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又是一位分居兩地的軍嫂,孩子的爸爸一年也就見那麼一次,一次一個月。 沒有爸爸的陪伴,孩子就特別黏我,在家裡達到了我到哪他跟哪! 就連上衛生間時,也跟著在門外哭鬧。 哭鬧的時候,就非要我一個人去安慰,去抱,其他人都不行, 這類小孩咋引導他呢?
7
回覆列表
  • 1 # 巧妙媽育兒

    當看到兩歲的孩子,一直黏著媽媽,哭鬧時,非要媽媽安慰、擁抱,特別還是男孩。媽媽內心是擔心的,還有那麼一點點焦慮和無助。作為媽媽,這種感覺、擔憂是正常的。

    焦慮和擔心,不會讓事情變得更好,反而會影響到孩子,他的分離焦慮會加重,因為孩子對媽媽的情緒是敏感的,雖不會表達,但會捕捉到媽媽的情緒。

    請回憶一下,在過去的兩年裡,孩子的需求是否有沒被滿足的,在養育的過程中是否有被家長忽略的,對孩子的陪伴是否有需要改善的。

    現實是,爸爸因工作不能陪伴孩子,不能陪伴並不一定是孩子黏媽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的是,不能幫媽媽分擔,媽媽自我空間會被佔滿,身心會更疲憊。從依戀理論角度看,嬰幼兒期依戀關係的發展,主要在看護者(主要是母親)的養育方式。

    只有先發展出安全的依戀關係,才能穩定分離,孩子才能慢慢變得獨立。

    因此,個人建議是:“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接納孩子的狀態,去共情孩子,抱持孩子,滿足他內心的渴望”。

    具體來說:

    、當媽媽要離開孩子時,先蹲下來告訴孩子,媽媽要做什麼,會離開多長時間(從幾分鐘開始)。

    、看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不願意。接著替孩子表達出他內心的想法,並向孩子核對,媽媽理解是否正確。

    、表達共情,理解孩子沒有媽媽陪在身邊的焦慮、不安。

    選擇與孩子喜歡的儀式如拉鉤,來保證媽媽會準時回到身邊。

    媽媽說到也要做到,讓孩子看到,媽媽是值得信賴的,媽媽會回來的,媽媽依然是愛我的。慢慢的,媽媽的短暫離開,孩子就不會擔心了,會安心做自己的事,獨立性也就一點點提升。

    總之,每個家庭的養育環境不同,產生問題的原因會不同。找到原因,再來解決問題就會容易些。祝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帝國全面戰爭各勢力獨有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