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評史

    三國演義太史慈中了張遼之計,被伏兵亂箭射傷,回到營中傷重而死。但是畢竟是演義,別太當真。正史上就沒有這種說法了,正史上說,太史慈病重41歲而亡,而非是中張遼之計被亂箭射殺。

  • 2 # 胡竹子

    關於太史慈之死,演義稱太史慈中了張遼伏兵,身中數箭而死。

    《三國志》則言太史慈“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這裡只對太史慈的歲數及卒年有明確的記載,而對於具體細節沒有任何說明。

    《三國志》作者陳壽著史不採雜說,因此可信度較高,想來《三國演義》所載被張遼射殺一事不可取—畢竟如果張遼真的擊殺了東吳大將太史慈,如此大功不可能不在正史寫明。實際上,太史慈長期與荊州猛將劉磐對峙,建安十一年(206年)亡於任上。傳說他臨終前感嘆:“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壯哉!

  • 3 # 夏目歷史君

    張遼將太史慈射殺時在演義當中。那是在合肥之戰之時,太史慈獻計裡應外合偷襲張遼,即先派內應混入城中,再到晚上於城中製造混亂,開啟城門,策應大軍。

    但內應卻被張遼發現並識破,張遼於是將計就計開啟城門引太史慈入城。太史慈入城後,頓時間萬箭齊發,雖然緊急撤退了,但依舊中了數箭,身受重傷,戰後不久便逝世了。

    但這只是演義中的說法,其實太史慈的死與張遼是無關的。正史上的太史慈性格為人和演義差距不大,不僅勇武過人,而且相當忠孝,曾為救對母親有恩賜的北海太守孔融,單騎突圍到平原向劉備求援,最終求得了援兵,解救了孔融。

    解救孔融後,太史慈前去投奔了與自己同郡的揚州刺史劉繇,在其手下做了一個偵視軍情的小兵。當時正值孫策來攻打劉繇,太史慈與一個小兵兩個人在偵查軍情時恰好遇到了同樣勘察敵情的孫策等人,孫策當時雖然帶的人也少,但都是黃蓋、韓當這種級別的人物,兩邊差距還是不小的。

    但太史慈完全不懼怕孫策,與孫策對戰,兩人不分上下,孫策搶了太史慈的頸後手戟,而太史慈也拿下了孫策的頭盔,兩人鬥在一起,等兩家軍隊趕到,單挑才被終止。

    之後劉繇被孫策打敗,太史慈被俘,孫策與太史慈單挑過,深知太史慈的勇猛不在自己之下,於是十分誠懇的請太史慈協助自己打天下,最終將太史慈感動。

    太史慈降孫策後,跟隨其平定了整個江東,還鎮壓了不少騷亂的山賊。孫策死後,孫權任命太史慈建昌都尉,都督建昌、海昏等六縣,抵禦屢次侵犯的劉表之侄劉磐。劉磐因驍勇善戰,令孫權相當苦惱,因此孫權將太史慈派去震懾他,劉磐忌憚太史慈勇猛,果然不敢再前來騷擾。

    此後太史慈一直鎮守於此地,公元206年,太史慈病逝,年僅四十歲!臨死之前,太史慈曾相當不甘心的說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頗有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那種無奈感傷。

    太史慈很早就死了,他並沒有如演義那般,參加過赤壁之戰、合肥之戰等戰役。他去世之時,劉表還沒去世,曹操還在平幷州,東吳的大敵還是劉表的江夏太守黃祖。演義中將他的死延遲到了公元214年,後調了八年之久,可能是不願意將這樣一個名將的死寫的太過於簡單吧!

  • 4 # 科學真日記

    在《三國演義》中。對太史慈的描寫。主要是因為他中了張遼的埋伏,後來中箭而亡。但演繹終歸是小說範疇。有的一些東西誇大或者是篡改。不能全信。

    而《三國志》則言太史慈“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這裡只對太史慈的歲數及卒年有明確的記載,而對於具體細節沒有任何說明。

    《三國志》作者陳壽著史不採雜說,因此可信度較高,想來《三國演義》所載被張遼射殺一事不可取—畢竟如果張遼真的擊殺了東吳大將太史慈,如此大功不可能不在正史寫明。實際上,太史慈長期與荊州猛將劉磐對峙,建安十一年(206年)亡於任上。傳說他臨終前感嘆:“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壯哉!

  • 5 # 饞嘴肥貓鏟史官

    在正史上,太史慈是病故。

    不過,有個記載,顯示太史慈可能和黃忠對戰過,還把黃忠給打跑了。

    《三國志·吳書四·太史慈傳》中對太史慈之死是這樣描述的:他終年四十一歲,和《三國演義》中一樣,但不是在合淝之戰中受箭傷而死,病故的可能性更大。

    太史慈原居北海,受孔融厚重。黃巾軍圍城時,曾經受母親的囑託突出重圍,向劉備求救。這個情節與《三國演義》一致。

    《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中記載:不知道為什麼,劉備一向有識人之明,卻居然沒有把這樣的一員猛將留在身邊,真是巨大的失誤!

    後來,太史慈投奔到劉繇麾下,曾經大戰過小霸王孫策,這個情節也在正史中有明確的記載:歸順孫策以後,太史慈很可能與黃忠發生過對戰,咱們看一下《三國志·蜀書·黃忠傳》中的這段記載:這說的是黃忠曾經在劉表麾下效力,做過中郎將,與劉表的從子劉磐一起鎮守長沙攸縣。

    而《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則記錄了太史慈曾經與劉磐對陣。說是這個劉磐十分驍勇,經常侵犯孫吳的地界進行擄掠。而孫策就派太史慈去做了建昌都尉,負責對劉磐的防禦。而經過太史慈的治理後,劉磐就再也沒有來了。

    即然當時黃忠和劉磐在一起,那麼我們可以推斷,黃忠也肯定參與過“入寇”江東的行動。

    沒想到,黃忠這老傢伙還當過強盜呢!

    但是,即然“磐絕跡不復為寇”,我們有理由相信,黃忠吃了太史慈的虧。

    曹操還給太史慈寫過信,《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中記載:信中沒有什麼內容,只是有付藥材:當歸。這是什麼意思呢?或許是曹操看中了太史慈的武藝和品行,想讓他回到家鄉,歸附於帳下吧?

    而太史慈的遺言在正史上和《三國演義》中是基本一致的。

    《三國志·吳書·太史慈傳》記載:《三國演義》中記載:總的來說,無論正史還是演義,太史慈都是一員猛將,他生得輝煌,死得壯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比亞迪F3音響改裝的案例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