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67570282485

    迅速查詢資料後,有一個新名詞印入眼簾——枕禿。小嬰兒的枕部,也就是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出現一圈頭髮稀少或沒有頭髮的現象叫枕禿。究其原因是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躺在床上,腦袋跟枕頭接觸的地方容易發熱出汗使頭部皮膚髮癢,而因為新生兒還不能用手抓,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不舒服,所以寶寶通常會透過左右搖晃頭部的動作,“對付”自己後腦杓因出汗而發癢的問題。經常摩擦後,枕部頭髮就會被磨掉而發生枕禿。 據我觀察,我家寶寶經常喜歡把腦袋偏向右邊,所以右邊一側的頭髮明顯比左邊少,因此如果寶寶經常一側睡覺,也容易發生單側枕禿。 求教醫生後知道,引起枕禿的原因是多方面,可能是媽媽孕期營養攝入不夠、也可能是枕頭太硬、甚至是缺鈣或者佝僂病的前兆,不過大部分的枕禿往往是因為生理性的多汗、頭部與枕頭經常摩擦而形成的。 仔細推敲這些原因,似乎不太嚴重,但是“缺鈣”和“佝僂病”這兩個名詞,卻又讓我對著寶寶那一圈少掉的頭髮,越看越擔心。 維生素D是補鈣關鍵 其實“缺鈣”並不算真正的生詞,平常“缺鈣”、“補鈣”的各種說法聽得多了,但仔細研究後卻發現“鈣”的學問可大著呢。 首先,小嬰兒容易缺鈣。嬰兒期是人一生中生長髮育最快的時期,有的寶寶頭一兩個月能長高十幾釐米,因此如果從母乳或配方奶中攝取的鈣質不能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就會缺鈣。 其次,鈣吸收不好。有的媽媽反映,即使每天給寶寶吃一包鈣粉,好像還是缺鈣。其實除了補鈣之外,更需要補充能促進鈣吸收的物質——維生素D。醫生的建議是,在天氣好的時候,每天讓寶寶到戶外活動曬曬太陽,因為太Sunny中的紫外線照射面板後,能夠使人體自身合成維生素D,而這也是人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如果遇到冬春季節不能外出活動,就要考慮額外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以滿足身體需要。 第三,不要盲目補鈣。雖然缺鈣多數表現為枕禿、多汗,但不能僅從這兩項就斷定寶寶一定缺鈣。最保險的辦法是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血鈣,如果真的缺鈣再補也不遲,盲目補鈣會引起不良後果。 枕禿不等於佝僂病 佝僂病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發病原因主要是由於嬰幼兒體內維生素D缺乏,導致鈣、磷在腸道內吸收不良,使鈣、磷無法沉著在骨頭上導致骨骼變形。 有枕禿的寶寶一定得了佝僂病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除了枕禿以外,佝僂病還表現在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多汗,顱骨軟化,囟門閉合過晚,出牙遲,牙齒形狀細小無光澤。嚴重者除上述症狀外,出現雞胸、下肢畸形呈“O”或“X”型腿、脊柱彎曲等都是佝僂病的表現。 枕禿雖然是個小小的毛病,但對於愛子心切的媽媽來說,小寶寶的一切都是那麼重要,所以在我那日漸豐富的《媽媽育兒詞典》,雖然又多了枕禿、缺鈣這幾個新名詞,卻也讓我更深信,對多一分的細心與關愛,寶寶會更健康、平安的長大。 1、初生嬰兒的頭髮質量與媽媽孕期營養有極大關係,稍大與家族遺傳有密切關係。此外枕頭硬、缺鐵性貧血等其它營養不良性疾病也可導致枕禿。並非缺鈣特有體徵。 缺鈣症狀包括易出汗、髮質稀疏、枕禿、夜間易驚、睡眠時間短、煩燥、飲食不好等綜合現象。 ①常表現為多汗,與溫度無關,尤其是入睡後頭部出汗,使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後可見枕禿圈。 ②精神煩躁,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有時家長髮現小兒不如以往活潑。 ③夜驚,夜間常突然驚醒,啼哭不止。 ④1歲以後的小兒表現為出牙晚,有的小兒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囪門閉合延遲,常在1歲半後仍不閉合。 ⑤前額高突,形成方顱。 寶寶的乳牙一般在出生後4-10個月開始萌出,最遲在2歲到2歲半乳牙全部出齊。長牙慢、晚可能受遺傳的影響,也可能與缺鈣有關係。 建議您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微量元素。 3、哺乳期媽媽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全面營養和健康 哺乳期的媽媽應該堅持補鈣和維生素A、D,為寶寶提供優質“奶源”。如果媽媽缺鈣,為保證乳汁中鈣含量的恆定,就要動用媽媽本身的骨鈣,會造成乳母骨軟化、骨質疏鬆、腰腿疼痛等。 母乳的成分會隨產後時期的不同有所改變,有些外在的因素還會暫時影響乳汁的分泌量,在注意正確哺餵的同時,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不要過早節食,這樣才能保證乳汁的正常分泌,且營養及免疫成分不會下降。 如果檢查下來寶寶是缺鈣,那麼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些鈣,祝寶寶健康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內障病人能喝酒嗎,白內障喝葡萄酒有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