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曲江家學
-
2 # 梵易堂
這就是和現代職場上人們的思維有關係,在花果山,齊天大聖可以肆無忌憚、無憂無慮,不受任何人約束,自給自足,但是如果當年去了天庭為官,受約束不說,還要收排擠
-
3 # 潮旅人生
一整部《西遊記》,可以解讀的故事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猴子從石頭縫蹦出,在草木豐美的花果山,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隨著逐漸長大,開始思考人生,它出發去尋找自己的生活。
菩提老祖教會了它謀生的手段和強悍的技術,讓他有了進一步提升自己命運的能力。
鬧地府,劫龍宮,讓它解除了對生老病死的疑惑和恐懼,也讓他對自己能力有了進一步認識;
試圖尋求正統的認可,但卻在天宮遭遇不公平,使它迸發出了滔天的怒火和無窮的力量
那是生命和青春力量的迸發,是改天換地的勇氣。
誰的青春,不期待電光火石
齊天大聖的稱號,代表了激情與理想。
就算後來萬里取經路,81難降妖除魔,
一路艱辛,即位鬥戰勝佛。
內心深處,花果山上飄揚的齊天大聖旗幟
永不泯滅。
青春與理想,熱血激揚
沒有花果山齊天大聖這一段,《西遊記》在民間傳播的號召力,勢必折損大半。
這是一段成長的故事,身和心都在路上。
-
4 # 自在瞭然1
可以打造旅遊基地,有水果,花卉,有獨特的風景,找幾個演員,穿上孫大聖的衣服,還可以與遊人合影。這種生活過得滋潤又如何不想呢?
-
5 # 靈溪講座
縱觀孫悟空從石猴到鬥戰勝佛的歷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人一生成長、成熟、成功的過程。作為石猴的孫悟空,就是一個單純的自然造物,如同每一個剛出生的普通人。在水簾洞當美猴王的孫悟空,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天真爛漫,那是孫悟空的童年象徵,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象徵。去西牛賀州學藝的孫悟空,是一個人從童年到少年的成長,學了本領,認識了井口那麼大的世界,慢慢的就覺得自己長大了,越來越了不起了,越來越喜歡顯耀自己了,慢慢的就要進入青春期了。慢慢長大的我們,尚不懂得世事蒼桑,尚未經過苦難打磨,心中的壯態就是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學藝回來的孫悟空就是如此,目空一切,橫行天下。人世間,張狂的青年時代總有一天會被無情的世界澆醒,這是一個人成熟的開始。孫悟空也必然會遇到生命中的如來佛,因為他象徵著更高遠、更廣博、更真實的世界,無可逃避,蓋莫能外。如同很多年青人的成長和成熟都始於刻骨銘心的挫折,都會負出慘痛的代價一樣,孫悟空為他的張狂負出了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凡是沒有被挫折擊垮的,都會由此變的持重,老練,懂得了忍辱負重,艱難前行。但是這時的人心中目標明確,腳步堅實,他們更加成熟,他們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懂得了低頭,懂得了讓步,懂得了和世界和解。這就是成熟厚重負重前行的中年人,這就是取經路上的孫悟空,你看他此時跟玉皇大帝已經成為好朋友了。最後,天道籌勤,功夫不負有心人,那些為了理想矢志不渝從未放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還痴心不改的人基本上都成功了,所以孫悟空成了鬥戰勝佛。因此可見:孫悟空的一生,就是天道,就是人世間最基本的成長規律。
所以,你成長到了什麼階段,被世事打磨到了什麼程度,你可能就會更理解那個階段的孫悟空,以至於更喜歡那個階段的孫悟空,這很正常。而且齊天大聖階段的孫悟空最豪放,最張揚,最不受約束,如同每一個人的火熱的青春,誰不渴望青春呢?所以喜歡這時的孫悟空很正常。
只不過,青春不能永駐,青春不是全部。常言有句“年少不識×××”,就是說我們隨著成長和成熟會對某些東西理解得更深,看得更透徹,喜愛也會隨之改變。
-
6 # 黑色國王K
人生的自我寫照。初生牛犢不畏虎,年輕時候以為可以改變世界。長大後才感覺到生存都是一種必須去拼搏才可以達到的。
-
7 # 泡麵侃史
有的人看到了一個被天庭制度欺負的猴子,有的人看到了一個不懼生死,逆天改命的猴子,有的人看到了一個理想得不到實現的猴子。
總而言之,花果山的猴子是一個真實的猴子,在後來取經的時候,算是已經被教化了,失去了原本猴子的天性,也就是套上了世俗的枷鎖,這也許就是大家喜歡那個花果山猴子的原因吧。
-
8 # 讀書小院
花果山齊天大聖那會兒
花果山山青水秀 風景秀麗 猴子無憂無慮 逍遙自在 敢愛敢恨 縱橫四方 人人嚮往
回覆列表
其實西遊的前七回和後面的取經故事是兩套故事來源,前者是東南沿海的猴精故事所演化——花果山、東海龍宮、定海神針、猴子山等都有濃厚的東南沿海元素在裡面,有比較原始古樸而又純真爛漫的特質;而後者則是結合了玄奘西遊、目連戲和猴行者故事等元素,有濃烈的宗教和道德教化意味在裡面。就故事本身而言,當然是前者比較好看了,就像古希臘神話人人愛讀,到了聖經福音書那種教化故事就只有信徒會比較認真聆聽了。
我個人也很愛讀前七回,這裡分享我的幾個體會:
1. 花果山時期的篇幅中,對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用了濃墨重彩描寫,一下子整個美不勝收的神話場景就讓人心曠神怡了。
2. 這時期的孫悟空有一種未經社會框架約束的本真,行事沒有那麼多道德教訓的東西,因為你沒請我我不開心,所以大鬧蟠桃會。想當玉皇大帝,也不會說一大堆冠冕堂皇的如玉帝不得人心、我順天應人之類的理由,而直接就說“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這種還沒有那麼多道德文章洗腦過的赤子之心,雖然有時候很胡攪蠻纏,可不正是我們經歷過歲月的人都已經丟失且因之悵然的東西嗎?
3. 這七回故事情節也十分起伏跌宕,不像後面七十多回幾乎一路模式和筆法。從漂洋過海學藝、到學成打混世魔王、龍宮借寶、七魔王結拜、大鬧地府、到上天招安、養馬、大鬧蟠桃宴、大鬧天宮,這些故事元素十分豐富,而且每一處筆法都有所變化,打鬥場景也寫得紛呈熱鬧,這樣的故事你怎麼可能不愛呢?
回答完畢,
一點個人愚見,權作拋磚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