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塞罕壩林場

    宋史•孝宗本紀》:“淳熙二年閏九月,辛棄疾誘賴文政殺之,茶寇平。”

    淳熙二年也就是公元1175年,辛棄疾在1175年秋初才被任命為江西提點刑獄,而在這一年的閏九月時“茶寇已剿除盡”,短短几月,辛棄疾就打敗了茶商軍。

    所謂茶商軍,就是一批販私茶的商人組成的武裝。這支隊伍推舉一個叫的賴文政人做首領,從湖北進發湖南,一直竄到了江西境內。

    唐宋以來,政府對茶葉的稅收越來越重,因此大量私茶販子便出現了。起義的這幫茶販具體暴動的原因並未有記載,大概是私自販茶之時與官軍發生了衝突因而起事。

    在辛棄疾之前,已有南宋官軍開始進剿“茶寇”。周必大《奏議》雲:“以近日茶寇言之:四百輩無紀律之夫……不過陸梁山谷間轉剽求生耳……朝廷遠調江鄂之師……幾至萬人……小寇尚爾,倘臨大敵,則將若何?”從這裡看出,南宋的政府及其軍隊是多麼腐朽無能了。

    在此等情況之下,孝宗命辛棄疾“為江西提刑,節制諸軍,討捕茶寇”。此時距茶商起義兩月有餘。

    怎麼對付這幫茶寇,倒是一個問題。之前官軍與其交戰的地點多在山林間,弓矢等武器完全不適用於這種地形,且官軍大部隊也無法展開以獲得人數上的優勢。既然強攻不可取,招安或許會起作用。

    《朱子語類》雲:“辛棄疾頗諳曉兵事……令統領揀人,要一可當十者”。辛棄疾到任之初首先對己方軍隊進行改造,挑選精兵強將。其後又徵調當地豪強帶人“大搜高峰山”,派敢死軍“扼賊要衝”,逐漸壓迫茶商軍的遊擊空間。

    待優勢已經建立,辛棄疾便開始了招誘行動。宣傳投降的好處:“如能幡然悔悟,殺戮賊首,不惟可以贖罪,自當格外補官,重行賞賜”,還招募人進入茶商軍進行間諜活動。

    於是,茶商軍數量越來越少,其首領賴文政最終投降,隨後被殺。這場時間不足一年的叛亂被辛棄疾剿滅了。

    也有記載道,賴文政有個名叫劉四的替身代替他身死,“文政竟遁去”。真假如何,這就不是你我所能知道的了。

  • 2 # 解正洋

    大宋官軍代表正統,況辛棄疾是矢志報國的忠臣良將,開始收復時還欠缺地利人和,隨著收復持續進行,地利人和佔據,再輔以天時,民心所向,叛亂勢力終將被收復

  • 3 # 鳳之綠咬鵑

    在中國“茶“起源於夏朝至東周時期,開始萌芽於秦朝和兩漢,唐朝時茶文化開始興盛,甚至開始出現“茶道”,融入了儒、道、佛三教飲茶文化,流傳四方,遠至西北邊疆、東至日本。到宋朝茶文化走向繁榮。不管是茶葉的品種、採製、茶具還是茶文化都得到空前的發展,上層社會以“鬥茶”為樂。

    自唐朝開始,政府就向種茶的農戶和茶商抽取稅款,到北宋時,由於茶葉主要產於長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蘇等地)。西北等周邊地區對茶葉的需求很大,要換取這些地方的戰馬用來作戰銀子都不好使,反而茶葉換馬很容易。所以茶葉由政府專賣,和鹽一樣管制嚴格,茶農生產的茶不準私自出售,政府用極低的價格收購茶農的茶葉,茶農辛勞一年入不敷出,所以大多茶農寧可把好茶葉賣給茶商,差的茶葉賣給官府。這些茶商購得茶葉,就透過走私的方式謀取利益。但是官府查的非常嚴,於是茶商們不得不拉幫結派搞出武裝來對抗官府,於是出現了“茶商軍”。到南宋的時候,政府取消了茶葉專賣,但是對茶葉的稅收更加重了。以至於“茶商軍”的規模越來越大。

    “茶商軍”大都是由生活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山民組成,政府無休止的苛捐雜稅幾乎切斷這些茶商的生路,他們組織起軍隊,裝備精良,販運茶葉遇到關卡的時候直接武力衝過關卡。然後化整為零,分散售往各個方向。這些茶商軍中,以“賴文政”率領的軍隊最為聲勢浩大。經常輕而易舉、以少勝多把前來圍剿的南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把當時的皇帝氣得七竅生煙,大罵軍隊飯桶,連個草寇都收拾不了。

    當時辛棄疾在滁州知州的任上做出斐然政績,正苦於無法施展其軍事抱負。被宰相葉衡引薦擔當除寇大使。辛棄疾怎麼也沒想到,到了地方,能用計程車兵全是老弱病殘,好點的兵丁都被挪去私用了。怪不得前面的將軍都打敗仗。辛棄疾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他深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用懸賞的方式,從當地的駐軍、土豪家丁、民兵等等組織中招募到了足夠的敢死隊員,並對這些隊員進行專門的訓練,把他們訓練成一支精英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個個善戰。其中熟悉當地地形的精兵鎮守要害地方,跟蹤進出的茶商。不熟悉當地地形的精兵就經常搞游擊戰,隨時對茶商進行搜查、追捕和造出聲勢浩大的假象,弄得“茶商軍”草木皆兵,天天疲於奔命。活動圈子越縮越小,因為實在不知道政府官兵有多少,虛實如何。然後辛棄疾又派人進入茶商臥底、招降,很快這支盤桓持久的“茶商軍”就招架不住了,隊伍軍心不穩,逃的逃,散得散,投降的投降。賴文政最後只有投降。平定寇亂只用了前後不到三個月左右時間。

    至於茶商軍屢屢擊敗辛棄疾,這個說法似乎不是很對,應該說辛棄疾剛開始不瞭解政府軍隊情況的時候接觸“茶商軍”確實吃了次敗仗,但之後馬上調整策略,很快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擊敗“茶商軍”,可見辛棄疾的軍事天賦不一般。

  • 4 # 深社會

    首先,辛棄疾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他分析了官軍失敗的原因,發現之前官軍與茶商軍交戰的地點多在山林間,具有殺傷力的弓矢等武器完全不適用於這種地形,而且官軍大部隊也無法在山林間展開佈陣,無法獲得人數上的優勢。

    然後,使用了宋朝一直慣用的招安政策,為了達到招安效果,辛棄疾進行了軍事整頓,訓練精兵強將,並徵調熟悉山地環境的本地好漢,在山林重要關口進行定點駐軍,逐步壓縮和包圍茶商軍的遊擊空間,就這樣一步步把茶商軍逼上了絕路。

    最後,給出茶商軍招安的活路,本來茶商就是圖個利,已知打不過,還不如招安。辛棄疾就就這樣“不戰而屈人之兵”,平叛了茶商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1NBA小牛奪冠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