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玩百科錄
-
2 # 文藏
儒家傳統對商業和商人根深蒂固的排斥,不只存在於古代士大夫的思想裡,而且還繼續影響當代華人的價值觀,以致現今還有人認為藝術和商業應該是水火不相容的。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極端物慾崇拜之風的薰染下,另一類觀點又將藝術看成純粹的謀利工具,完全以金錢定是非。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價值取向交雜糾結,混亂不堪,常常造成諸多誤會。那麼,在眼下這個商業浪潮勢不可擋的時代,我們又應該以何種理性視角看待藝術與商品經濟間的關係呢?
商業是文化創造的基礎條件商業與文化(藝術)並非天生對立,兩者之間存在不可割斷的親緣關係。幾乎凡是有人類聚居的地方,就必然存在市場貿易。商品交換不僅為人們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還為文化興旺創造了前題條件。人類最早的城市與文明,大多是因商業而興起。只要稍微回顧下歷史,就不難發現無論是腓尼基人開闢的地中海航線,還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隊,又或哈里發時代巴格達商人的海上冒險行動,都對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作出巨大貢獻,成就了古代中國、希臘、波斯、印度、阿拉伯、羅馬等民族的輝煌文明。這是因為,商人們的活動不僅讓各種異質文化直接交流碰撞成為可能,而且旺盛的市場需求還激發了文化和藝術產業的興旺。比如古代羅馬與其它歐洲人對陶瓷的偏愛刺激了中國製瓷產業的發展,十八、十九世紀西方人對東方文化的迷戀,成就了中國最早的油畫產業——廣州外銷畫作坊,清末上海囯際貿易的興盛成就了海派繪畫藝術的崛起……
當然,或許有人會說歷史上很多重要藝術作品的誕生,看似與商業貿易沒有明顯關係。古代職業藝術家大多服務於宮廷、教會、貴族、寺廟等機構,極少直接到市場上出售作品。但事實上,這類僱傭關係或委託創作方式,本身也是一種市場交換形式,只不過那時藝術家們缺少現代自由市場給予的獨立與自主。完全與商業不相關的藝術,只存在業餘性的消遣創作中,最為典型的是中國古代文人繪畫。文人書畫家之所以可以完全遊離於市場之外,是因為藝術創作並非他們的職業。這些人要麼是領取豐厚俸祿的高官,要麼出生於世襲權貴之家,最不堪至少也是擁有大片田產的鄉紳地主或商賈階層,完全不用靠賣藝為生。而現代藝術工作者多為職業畫家,即使呆在體制內畫院或文化機構領著穩定薪水,也沒有業餘消遣創作那樣的自在性。
市場帶給藝術家創作自由或許有人會認為,一旦藝術家靠出賣作品為生,就必然會被利益綁架,在迎合市場中丟失對理想的追求。恰恰相反的是,如果藝術家不透過市場銷售作品,而是像古畫家那樣直接受僱於機構或個人,為滿足僱主意願而接受委託訂件,才會丟失創作上的自由。比如說體制內畫家就常常需要按領導意願或政策導向來創作,這必然導致他們的作品缺少獨立思想表達,難以充分揮展個人才華。而自由藝術家則可完全按自己的獨立意志創作,不受他人的喜好支配。由於市場需求本身是極為多元化的,優秀獨創作品總是會找到對之傾心的買主。在近代歷史上,像齊白石、張大千、畢加索這樣的著名畫家,都是被市場所成就的。
那種把賣畫看成沾染銅臭的思維,不僅無法跟上時代步伐,反而危害還很大。今天的藝術創作,更多的是作為前沿性精神探索而成立,並非過去士大夫那樣為打發閒瑕時光的無聊消遣。如果沒有市場提供資金保障,那創作就將無以為繼,藝術家這一職業也無存在可能。畢竟,在這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藝術創作也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不斷面向未知領域進行探索,才能對推動文明程序發揮有益作用。
市場機制越成熟,文化消費需求越是多元化,越能激發藝術家們的熱情,為創作提供更大的自主空間。當然,由於現實世界的複雜性,也必然會有不少刻意迎合特定人群喜好的藝術工作者,為貪圖眼前利益完全放棄理想追求。但這只是一種區域性現象,證明的是藝術市場尚不夠成熟,而不是把藝術與商業完全分隔開的理由。
原文:《商業與藝術,應該維持何種關係?》- 杜洪毅
資源出處:《收藏投資導刊》2018年5月刊178
很喜歡工藝美術畫,但為了生活,不得不從事其他行業維持,只有工作閒餘之時,做一些自己喜歡的工藝美術作品,有時候很想把藝術很好的結合商業做成事業,但現實是……
這是我喜歡的工藝畫之一――漆畫,圖片都是自己用工作之外時間做的一些半產品和成品漆畫,有喜歡的朋友可以交流一下……
1.銅線漆畫
2.蛋殼漆畫
3.銅線蛋殼漆畫
回覆列表
我是小柒,漆器文化傳播者。
看到題主談到了漆畫,其實漆畫很多工藝其實是離不開漆器工藝的。漆畫的工藝技法是十分豐富的,大致有彩繪、鑲嵌、研磨、雕刻、堆漆以及金銀等,熟悉漆器的應該在漆器中聽過這些工藝,這些技法往往互相結合,互相滲透,穿插交錯。
其實漆畫發展已經挺快了。中國漆畫在目前的中國繪畫界中還是屬於比較年輕的畫種,它從實用漆藝中獨立出來成為純欣賞的物件,從工藝美術範疇跨進繪畫藝術領域,正式踏進美術的殿堂,不過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不過,這也掩蓋不了漆畫的魅力所在。
藝術與商業可以說是相輔相成!藝術離不開商業,而商業也離不開藝術。要想繼續從事藝術,尤其是中國的傳統手工藝,不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援,最後還是需要商業來推動,不然匠人靠什麼吃飯,連自己的飯碗都保不住,那有什麼精力與心思從事藝術呢?
現在很多漆器技藝都是傳人缺乏,有的連年輕徒弟都找不到。比如北京雕漆漆器,政府都已經搬出助學金的措施來鼓勵年輕人去學習這個技法了。很多的老師傅有心卻沒有那個力啊!
都說不要把藝術商業化,然而,如果不商業化,怎麼靠“藝術”吃飯?怎麼靠“藝術”維持“藝術”?所以,應該適當的將藝術商業化,在解決自己溫飽後,才能有能力去繼續追尋自己的藝術夢想!
而商業其實也是需要藝術的,商業的目的是為了盈利,掙錢,商人是很善於發現商機的,如果他們發現“藝術”其中的商機,那麼商人會有助於藝術的發展,比如晉商,徽商這類的商幫。他們是為了盈利,但是毫無疑問,他們促進了瓷器等類的發展,自然而然,藝術也是逃脫不開的!
無論是漆畫還是漆器,如果想一直生存下去,那麼就需要與商業結合,不再“一人上路”,而是應該“結伴而行”,但是在這條路上,要“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