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1.急性敗血型:體溫突然升高至41-42℃,精神沉鬱,厭食,後期拉稀,呼吸困難,耳根、胸前和腹部面板有紫紅色斑點。一般在2-4天內死亡。病死率較高。
2.慢性型:體溫40.5-41.5℃,沉鬱,怕冷。眼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眼睛睜不開。食慾不振,初便秘,後腹瀉,糞便灰綠色,惡臭,糞便中雜有壞死組織碎片。部分豬隻腹部面板可見彌散性溼疹,揭掉漿性覆蓋物可見綠豆大小淺表潰瘍。後因脫水、消瘦、衰竭而死,病程2-3周。耐過豬隻變成僵豬,時有復發。
剖檢病變:急性病例可見脾腫大,發藍,堅韌。腸繫膜淋巴結索狀腫,切面似大理石樣。胃腸黏膜可見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的炎症,全身黏膜有出血斑點。有時可見肝實質有針尖大小的黃白色壞死點。
慢性病例可見病豬消瘦,面板有綠豆大小的痂樣皮疹。盲腸、結腸甚至迴腸後段腸壁增厚,黏膜腫脹,黏膜上出現堤狀潰瘍灶並覆蓋一層糠麩樣壞死偽膜,肝有黃色壞死小點。
診斷要點:據典型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典型的剖檢病變即可懷疑本病。確診需進行病原分離鑑定。常用於病原菌分離的病料取自於未投藥的急性病例,包括腫脹的腸繫膜淋巴結、病變腸黏膜和新鮮糞便。
防治措施
1.治療與發病後的措施: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及時治療。可用痢特靈、土黴素、新黴素和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有條件的豬場,可經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菌藥物後,及時用藥即可控制疫情。豬群發病後,隔離病豬,全群消毒,對汙染的圈舍及環境徹底消毒,糞便及時堆積發酵後方可利用。對未感染豬群或假定健康豬群可在飼料中加入痢特靈或抗生素進行預防。在規模化豬場,本病耐過、生長髮育停滯的小僵豬應及時淘汰。病死豬應深埋,絕不可食用,防止發生中毒。
2.預防:本病重在預防。需加強飼養管理和改善衛生條件,消除各種誘因,增強斷奶仔豬的抵抗力,保持豬舍及環境的衛生、乾燥,及時清除糞便。仔豬應提前補料,防止突然換料。在常發地區,應用仔豬副傷寒凍幹疫苗給1月齡以上哺乳或斷奶仔豬進行免疫接種,肌肉注射1mL(也可口服),免疫期可達9個月,可取得較好的預防效果。但用苗前後各1周內,不能經飲水、飼料或注射給抗菌藥,否則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
丹毒
1.急性敗血型:體溫突然升高至41-42℃,精神沉鬱,厭食,後期拉稀,呼吸困難,耳根、胸前和腹部面板有紫紅色斑點。一般在2-4天內死亡。病死率較高。
2.慢性型:體溫40.5-41.5℃,沉鬱,怕冷。眼有黏性或膿性分泌物,眼睛睜不開。食慾不振,初便秘,後腹瀉,糞便灰綠色,惡臭,糞便中雜有壞死組織碎片。部分豬隻腹部面板可見彌散性溼疹,揭掉漿性覆蓋物可見綠豆大小淺表潰瘍。後因脫水、消瘦、衰竭而死,病程2-3周。耐過豬隻變成僵豬,時有復發。
剖檢病變:急性病例可見脾腫大,發藍,堅韌。腸繫膜淋巴結索狀腫,切面似大理石樣。胃腸黏膜可見急性卡他性、出血性的炎症,全身黏膜有出血斑點。有時可見肝實質有針尖大小的黃白色壞死點。
慢性病例可見病豬消瘦,面板有綠豆大小的痂樣皮疹。盲腸、結腸甚至迴腸後段腸壁增厚,黏膜腫脹,黏膜上出現堤狀潰瘍灶並覆蓋一層糠麩樣壞死偽膜,肝有黃色壞死小點。
診斷要點:據典型的流行病學特點和典型的剖檢病變即可懷疑本病。確診需進行病原分離鑑定。常用於病原菌分離的病料取自於未投藥的急性病例,包括腫脹的腸繫膜淋巴結、病變腸黏膜和新鮮糞便。
防治措施
1.治療與發病後的措施:發現病豬,應立即隔離,及時治療。可用痢特靈、土黴素、新黴素和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有條件的豬場,可經藥敏試驗選擇敏感抗菌藥物後,及時用藥即可控制疫情。豬群發病後,隔離病豬,全群消毒,對汙染的圈舍及環境徹底消毒,糞便及時堆積發酵後方可利用。對未感染豬群或假定健康豬群可在飼料中加入痢特靈或抗生素進行預防。在規模化豬場,本病耐過、生長髮育停滯的小僵豬應及時淘汰。病死豬應深埋,絕不可食用,防止發生中毒。
2.預防:本病重在預防。需加強飼養管理和改善衛生條件,消除各種誘因,增強斷奶仔豬的抵抗力,保持豬舍及環境的衛生、乾燥,及時清除糞便。仔豬應提前補料,防止突然換料。在常發地區,應用仔豬副傷寒凍幹疫苗給1月齡以上哺乳或斷奶仔豬進行免疫接種,肌肉注射1mL(也可口服),免疫期可達9個月,可取得較好的預防效果。但用苗前後各1周內,不能經飲水、飼料或注射給抗菌藥,否則會影響疫苗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