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ān]
〈形〉
(會意。從“女”在“宀”下,表示無危險。本義:安定;安全;安穩)
同本義
安,定也。——《爾雅》
共給之為安。——《莊子·天地》
好和不爭曰安。——《周書·諡法》
心皆安下切上。——《儀禮·少牢禮》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繫辭下》
居安思危。——《左傳·襄公十一年》
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然後得一夕安寢。——宋· 蘇洵《六國論》
謝莊遂安。——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安睡;安寢;安抵(平安地抵達);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穩穩地睡覺);安帖(安定;平靜;妥帖);安席(安穩地坐著;安靜入睡)
安逸,安樂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又如:安佚(安閒舒適);安堵(安居,不受騷擾);安坦(安心舒坦)
安詳,從容不迫 。
如:安童(僮僕,小廝);安嫻(安詳文雅);安諦(安詳審慎);安矜(安祥穩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穩重)
安寧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安生(安寧);安豫(安寧快樂);安淳(安寧淳樸);安休
緩慢
安步以當車。——《戰國策·齊策四》。
又如:安步(緩步徐行);安行
〈動〉
使安定
與魏質以安其心。——《韓非子·存韓》
可以為富安天下。——漢· 賈誼《論積貯疏》
安身立命。——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國(安邦定國;安定的邦國);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國家);安內(安定內部)
安撫,安頓撫慰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 司馬光《資治通鑑》。
又如:安存(安撫存恤);安恤(安撫體恤);定人(安撫人民);安輯(安撫)
安排;安置
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三國演義》。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安心。習慣、滿足於
始而慚焉,久而安焉。——清· 黃宗羲《原君》
郊境之內,民不安業。——《三國志·司馬郎傳》。
又如:安於現狀;安業(安於本業);安命(順從命運安排)
安裝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諸葛亮《與兄瑾言趙雲燒赤崖閣書》。
又如:安電燈;安刀把兒
存著…心,懷有[某種不好意圖] 。
如: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副〉
表示疑問,相當於“豈”、“怎麼”
爾安敢輕吾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
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
安 [ān]
〈形〉
(會意。從“女”在“宀”下,表示無危險。本義:安定;安全;安穩)
同本義
安,定也。——《爾雅》
共給之為安。——《莊子·天地》
好和不爭曰安。——《周書·諡法》
心皆安下切上。——《儀禮·少牢禮》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易·繫辭下》
居安思危。——《左傳·襄公十一年》
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然後得一夕安寢。——宋· 蘇洵《六國論》
謝莊遂安。—— 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安睡;安寢;安抵(平安地抵達);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安安穩穩地睡覺);安帖(安定;平靜;妥帖);安席(安穩地坐著;安靜入睡)
安逸,安樂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論語·學而》。
又如:安佚(安閒舒適);安堵(安居,不受騷擾);安坦(安心舒坦)
安詳,從容不迫 。
如:安童(僮僕,小廝);安嫻(安詳文雅);安諦(安詳審慎);安矜(安祥穩重);安俟(安心等待);安宜(穩重)
安寧
毅良久稍安。—— 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安生(安寧);安豫(安寧快樂);安淳(安寧淳樸);安休
緩慢
安步以當車。——《戰國策·齊策四》。
又如:安步(緩步徐行);安行
〈動〉
使安定
與魏質以安其心。——《韓非子·存韓》
可以為富安天下。——漢· 賈誼《論積貯疏》
安身立命。——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又如:安神(使心神安定);安國(安邦定國;安定的邦國);安民(安定人民生活);安邦(安定國家);安內(安定內部)
安撫,安頓撫慰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 司馬光《資治通鑑》。
又如:安存(安撫存恤);安恤(安撫體恤);定人(安撫人民);安輯(安撫)
安排;安置
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三國演義》。
又如:安席(入座敬酒);安座(安席)
安心。習慣、滿足於
始而慚焉,久而安焉。——清· 黃宗羲《原君》
郊境之內,民不安業。——《三國志·司馬郎傳》。
又如:安於現狀;安業(安於本業);安命(順從命運安排)
安裝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諸葛亮《與兄瑾言趙雲燒赤崖閣書》。
又如:安電燈;安刀把兒
存著…心,懷有[某種不好意圖] 。
如: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副〉
表示疑問,相當於“豈”、“怎麼”
爾安敢輕吾射。——宋· 歐陽修《歸田錄》
安與項伯有故。——《史記·項羽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