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平,祖籍江西德安。
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祖父曾任海南文昌縣縣長,父母為知識分子,父親袁興烈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中文系,母親華靜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夫人鄧哲。
曾經讀於博學中學(現武漢第四中學)、中央大學附中(畢業時更名為南京大學附中,現南師附中)、西南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西南農業大學)。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
袁隆平於1964年開始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時間於1973年實現了三系配套,並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為此,他於1981年榮獲中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2001年獲中國政府最高科技獎。
袁隆平先後獲得過聯合國智慧財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亞洲大獎”、作物雜種優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國際獎。2004年,獲沃爾夫農業獎[1]和世界糧食獎[2]。
現在,袁隆平的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最近,在會見有關學者時,他對使用計算機數值演算法計算最最佳化水稻的株型空間分佈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平,祖籍江西德安。
被國際上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祖父曾任海南文昌縣縣長,父母為知識分子,父親袁興烈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中文系,母親華靜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夫人鄧哲。
曾經讀於博學中學(現武漢第四中學)、中央大學附中(畢業時更名為南京大學附中,現南師附中)、西南農學院(1985年更名為西南農業大學)。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國家雜交水稻工作技術中心主任,湖南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客座教授。
袁隆平於1964年開始從事雜交水稻研究,用九年時間於1973年實現了三系配套,並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優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為此,他於1981年榮獲中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2001年獲中國政府最高科技獎。
袁隆平先後獲得過聯合國智慧財產權組織“傑出發明家”金質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英國讓克基金會“讓克獎”、美國費因斯特基金會“拯救世界飢餓獎”、聯合國糧農組織“糧食安全保障獎”、日本“日經亞洲大獎”、作物雜種優勢利用世界“先驅科學家獎”、“日本越光國際水稻獎”等國際獎。2004年,獲沃爾夫農業獎[1]和世界糧食獎[2]。
現在,袁隆平的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最近,在會見有關學者時,他對使用計算機數值演算法計算最最佳化水稻的株型空間分佈表示出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