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武師de文散打

    但這個題目有兩處錯:一、地理上:正式的蘇北行政區劃概念大約是民國時設立的以泰州為中心的蘇北行署區。秦時尚無蘇北概念。二、戰爭類別上:既然是楚漢相爭,又怎能是“內戰”呢——也是不知不覺用了現代人的概念。

    這是不是今天的蘇北人想刷光輝歷史啊:看,勞資們蘇北——以前有這麼猛的三個大牛!

    (韓將軍的輓歌:飛鳥盡……)

    01//

    其實楚漢相爭嚴格說,應該是三個楚華人滅秦後的奪位絞殺。

    滅秦是應了以前的一個預言。相傳秦統一後,有個陰陽先生叫南公的曾說過一句讖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三戶原本指楚國三大姓屈、景、昭。後人聯絡讖言說是“即使楚國只剩三家人也一定能夠把秦滅掉!”——力量雖小,決心很大。也說得過去。

    然而怪就怪在秦真的是被三個楚華人(項劉韓)滅了。其中項羽在“三戶津”渡河打敗受降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是滅秦轉折點。

    來看這三個大牛的籍貫:

    項羽,下相(今江蘇宿遷)人。

    劉邦,沛豐邑中陽裡(今屬江蘇徐州)人。

    韓信,淮陰(今屬江蘇淮安)人。

    這三地秦以前都屬楚(當然現在屬於蘇北地區)。

    02//

    楚漢相爭。劉邦原先是項羽叔父項梁的楚公司下面一個分公司經理,後來翅膀長硬就另成立了漢公司自任總經理。

    史書上說他有異象。首先出生就很不平凡。據他媽說是有天上山砍豬草時在山坡上歇腳,遇到了“神”……(此處省略一千九百九十九字。你懂的),回家後就懷起了他。嘿嘿,可惜那時候又莫得G-A,要不然給破了案說不定這個漢高祖還有點兒尷尬嘞。其次是身體異象,據說他左大腿上有七十二顆地煞數的黑痣。

    這娃從小也是個不讀書不看報的人。又不喜歡勞動。一天到晚最愛乾的就兩件事:酒,色。他愛輪換著去村上武負和王媼兩家蒼蠅館子喝酒,喝醉就睡。但好像他天生是個營銷專家,很招財氣——據說只要他往那兒一坐,村上的人就牽啷啷扯線線的跑去吃,喝,這天的利潤也一定比他不在的時候大大有增加。所以武老闆兒、王老闆兒乾脆就不收他錢。當請個活廣告。

    別看他荷包頭沒得幾個錢(經常賒酒吃嘛)。但他卻以“仁愛好施、大方豪爽”著稱。看哇,莫得錢居然還給他玩兒出這麼個名聲,可見他心胸氣度——哦不,是氣場——有好大!後來他出來造反也一如既往的捨得送捨得花,所以網羅了很多文武豪傑給他賣命。

    有回他跑到首都咸陽去打工,偶然看到秦始皇坐到勞斯萊斯Phantom裡面一副萬事如意的樣子,馬上心頭就羨慕、嫉妒,不恨而嘆。說:嗨!男子漢大丈夫,就該這樣子幹嘛!

    從此立下大志要向秦始皇學習。

    說類似這種話的還有他後來的對頭冤家——項羽。

    (虞兮虞兮奈若何?唉。)

    03//

    項羽是個典型的官二代。他家世代為楚將,他也從小受過良好教育,文武雙全。個人武力值更是他稱第二、就莫得哪個敢稱第一。力拔山兮氣蓋世嘛。有回他看到遊江南的秦始皇的氣派,馬上就驚得他張嘴吼:嗨——他那個勞斯萊斯Phantom,應該由本大爺的P-G來坐喲!

    連有勇有謀的他叔叔項梁都嚇得趕緊捂住他嘴,說:背時的!莫亂說喲——要滅九族的!

    其實他這話說得比劉邦霸氣直接。但他為人處世就莫得邦哥豪爽,政治手腕也莫得邦哥成熟老道。

    本篇“三人行”裡頭的另一位主角韓信就和劉邦評價過項羽:他個人倒勇冠三軍,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是匹夫之勇。有部下生病,他又是流眼淚花兒又是分自己的小灶伙食。但等到別個立下戰功該加官進爵的時候,他呢,把刻好的大印捏到手頭玩磨得失去稜角都捨不得給出去,這就是婦人之仁嘛……其他殺義帝(盟主)、埋俘虜(二十萬)、燒秦宮(阿房)之類不仁不義且殘暴的行事,更讓他喪失眾心。

    結論:所以羽哥咋能和您邦哥比呢?一比就高下立判,勝負立判咯。

    04//

    不過正如俗話所說,後頸窩摸得到看不到。

    這個知人論世那麼聰明的韓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常勝元帥,他看不到、算不準自己的結局和命運。等他真正明白過來,卻只有徒然一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了。

    (笑到最後的邦哥)

    05//

    真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啊!從項劉韓“楚之三戶”滅秦,到三戶捉對廝拼,最後的勝出者你想都想不到——竟是大字不識幾個的劉邦!

    唉,是命?是時?還是運?

    嘿!你別看他莫文化,他還做過一首流芳百世的詩嘞: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白話,卻龍驤虎步,顧盼生威!

  • 2 # 林間野史

    楚漢相爭應該是秦滅亡後那一段歷史,主要還是劉邦、項羽、韓信之間的爭鬥,主線還是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的故事。

    而韓信作為劉邦的執行者,也就加入這一相爭的行列。

    江蘇有蘇北和蘇南的說法,這個怎麼劃分的呢?有人說是以淮河劃分,劉邦是沛縣(宿遷)人,項羽是下相人,韓信是淮陰人。

    都是蘇北的,感覺又不算是,但是這三個人的相爭,最後以劉邦勝出。

    楚漢相爭為什麼說不全是蘇北三個人相爭呢?項羽雖然出生在下相,但是很小跟隨叔父到蘇州生活,帶領了八千江東子弟起義。

    最後項羽在烏江也和老人說,自己身為江東子弟,帶領八千子弟闖天下,而現在剩下孤身一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所以嚴格意義上說,這可以不算是蘇北三個人的相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堂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