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中緣

    我學柳體時間不長,但是讀帖方面自認為還是有點水平。從你習作來看,起筆方面有些摸不著頭腦,只有豎畫的起筆看起來效果好一些。簡單幾個栗子,就是橫畫起筆儘量切得方正一點,如書字,這個筆法大致是筆鋒從上往下切,而不是從左上往右下切。撇的寫法如魚字的起筆,這個是頓筆但不行筆,然後直接往左下角推,注意是推出去的,不是撇出去的,你起筆頓筆之後有行筆的動作。並字這一點要拉長一點再把筆提起來從中間挑尖出去。

    另外就是柳體有很多的藏鋒起筆,一定要與歐體區分開,歐體多為露鋒。容易把歐體筆法跟柳混在一起,有的人其實心裡知道,手上卻不容易做到,柳體名家也較少,教程,影片都是很粗淺水平,還得自己多摸索。

  • 2 # 如石書藝

    從你的臨作看,對筆法、字法的理解都非常好,臨作也很認真,應該是柳體入門了。筆法上如何再提高一步, 主要靠自己領悟,在不斷練習中體會和積累經驗。

    我談談個人感覺。其實,你現在的筆法還非常稚嫩,甚至只是模仿像,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通法”,表現在你對柳體的特點沒抓準。

    我曾經發文介紹了柳體的筆法顯著特點是“頓挫”,這是有別於“歐體”和“顏體”的根本筆法。也就是說一點一畫的起承轉合,處處有頓挫,這對於初學者而言,難以理解和掌握。就是說所有點畫都要力到勢到,不可一掠而過,不要寫得太光滑。以體現出柳體的筆筆有精神,字字有筋骨。

    它的起筆不像歐體用筆,大都為切筆,迅速調鋒為正,筆力含蓄;也不像顏體多以逆鋒、裹鋒起筆,呈蠶頭狀;而是起筆落筆聚勢力足,雖有歐體切筆動作,但時有頓挫相隨,呈現落筆便顯筋骨。中段行筆於歐體基本相同,但韌勁比歐體更強,這也是柳體筆法的高難度。收筆大都於顏體筆法類似,包括一些折筆和鉤等,並透過頓挫表現出厚重、老辣。不妨參考一下啟功先生臨“柳體”筆法,也許對你有幫助。

    柳公權有句至理名言:“心正則筆正”,雖有人認為是說給皇帝聽的,其實也是對他書法筆法的最好解釋。

  • 3 # 孤鸞迴響

    看圖片,玄秘塔碑的字形有了,能看出寫字時間不短,有自己的方向了,差的就是時間和磨練。唯一一點就是用筆,書法用筆為上,結構次之,你的用筆稍微有點怯怯的,不大膽。裡面看著弱弱的,但是字形挺好可能和執筆以及發力的方式有關,可以試著脫離格子,用筆大方向上沒問題,可以細化一點。如果繼續寫玄秘塔碑也可以,大的框架有了,只剩下修修補補了,這一修一補可不是幾天幾個月的事了。所以還是建議你去學一下篆隸,請求一下你老師的意見,說不定老師給你已經規劃好了,你一聽我們的反而壞了老師的計劃。如果沒老師,你不妨聽我說一說。

    去看一下神策軍碑,想一下為什麼柳公權晚年的字變的圓渾了。玄秘塔碑那麼勁挺好看,為什麼到晚年就變了呢,不單單是柳公權,比他早的也是這樣,歐陽詢晚年的化度寺碑也圓潤了,顏真卿晚年的顏家廟碑也是圓圓的。單字拿出來都是肉肉的,但你去看整體的風貌,還是晚年的東西經久耐看。歐陽詢年輕時的皇甫旦碑鋒芒必露,可以去看看,顏真卿的多寶塔也是同樣,看一眼就覺得好看,久了也就乏了,覺得太剛強了。晚年的字可能初看比不上年輕時好看,覺不出有多好來,其實好就好在這裡,不自恃,不顯露,等你接觸久了,才發現他的渾厚。年輕時力量強盛,喜歡用力量,喜歡技巧,喜歡靚麗,年老時身體衰敗,用不了力了,怎麼辦?用氣去寫字。年輕時練出來的格局和膽魄和經驗。

    氣息雄渾,用氣寫還輕鬆。所以去看一下篆隸,年輕和年老的區別不在於外形,不在於字形,在於神彩的轉變,由剛強到內斂,由靚麗到圓融?字形只是字形,不代表神彩,一個人輕鬆時和勞累時外形不變,但給人感覺就是不一樣,他們是用筆上的褪變,心靈上的褪變。寫字要由內而外的變化,不能得形忘意。用筆千古不易,結字因時相傳。篆隸是根基,行草楷是各擅不同。

  • 4 # 一笑貫長天

    看得出你的柳體字功底較深了!

    對於柳體的結構把握很好,筆劃的功夫也基本到位。

    缺欠嘛!你的橫劃還在調整期,入筆的角度不自然,這是從平正進入險絕的過渡期,還需要大量地練習,你看事字的橫劃就有些平正,而上字的橫劃就已經調整好了。

    柳體的鉤最體現功力,你的鉤意境很好了,但是還需要深化,尤其是寶字蓋的鉤一定要深頓然後鉤出,那樣才最能體現柳體的風貌,事字的豎鉤也是如此,不是你寫的不好,寫的很好了,但是我們一定要對自己要求更好!

    金字的捺波折多了,自然一些酒好,還有士字的長短橫處理的不好,長橫需象上字的長橫處理,短橫收筆要頓下。

    缺陷都是細節的問題,祝你要去成功!

  • 5 # 千年蘭亭

    你寫的柳體,粗看似乎不錯,有些柳字味道,但細看,用筆似是而非。

    1、側鋒過多

    練習書法,可以側鋒起筆,但收筆一定要用鋒,其作用一是蓄勢,二是為單一筆作準備。如果側入側出,即為病筆。

    你的字,比如“院”的最後一筆,在向上鉤出前未作頓筆,此時向上鉤出,運筆方向突然改變,必然是側鋒,這是不懂提按的原因。

    又如“魚”的第一筆,直接側鋒撇出,與第二筆沒有任何關聯,這是不懂調鋒之法。

    2、用筆不大膽

    對照柳公權《玄秘塔碑》,會發現你的字整體偏瘦,筆畫偏細,這是不敢大膽按筆鋪毫所致,筆鋒過分上提,描的成分較重。

    比如對照柳字,你會發現“金”字,尤其是第一筆,柳字飽滿圓潤,你的撇如無根之草,飄在空中。用書法術語講,叫“中怯”。

    建議你,加強對筆法的理解,尤其要懂得提按之道。

    一般而言,在運筆方向改變時,都是要按下鋪鋒,再輕提聚鋒,然後改變向,按筆鋪鋒而行。

    而在實際書寫時,毛筆不可能筆直沿一條直線運動,而是方向時刻有所變化,只是肉眼無法觀察到,也就是說,提與按實際上是在時刻交替變換,這種變換,細微到書寫者自己都無法感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一個人心心念念想要辭工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做不下去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