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陵墓工程
漢末、三國和兩晉時期
漢末、三國和兩晉時期,因連續戰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曹操、曹丕、司馬懿等都提倡節葬,不築墳丘,不建寢殿,不造圍邑神道。
西晉時雖又起陵,但規制和墓室都遠小於東漢時。
東晉南渡後,國力更為衰弱,已發現的南京東晉帝陵多依山而建,下為長7米左右的矩形筒殼墓室,寬僅5米,上起高約十餘米的陵山,規模只相當於東漢時的官員大墓。
南朝帝陵
進入南朝後,經濟有所發展,帝陵也大於東晉時。
宋、陳二代帝陵雜湊在南京,齊、梁二代的帝陵則集中於丹陽,形成較大的陵區。
根據近年發掘的,結合文獻記載,可知諸陵大都倚山而建,前臨平地。
墓室一般在高出平地10米以上處開挖,平面橢圓形,磚牆,上為橢圓穹窿,長約10米,寬約6米。墓室前接甬道,裝有二道石門,外加封門牆封閉。墓室上有厚約10米的封土,或與山齊平,或為5米左右的陵山。墓室和甬道壁鑲嵌模壓花紋磚,拼成獅子、仙人和“竹林七賢”等壁面線雕圖案。墓前建有享殿,殿前為陵門,三門並列,左右連陵牆。
門外左右有闕,門前為墓道,長一公里以上,稱為神道。神道自外端至陵門間依次立石獸、石柱、石碑各一對。南朝帝陵均遭嚴重破壞,墓室坍毀,地面只有少數石獸儲存下來,石柱、石碑也均殘毀。
石獸有二種,一種軀體較瘦,頭足較長,身上雕刻較多紋飾,只用於帝陵,一般稱麒麟。另一種軀體肥壯,短頸長鬣,略似獅子,身上無多雕飾,只用於王侯墓,一般稱“辟邪”。現存麒麟以梁武帝陵前的最大,長3.32米,腰圍2.4米,高2.7米,下有矩形座,為整石雕成,異常壯偉。
石柱又名墓表,下為雕雙螭的柱礎,礎上立柱,雕飾分三段:下段雕若干條凹稜,如古希臘陶立克柱身;中段雕凸出柱身之矩形平版,繞柱身雕繩紋連於平版,作綁捆狀,版上用陰文刻“某某之神道”等字;上段雕與下段正相反之圓面凸稜,柱頂承託一個雕有一圈覆蓮之圓盤,盤上雕一與神道入口石獸相同之小型獸。整個柱身下大上小,比例秀美,雕工精勁,是很優秀的建築石雕。
綜觀現有諸南朝墓前石獸、石柱,獸形似獅而有翼,源於東漢之辟邪,有可能是東漢通西域時受西亞影響所致。石柱下半之凹稜也始見於東漢墓,也可能是間接傳自古羅馬,但經東漢、南北朝數百年加工改造,已經中國化,表現出古代中國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同化的能力。
文成帝馮皇后陵墓
北魏早期定都平城時的帝陵尚未發現,只在山西大同方山發現了文成帝馮皇后的陵墓。
墓建於公元484年,先築土臺,檯面開挖墓穴,內建磚砌的方形前室、後室,中接甬道。前室筒殼頂,後室方錐頂,室高均7米。墓上封土下方上圓,底方120米左右,高近23米,體量遠大於南朝諸帝陵。陵南600米原有石殿,稱永固堂,堂前有石獸、石碑,四周有圍牆,南門外有闕,是傳統陵墓的佈局,惜已全部毀去。
洛陽邙山部族葬區
北魏遷都洛陽後,孝文帝自選陵域於洛陽西北之邙山,以後的宣武帝、孝明帝陵分列左右,又把以前七世魏帝的子孫和建國以前同屬一族中的同族和他族人子孫都葬在這一陵區,形成一個巨大的部族葬區。這種部族集中葬法是鮮卑族習俗,沿用數世成為傳統,為唐代帝陵有大量陪葬墓之起源。
北朝崖墓
北朝後期還存有少數崖墓。公元540年,西魏文帝乙弗皇后去世,便在天水麥積山崖壁開鑿墓室安葬,即現今麥積山的第四十三窟。窟外簷雕作三間廡殿頂殿宇,前室設佛像,後室雕作低矮的矩形墓室。東魏權臣高歡死後,虛葬於鄴城西北之義平陵,另在鼓山石窟寺鑿穴葬之,即今北響堂山石窟,但其墓穴至今尚不能確指。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陵墓工程
漢末、三國和兩晉時期
漢末、三國和兩晉時期,因連續戰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曹操、曹丕、司馬懿等都提倡節葬,不築墳丘,不建寢殿,不造圍邑神道。
西晉時雖又起陵,但規制和墓室都遠小於東漢時。
東晉南渡後,國力更為衰弱,已發現的南京東晉帝陵多依山而建,下為長7米左右的矩形筒殼墓室,寬僅5米,上起高約十餘米的陵山,規模只相當於東漢時的官員大墓。
南朝帝陵
進入南朝後,經濟有所發展,帝陵也大於東晉時。
宋、陳二代帝陵雜湊在南京,齊、梁二代的帝陵則集中於丹陽,形成較大的陵區。
根據近年發掘的,結合文獻記載,可知諸陵大都倚山而建,前臨平地。
墓室一般在高出平地10米以上處開挖,平面橢圓形,磚牆,上為橢圓穹窿,長約10米,寬約6米。墓室前接甬道,裝有二道石門,外加封門牆封閉。墓室上有厚約10米的封土,或與山齊平,或為5米左右的陵山。墓室和甬道壁鑲嵌模壓花紋磚,拼成獅子、仙人和“竹林七賢”等壁面線雕圖案。墓前建有享殿,殿前為陵門,三門並列,左右連陵牆。
門外左右有闕,門前為墓道,長一公里以上,稱為神道。神道自外端至陵門間依次立石獸、石柱、石碑各一對。南朝帝陵均遭嚴重破壞,墓室坍毀,地面只有少數石獸儲存下來,石柱、石碑也均殘毀。
石獸有二種,一種軀體較瘦,頭足較長,身上雕刻較多紋飾,只用於帝陵,一般稱麒麟。另一種軀體肥壯,短頸長鬣,略似獅子,身上無多雕飾,只用於王侯墓,一般稱“辟邪”。現存麒麟以梁武帝陵前的最大,長3.32米,腰圍2.4米,高2.7米,下有矩形座,為整石雕成,異常壯偉。
石柱又名墓表,下為雕雙螭的柱礎,礎上立柱,雕飾分三段:下段雕若干條凹稜,如古希臘陶立克柱身;中段雕凸出柱身之矩形平版,繞柱身雕繩紋連於平版,作綁捆狀,版上用陰文刻“某某之神道”等字;上段雕與下段正相反之圓面凸稜,柱頂承託一個雕有一圈覆蓮之圓盤,盤上雕一與神道入口石獸相同之小型獸。整個柱身下大上小,比例秀美,雕工精勁,是很優秀的建築石雕。
綜觀現有諸南朝墓前石獸、石柱,獸形似獅而有翼,源於東漢之辟邪,有可能是東漢通西域時受西亞影響所致。石柱下半之凹稜也始見於東漢墓,也可能是間接傳自古羅馬,但經東漢、南北朝數百年加工改造,已經中國化,表現出古代中國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同化的能力。
文成帝馮皇后陵墓
北魏早期定都平城時的帝陵尚未發現,只在山西大同方山發現了文成帝馮皇后的陵墓。
墓建於公元484年,先築土臺,檯面開挖墓穴,內建磚砌的方形前室、後室,中接甬道。前室筒殼頂,後室方錐頂,室高均7米。墓上封土下方上圓,底方120米左右,高近23米,體量遠大於南朝諸帝陵。陵南600米原有石殿,稱永固堂,堂前有石獸、石碑,四周有圍牆,南門外有闕,是傳統陵墓的佈局,惜已全部毀去。
洛陽邙山部族葬區
北魏遷都洛陽後,孝文帝自選陵域於洛陽西北之邙山,以後的宣武帝、孝明帝陵分列左右,又把以前七世魏帝的子孫和建國以前同屬一族中的同族和他族人子孫都葬在這一陵區,形成一個巨大的部族葬區。這種部族集中葬法是鮮卑族習俗,沿用數世成為傳統,為唐代帝陵有大量陪葬墓之起源。
北朝崖墓
北朝後期還存有少數崖墓。公元540年,西魏文帝乙弗皇后去世,便在天水麥積山崖壁開鑿墓室安葬,即現今麥積山的第四十三窟。窟外簷雕作三間廡殿頂殿宇,前室設佛像,後室雕作低矮的矩形墓室。東魏權臣高歡死後,虛葬於鄴城西北之義平陵,另在鼓山石窟寺鑿穴葬之,即今北響堂山石窟,但其墓穴至今尚不能確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