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梅里一了
-
2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兩年前國家地理中文網發文“手套這東西,是怎麼來的?”。文中提到的甘肅玉門火燒溝彩陶片、崧澤文化陶紋輪,已經可以讓人猜想新石器時期的手套了。
可是從早期出土的湖北江陵藤店1號楚墓皮手套,漢代玉衣上可分離的玉手套、西漢信期繡面千金絛手套、北朝玫紫色地刺繡菱格紋手套等等這些來看,它們都出現在貴族墓地中。作為普通平民,手套作為奢侈品於明清時期都難多見,更可能以長袖護手。側證這點的便有《素問·氣交變大論》中的“民病腹滿身重,濡洩寒瘍流水”,寒瘍與凍瘡是一個意思。
條件有所不如但生活又較為優沃者,或許會像後世陸游詩中所寫的“袖手地爐傍,身閒日自長”一般,以雙手揣袖的悠閒模樣度過冬天。這大概也是我們得以多見歷代出土袖手俑的原因(有些十分喜感,如圖)。
於今日,人們多以袖手不雅,所以冬日裡常見弓背縮肩以袖護手,當然也有更不雅觀的“小手揣襠”。
說到戰爭,《漢書·趙充國傳》中就已提到此類問題:
皇帝問後將軍,甚苦暴露……略……將軍將萬餘之眾,不早及秋共水草之利爭其畜食,欲至冬,虜皆當畜食,多藏匿山中依險阻,將軍士寒,手足皸瘃,寧有利哉?將軍不念中國之費,欲以歲數而勝微,將軍誰不樂此者!由此可見,手足凍傷在當時也是一個擇戰理由。而之後趙充國所言“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也提到了這個問題:
兵出,乘危徼倖,不出,令反畔之虜竄於風寒之地,離霜露疾疫瘃墯之患,坐得必勝之道,七也。至於寒瘃帶來的傷害,《史記·匈奴列傳》也有提到:
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皸(均音一聲)是裂傷,瘃(竹音二聲)是凍瘡,而墯(墮音四聲)則是墮指,也就是手指被凍壞。
再者就是像《莊子·內篇·逍遙遊》中的“不龜(同皸)手之藥”。歷代龜手多有見載,蘇東坡就曾以“龜手爛足”為判斷,說當時一些人唯可以盜匪逞志(見《關隴遊民私鑄錢與江淮漕卒為盜之由》)。但在軍事領域上,像明代《使琉球錄》所言“圖海,猶之繪天矣……略……即善丹青者,鮮不龜手矣。”,則可見龜手是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在軍中難比瘃墯之苦。
之後明清時期因發展差異,逐漸出現了手籠、手套、手爐這樣的暖手工具,像《紅樓夢》中就可見到一些。但明代《槎翁詩集》記載的“老親困痺疾,稚子抱寒瘃”,或《遼東行部志》的“可憐野老頭如葆,龜手扶犂赤雙腳”之語,無不說明古時手套並非常見之物。
-
3 # 人渣嘯西風
中國在周朝時期就已經發現有了襪子,同樣是手足禦寒的東西,既然能發明出襪子還能發明不出來手套麼?答案當然是有手套的。
中國最早的手套實物是1973年湖北省江陵縣的藤店公社的社員在興修水利的時候挖掘出了一座古墓,於是上報給了國家,經過考古工作者的研究,這是一座戰國中期的墓葬,於是被命名為湖北江陵縣藤店1號墓,這座墓葬有斜坡墓道,是長方形的土坑豎穴的木槨墓,墓主人生前的身份大概相當於當時的大夫一級。當時這座墓葬一共出土了300餘件隨葬品,其中有一把刻有“越王朱勾自作用劍”的烏書銘文銅劍,還有一雙戰國時期的皮手套。
出土的戰國中期楚地皮手套
如果說之前戰國使其德普手套禦寒效果並不是很好更有可能是持兵器用的,那麼在長沙著名的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手套就明顯是禦寒用的了。在馬王堆漢墓中,考古學家從墓中隨葬的一件九子漆奩裡發現了一共三副手套,這足以證明漢代也是有手套的。這三副手套中,有一副被命名為“硃色菱紋羅手套”,樣式非常華麗,這副手套全長為26.5釐米,直筒不分指露半指形,大拇指套是分縫的,掌面用的是硃紅色菱紋羅,掌部上下兩側裝飾有“千金絛”,千金絛上還有篆書的“千金”字樣。
在古代手套並不叫手套,由於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登記了墓中所有的隨葬品的簡冊,所以我們才有機會知道當時的漢代人把手套稱為“尉”。再往後還有南北朝時期的手套,這種手套甚至於和現在的手套的款式甚至花紋上幾乎都沒有任何區別。
北朝時期的玫紫色地刺繡菱格紋手套
這個手套就跟我們平時冬天戴的棉手套沒什麼區別了。所以中國古代當然是有手套可以戴的,只是古代手套基本上都是貴族階級所用,普通平民還是沒有手套戴的
回覆列表
謝邀,手套的出現在中國很早,考古發現湖南馬王堆漢代古墓中就有女性用的絲織手套,大拇指分開,形如北方手燜子。更早的是湖北江陵藤店一號墓,這裡位於楚國故都紀南城,在這個墓中發現了越王勾踐劍,同時還發現了軍用皮甲和皮手套,五指分開,用線縫合,皮質柔軟。說明戰國時,古人己發明了手套。但這都是貴族墓,普通人恐怕沒這個待遇。中國古代屬農耕社會,冬天農閒,一般躲在家裡貓冬,很少打仗。所以發明了很多烤火取曖的工具,火炕,火塘,烤爐,暖手爐,湯婆子等等,婦女有錢的貂皮手護(一種護手的袖套),窮人直接插在袖口裡。非打仗不可,普通士兵沒手套,用防凍膏(不龜手之藥)凃抹,然後纏上布條(繃帶),既防凍又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