒問題,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沒問題。或是說突然罹患重大疾病,不至於因為醫療保險的不健全而沒錢看病,掏空自己的家底。疾病、死亡這是我認知中最大的風險,我的第一筆投資一定要把這種風險對我家庭的經濟傷害規避掉。沒有了這種後顧之憂之後,我也才能更有安全感的去繼續掙錢,現在想想之前身上沒什麼保險的幾年,總覺得不寒而慄。

    理財不是發財,靠P2P宣傳的一點點收益率搖身變鳳凰是不可能的,對於一個用心工作的年輕人來說,P2P產品的真實收益率多半還比不上你自己的工資提升率。不要被收益率所矇蔽,理財真正的收益是滿足每個人自己人生不同階段的需求,而產品只是實現需求的手段。盲目追求數字上的高收益,往往卻賺不到什麼錢。

    對於剩下的一百八十萬,推薦主要配置信託產品,一百萬起點的信託產品可以給出8%-10%的收益率,這不比市面上的P2P產品差多少,安全也更有保障,而且操作成本低,省事放心。每年有十幾二十萬的收入,已經很不錯了。

    剩下的錢現在可以考慮配置一些股票類基金,或是投給銀行理財、P2P之類的偏短期的投資差您,缺點就是操作成本高,麻煩一些。

    最後總結一下,當手上有二百萬的閒錢:

    第一,最先該考慮的或許應該是如何規避未來人生中的重大風險,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障性保險產品,將家庭存在的隱患降到最低。

    第二,對於年輕人而言,應該明確自己未來的資產目標,現在有二百萬,未來的資產目標至少應該是千萬級的,所以不要貪圖眼前的利益,靠理財把二百萬翻五倍太難了,不如去好好掙錢,這筆錢離財務自由還遠著呢,二百萬只是證明了你是一個會掙錢的人。如果現在二百萬都沒有,P2P什麼的都是小打小鬧心理安慰,選個省事的定投基金(知乎上有很多好答案講怎麼挑選定投基金,可以自行搜尋,我就不展開了),之後好好掙錢去吧。晚上有空早點睡覺,別老在網上研究什麼收益率。

    第三,大部分人對金融的瞭解不多,自己並不具備主動配置資產的能力,有一定資本之後的好選擇就是相信金融機構,找到一個真正靠譜的理財規劃師,讓他幫你操心,而你自己則將精力放在掙錢上。除非你自己是出色的交易員,如果股指做得好這幾個禮拜兩百萬已經翻倍吧?更何況現在看來未來一段做空標的那麼多,會玩的都悶聲大發財去了。

    第四,信託產品是個不錯的選擇,當有一定資產基礎之後可以考慮配置。投資理財不是投機理財,不是玩命賭博,在選擇金融產品時最應該關注的是風險,之後才是收益。只看收益率做投資是很有幼稚的,很多金融機構只給客戶看收益率,不過很多客戶也只想看收益率,這算是錢多人傻,一拍即合。

    第五,錢越多能選擇的投資方式就越多,產品也越好。對於年輕人而言,第一步要在我們這個社保體系極不健全的社會規避重大風險,之後保持自己現有資產的穩健增值,這樣才能讓你放心,不會後院起火。最核心的還是提高自己的掙錢能力,一夜暴富的故事不適合大多數人。理財不是發財,目的只是讓這筆錢穩定增值。別老想著「富貴險中求」,做好保障,努力掙錢,我們要的是「穩穩的幸福」。

    感謝閱讀。

  • 10 # 靜思閒人

    為什麼要追求這麼高的收益?高收益與高風險是相伴的。任何投資都有風險,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低風險。這是投資的基本邏輯。我知道,你想讓大家給你提供一種高收益低風險的專案。很遺憾,不存在這樣的專案。隨著中國經濟放緩,這樣的專案更不可能有。暴利時代已經結束。現實生活中有高收益的專案,但風險相當高。比如實業投資,如果你有獨到技術和本事,收益不止20%到30%,問題你有這樣的本事嗎?至於社會上的高利貸,理財,承諾的收益高,但容易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最好不要考慮。還有股市,期貨等,風險也很高,專業性強,可謹慎參與,彩票中上大獎收益更高,但概率太低,可以少量參與。其他投資,應該也不會有這樣高收益低風險專案。投資專家也不可能有這樣的專案。需要特別警惕的是,現在社會上有些騙子,專門盯上你們這樣的人,引誘你們參與投資,結果很多都是人上當受騙。我認識的人中就有一些被騙的血本無歸。比如某寶專案投資2.5萬,當年收回投資,結果就是收回了一個高收益的承諾,千萬警惕啊!與其追求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專案,不如從實際出發,投資一些可靠的專案,比如國債等等。如果有專業能力,股票也可以考慮。實業投資也是目標,但要考察好。一句話,要在追求安全前提下考慮投資,千萬不要急於求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業的你,該何去何從,90後的你是否感到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