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勞西木君
-
2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我就和你說一個這樣的故事吧。
巴菲特與華爾街知名諮詢公司的10年賭約。2007年,巴菲特提議的打賭是指:從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期間,標普500指數的業績表現會勝過對沖基金組合扣除佣金、成本及其他所有費用的業績表現。Protégé Partners的對沖基金經理Ted Seides接受了巴菲特的賭局,他確定了5只對衝基金,預計它們會在十年內超過標準普爾500指數。
而這個賭約已在2017年12月31日正式到期,那麼結果如何呢?
顯而易見,S&P指數基金已125.8%的十年累計回報擊敗了Ted Seides所確定五隻基金的表現。在2008年次貸危機中,所有基金的表現都打敗了S&P指數,可在之後的9年中,隨著美國經濟和股市的復甦,再也沒有一支基金可以打敗S&P的表現!
在過去10年中,標準普爾500指數累計上漲了125.8%,平均年收益達到8.5%。而5只基金表現最好的累計只上漲了87.7%,平均年收益為6.5%。表現最差的僅增長了2.8%,平均年收益僅為0.3%。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1)基金有著高昂的管理費,並且無論這一年是牛還是熊 ,這個管理費依然存在;
2)大部分的基金都是短期募資,靠著業績說話的,所以這也註定了他們不能長線持有投資,只能頻繁的波段交易。
3)基金經理的交易頻繁率非常高,從交易的頻率來看,市場上大部分的散戶年換手率可以高到7-10倍;而一個基金經理人的年換手率則是3-5倍;一個牛散的年換手率為1-3倍;最後巴菲特的年換手率僅為0.3倍。
那麼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呢?毫無質疑的是華爾街裡的人才輩出,而和巴菲特打賭的華爾街基金經理泰德塞德斯(Ted Seides)更是個精明人,他選擇了五位投資專家,這五位專家又聘請了數百名投資專家,每位投資專家管理著自己的對沖基金。
按理說,這樣的精英團隊應該戰無不勝,給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才對,最終卻連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都不如,讓人大跌眼鏡。
這是為什麼?
早在100多年前,有人問格雷厄姆:華爾街對於股市長期預測準確嗎?
格雷厄姆說: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對此研究了二、三十年。實事求是地說,選擇拋硬幣和聽華爾街專家們的一致意見,結果沒有什麼差別。
為什麼華爾街預測結果並不可靠?我想是因為在華爾街每個人都很精明,精明極了,但他們的精明相互抵消了;他們所知道的,差不多已經反應在股價上。因此,他們所不知道的將決定將來的收益。
格雷厄姆認為,華爾街精英雖然精明,但他們所作出的投資決策與拋硬幣並沒有區別。華爾街如此,中國的大部分機構投資者也不例外。
即便無法取得超越指數的投資業績,其聰明才智取得與指數基金相當的收益應該沒問題。但他們的表現比指數基金還差。
所以,看到這裡,你還會覺得華爾街的“目標價”靠譜嗎?投資,要懂得把的事變簡單,並且一定要相信自己!!!
-
3 # 小散木木
感謝邀請。所謂的目標價是不靠譜的,關注此類資訊只能說是浪費時間。理由有二:一是所謂的目標價只是分析師們根據N個理由得出的結論,而這個結論是不靠譜的,而所謂N個理由無外乎是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行業景氣度、分析物件業績預期等等。其實N個理由與結論不是因果關係。股價只跟炒作資本有關。二是個股的目標價不是分析出來的,是莊家炒出來的。只有莊家才知道目標價。對於我們小散來說,千萬不要去關注此類目標價的資訊,更不要相信之並長期捂股。跟著莊股走做其波段賺錢才有可能。謝謝大家。
-
4 # 蒙醒時
目標價位的確定涉及到股票的價值評估問題,從基本分析角度,股票價值評估是確定股票目標價位的基礎。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多種多樣,每個機構或分析師都有自己的方法。根據企業盈利能力、預期收益、企業資產價值等不同層面考察,通常使用決定估值法、相對估值法及聯合估值法。
絕對估值是透過對上市公司歷史及現在基本面的分析和對未來反映公司經營狀況的財務資料的預測獲得上市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絕對估值大致分兩種定價模型,一種是現金流貼現現定價模型,另一種是B-S期權定價模型。
絕對估值意義在於,股票的價格總是圍繞著股票的內在價值上下波動,如果價格被低估,就買入股票,當價格高於內在價值的時候賣出獲利。投資者以此作為依據進行投資行為。
相對估值是使用市淨率、市盈率等指標與其它股票進行對比,如果低於相應的指標值的平均值,股票價格低估,可以買入,當股價高於平均值時賣出。
聯合估值結合了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尋找同時滿足股價和相對指標都被低估的股票,買入等待上漲。
基金公司公司、證券公司及相關的投資機構經常釋出針對一些股票的投資報告,提出買入增持或賣出減持的建議,預估股票的目標價位區間,其依據就是根據估值理論方法而得出的結論。
從此統計情況(見附表)可以看出,各專業機構的預估值均被市場超越,在一定意義上來講,目標價位的設立還是有相當價值的。
遵循價值投資的理念是巴菲特所一直堅持的,這也是他能取得傲人業績的根本所在。而這一理念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這正是很多投資者不能接受的。人之所棄,我之所用。此乃巴氏的生財之道,值得我們借鑑。
回覆列表
如果希望把股價抬高那就就給出一個高估值的目標價,如果想做空股價那麼就下調目標價,無利不起早,真那麼準默默的買入或做空就行了。
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