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夏的日記
-
2 # 使用者4093855654100
古代,有一勤勞的農家,秋收後,比去年多收了三升米。
父親說,過年時讓大家飽餐一頓。
兄弟三人,大兒子,二兒子都成了家。三兒子尚少年。他乖巧,氣宇軒昂,有拔山之力,想去習武。他積父親千寵於一身。
臨行前,父親做了一升米的餈粑給他帶到路上做點心。窮人家再也拿不出其它的東西了。
在師傅家,他刻苦習煉,深得師傅的誇獎。此好訊息傳到父親耳裡,又用一升米做了米粿託人帶給他。
父親的話看來是不算數了——父親有偏心。大傢俬下里發嘮嗦,飽餐一頓是無希望了。
還有一升米,吃一餐綢一點粥也好。大家退一步想。
僅剩半升米,過年喝稀粥的希望都破滅了。人人一肚子怨氣。
過年了,父親把半升米交給老太婆。千叮嚀萬囑咐:多放些水,多煮一會兒。
老太婆心有怨氣,心不在焉,任水浸泡。
一大鍋可以照見月亮的稀湯算是全家的年夜飯。
父親的威嚴,人人敢怒不敢言。有,總比沒有好,大家搶著喝光了整鍋的稀湯。
父親對大家說,過年後大家努力些,多出一斗八升米,一定讓大家吃飽吃好一頓。
“再多也給你的小兒子吃。”伶俐的二嫂嘟噥道。
年初二,父親就把大家趕下了田。
人人心裡有氣,不願出力。有的坐田埂打瞌睡,有的樹蔭下聊天。只有小兒子一人幹活。
“讓他幹吧,多幹多得”“省點神吧,我們幹了也無得”不平聲四起。
不久,三兒子去師傅家習武。大家還是隻出工不出力。
秋收又到了。今年比去年少了三升米。
三兒子也無餈粑,米粿吃了。
從前,無錫張巷有個張小二,在蘇州一爿蜜餞坊裡當夥計,專管翻曬。他看見蒼蠅停在蜜餞上,從來不拍死它,只是趕它飛掉。人家問他,看見蒼蠅為啥不拍死?他說:"蒼蠅拍死在蜜餞裡不乾淨。人家吃下去要爛肚子。”
有一天,張小二聽說他妻子在家裡不規矩。他放心不下,想回去看看。當夜做了個夢,夢見有個紅臉綠袍的人,對他說:"你有大禍臨頭,記好我四句話:"過橋莫住舟,見油勿汏頭,鬥穀米三升,蒼蠅抱筆頭"。"張小二醒來,好生奇怪。第二天他帶了一甕頭蜜餞,乘船回家。正好船到滸墅關橋,天黑了,說:"把船靠到橋下歇夜吧。"張小二想起:"過橋莫住舟"這句話,連忙說:"再開一點路歇夜吧。"等到船高橋十來步路,只聽見"轟隆"一聲,橋塌了下來。張小二又驚又喜,要不是這句話,我的性命也沒有了。
第二天到了張巷,張小二剛踏上岸,只聽見有人叫喊:"快來人,幫幫忙!"張小二走近一看,原來是個賣油郎,跌了跤,把一隻油缸打碎了。張小二熱心幫忙,不料自己也滑了一跤,弄得滿頭滿身都是油。
回到家裡,妻子忙叫他汏個浴。張小二想到"見油勿汏頭",便說:"一路吃力了,揩揩算了。"於是,只揩了身子,換了衣服。吃過晚飯,便上床睡了。因為天氣熱,窗沒關。料不到半夜裡從窗子裡跳進來一個人。那人熟門熟路,摸到床邊,聽見有兩個人打呼嚕,拔出小刀,往床上一摸、摸到裡床油光光的頭髮,以為是個女的,總當是自己的相好,就對睡在外床的猛力一刀,戳中咽喉,立即跳窗逃走。
張小二發覺妻子被殺,喊了起來。鄉鄰地保隨即趕到,不問三七二十一,反把他捆了起來,送到縣衙,說他殺了妻子。縣官立即升堂審問,張小二隻喊冤枉。縣官喝道:"看你頭髮油光光,不是好人,定是外面有了姘婦,謀殺妻子,你家裡又沒有第二個人,還不從實招來!"張小二連連磕頭說:"縣官老爺,小人實是冤枉。小人頭髮的油,是夢裡有個紅臉綠袍的人叫"見油勿汏頭"才沒汏的。他還說"鬥穀米三升,蒼蠅抱筆頭"。"旁邊師爺一聽,說:""鬥穀米三升"這話倒有點道理:一斗谷只有三升米,餘下來的就是糠七,"糠"即"康"。"便問張小二:"你村上有叫康七的嗎?”張小二急忙答道:“有啊,我們是好朋友——對門殺豬的,叫一刀頭康七。”師爺點點頭說:“這就對了。”
公差押了康七來見縣官,縣官立即升堂審問:"你是康七麼"康七連忙跪下答道:"是。""你為什麼要殺張小二的妻子?從實招來!""小人只殺豬。"回過頭來對張小二說:"小二哥,我們無冤無仇,你為啥要陷害我?"縣官拍案道:"你還要抵賴,來呀,拿下去責打四十大板!"殺豬康七被打得皮開肉綻,定為死罪,等六十天京中批文下來,就要問斬。
這天,縣官從死牢提出康七判斬,舉起紅硃筆,正要點上去,一看紅硃筆上停滿了蒼蠅,縣官立即記起"蒼蠅抱筆頭"這句話來,心想,難道真是冤枉?只聽見康七大喊一聲冤枉,縣官便問:"你有什麼冤枉?""康七說:"我叫了康七就是殺人犯,同名同姓的多的是,難道叫康七的都是殺人犯。"縣官問道;"難道還有叫康七的嗎?"圍觀的人群中有個老頭說:"有個賣絲線的人也叫康七。"師爺一想:"對了,只有賣絲線的人,才會同女的有來往。"便叫縣官下令捕捉賣絲線的康七到案。賣絲線的康七見事情敗落,只得從實招供。縣官立即釋放殺豬康七,將真正殺人兇手賣絲線康七依法懲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