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默成長記

    很多家長都認為嚴厲和懲罰是很管用的管教孩子的方式。但長期以往效果和性質都會發生改變,而且是負面的影響。

    美國教育學博士、傑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的書中提出長期嚴厲和懲罰孩子後,孩子往往會採用以下4個‘R’中的一種來“回敬”我們:

    1. 憤恨(Resentment)——“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 報復(Revenge)——“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板回來的!”

    3. 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 退縮(Retreat)——a.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b.自卑-“我是個壞孩子。”

    孩子們通常不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在遭受懲罰時內心所作出的決定。然而,他們未來的行為就建立在這些潛意識之上。例如,一個孩子可能在潛意識中認定“我是一個壞孩子”,並會繼續扮演“壞”的角色;而另一個也認定自己“壞”的孩子,則可能會變成一個討好者,以此來求得父母的愛。因此,大人更需要知道自己的行為會造成什麼樣的長期效果,而不要被當時的短期效果所愚弄。

    當過度控制對一些孩子似乎管用時,其代價是什麼呢?研究表明,經常受到懲罰的孩子,要麼變得極其叛逆,要麼變得因恐懼而順從。而過度嬌縱不論對大人還是對孩子都是一種傷害,還會造成一種不健康的相互依賴。

  • 2 # 寧至成

    “嚴厲管教和懲罰”是否通常會包括不限於以下幾種方式,比如長篇大論說教,威脅和警告,大聲吼叫,厲聲責罵,甚至棍棒伺候等方式強迫孩子順從服帖,這些方式方法都是不尊重孩子,會讓孩子感到被責難被羞辱,產生很大的童年陰影,最終會讓孩子可能用以下三種方式回敬家長。

    一是順從。因為恐懼,變得順從,聽話,導致孩子創造力和靈活性喪失。久而久之,會成為無獨立人格和心靈自由的提線木偶。

    二是逃避。孩子依然會揹著家長,去做家長認為不應該做的事,會報復性的變本加勵再現之前不應該做的事。久而久之,孩子會習以為常的撒謊,孩子的行事規則會從“正確行為”變為“逃避懲罰”。

    三是反叛。輕則會和父母當面對罵、對打,重則為近年來發生的多起因家長嚴格管教導致的小學生弒母,中學生弒父,大學生弒母事件。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場持久戰,家長應堅持的是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尊重孩子,自己做榜樣,耐心地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一切問題。

  • 3 # 晚霞照紅楓

    說個真人真事的故事,以前我們這有戶人家,家法很是嚴歷,那時候窮,家裡人口又多,上有父母下有五個子女九口人,生活非常艱難,吃了上頓沒有下頓那是正常的事,真是窮人孩孑多,窪地青蛙多。有一次來了一個付近賣豆腐的,他家的兩個孩子由於飢餓的原因,有錢沒錢要買豆腐吃,這個做生意的人也是精明,先賣再說,錢或糧以後什麼時間方便什麼時候給。就這樣先吃後付帳,過了幾天後,一個晚上只聽得他們家傳出了鬼哭狼嚎的聲音,讓人聽起 來真是撕心裂肺,感覺不是什麼好事,鄰居們想一探究竟,可裡面的門被死死的閂上了,誰也進不去。原來兄第倆為了還帳,把家裡僅有的一點度命糧裝進了自身的口袋裡,大人們為了節省口糧讓他們早早的去睡覺,這樣還帳的機會就沒有了,弄得滿床都是糧食,當時大一點的孩子被打成骨折,小一點的也是鼻青眼腫,棍頭出孝孑的家法讓孩孑們深深的印在了心裡,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孑們慢慢變大,嚴父慢慢變老,,反抗對打那是常有的事,更別說小吵小鬧了,有一次嚴父得了心疼病,也就是現在說的胃穿孔吧,疼得那是直掉汗珠,子女們猶如路旁人一樣,誰都不管,不多日嚴父離開了人世。這就是暴力家庭帶來的最終結果。

  • 4 # 157909915

    回報的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除非父母本身就是很強勢的強者,孩子還需要得到父母照顧!所以很容易養成啃老族

  • 5 # 育兒小當家KING

    父母對孩子嚴厲管教和懲罰最終會“回敬”給父母的是“脾氣更加暴躁的父母”和“更加叛逆的孩子”。

    作為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並透過適當的獎懲機制來教育引導孩子,這是義務和責任,更是一種理所應當。但這種嚴格要求和懲罰一定要有個“度”,父母切忌“變了味”、“過了頭”。

    一、嚴厲管教並不等同於嚴格要求,嚴格要求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孩子的自我要求

    有的父母總是把嚴厲管教等同於嚴格要求,然而這種認識是有所偏頗的。有的父母認為嚴格要求就是對孩子高要求,嚴標準,一味地給孩子提要求,下指標,總是把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套自己的孩子,不斷拔高對孩子的要求,這些所謂的嚴格要求實則是變了味的嚴格要求。父母對孩子的嚴格要求應該是孩子踮起腳尖就能勾著這個目標。

    二、合理的獎懲機制是促進孩子成長的“利器”

    在教育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少不了父母對孩子的合理獎懲。父母對孩子合理的獎勵能讓孩子明白“付出就有回報”的平常之理,也能激起孩子實現下一個目標的動力。有獎勵就會伴隨著懲罰,當孩子犯錯了,父母可以透過適當的懲罰來讓孩子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到錯誤,不斷吸取教訓和總結經驗,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父母要注重獎勵和懲罰的分配,獎勵要當著“家常便飯”,而懲罰要“適可而止”。

    三、嚴格要求和懲罰只是父母的一種激勵方式,更多的還是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嚴格要求和懲罰是父母教育引導孩子的一種常用方式,但父母應做的遠不止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母應該注重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在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都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其實父母做到了這些,就是父母對孩子嚴格要求的最好方式和體現,這也正所謂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應該做到。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嚴厲管教和懲罰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過了頭,過了分,變了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打衛星,美國為啥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