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身狗毛
-
2 # 乖乖小博士
被咬住後頸,表示媽媽要把他們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了,所以安靜乖巧,很多小動物都是這樣的,即使長大後這個習慣也保留了下來,不過長大後的貓貓狗狗最好不要抓著後頸提起來,因為體重不一樣了,這麼做的話有可能傷到他們
-
3 # 王多餘2020
很多人說 貓狗脖子後面的是死肉沒有神經,所以拎著也不會疼,但是脖子後面沒有神經又如何運動?感覺有點說不通。也有人說這個部位是神經通道,一旦被揪起就會阻斷神經,導致全身動彈不了。
其實兩種都不是
這種現象稱為“clipnosis”意思是“夾子催眠”
試驗使用到的夾子就是這種很常見的活頁夾
被夾住後脖的貓咪會停止活動, 拱起背脊, 收起尾巴到兩腿中間
經過對貓咪各項生理指標的測試, Buffington和同事們發現, 貓咪這種行為並不是由害怕或者疼痛引起的. 貓咪的瞳孔並沒有放大, 心跳速度也沒有加快, 呼吸速度也正常——受到驚嚇的動物一般會產生的生理反應貓咪都沒有出現. Buffington小組得出的結論是, 貓咪出現這種行為與”方便貓麻麻移動小貓有關”.
其實Buffington研究論文中使用了一個更為貼切的片語描述貓咪這種行為:”捏掐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Pinch-induced behavioral inhibition). 這個片語只是單純描述現象, 並不暗示任何現象背後的原因. 然而Buffington小組認為這與”母貓運輸小貓”有關是有一定道理的. 事實上, 幼年動物在被媽媽叼起後呈現”被點穴”狀態的現象在很多物種中都存在, 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荷蘭豬等.雖然這個現象在很多物種中都被發現, 但是背後的生理原因卻幾乎沒有人真正詳細的解答過.
在2013年, 日本的神經生物家研究了”動物在被母親叼起”時一系列生理反應後發現, 相似的”鎮靜效果”不僅在動物中存在, 在人類嬰兒中同樣存在. “鎮靜效果”中最典型的三個生理反應是:停止哭泣(cessation of crying), 順從(passivity)以及心跳減速(decreased heart rate).
這個研究意義重大在於, “物種間生理反應的一致性”不僅解釋了動物被夾住後脖子時瞬間安靜的問題, 還回答了與我們人類更為相關的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嬰兒哭泣時抱起晃動可以讓嬰兒安靜下來”.
實驗中, 他們麻醉了幼鼠後脖子上動作感受的神經(somatosensory neurons), 這樣就減弱了由”被叼起”而產生的”鎮靜效果”. 同時, 手術移除大腦的一部分以干擾小腦皮質的傳入訊號,這樣會延長母鼠使幼鼠鎮定下來的時間. 得出的結論為:如果不能感知脖子後方被叼住, 幼鼠就不會蜷起身來;如果小腦不能接受到訊號, 幼鼠就不會出現順從. 而心跳的減弱和身體姿勢上的改變則是由副交感神經以及小腦的傳出神經來直接實現. 這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使得幼鼠安靜、順從、蜷起身體, 方便母鼠將它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所以, 並不是”貓咪脖子後面肉是死的”, 相反, 是脖子後方的感受神經使得小貓獲得”我被叼起來了”的訊號;而隨後出現的與”被點穴”類似的生理反應並不是因為”神經通道被阻斷”, 而是因為來自大腦(both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autonomic system)的訊號引導他們出現方便”麻麻轉移自己”的生理現象.
看了這個我也趕緊給我家貓試一下,也許我家貓不是一般的貓,也許我應該像貓媽媽一樣用嘴巴去叼,總之,肯定不是因為科學研究不對才導致我的手被咬了兩個大窟窿的,一定是這樣沒錯。
貓咪外出攜跨包,ARKIKA,關曉彤也種草
-
4 # 喵小瓜的雜貨鋪
貓咪從小被貓媽媽移動的動作就是,咬住後頸,這種時候,它們會知道:媽媽咬移動我了,我咬保持安靜。
即使長大了,這種從小培養的習慣還是會一直存在它們潛意識裡,所以大多數的貓貓被抓住後頸就很老實了~
-
5 # 萌寵一窩
哈!這個問題問的好。很多人都知道,小貓小狗身體靈活,上躥下跳。But 一旦被抓住“命運的後頸”,就會定格,好像你抓到了一隻假貓。
這是為啥呢?
首先,這是一種本能反應。我們可以觀察到,貓狗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媽媽用嘴叼著四處走動,所以主人抓住它們的後頸,它們會本能的乖順。
其次,學術上叫“夾子睡眠”。有人說它們脖子後面沒有神經,也有人說是抓住了侯阻斷了神經。其實都不是。
國外的專家教授為了專門研究這個現象做了實驗……對,就是夾住它們的脖子。實驗物件包括不同年齡的貓咪,工具就是活頁夾。被夾住後頸的貓咪會收起尾巴,停止活動,動彈不得,就好像被“點了穴”一樣,進入了一種特殊的“睡眠”模式。實驗結論說明這種現象還是與貓媽媽有關係,為了方便母親叼上它們轉移陣地。。
當然,我們也別覺得這個動作是萬能的,萬一你叼它…哦不對…抓它的方式不舒服,它們也是有脾氣的哦
回覆列表
人在提前貓咪或者狗狗脖子後面的肉時,貓咪脖子後方的感受神經會讓貓咪獲得了;
1,我被母親叼了起來。
2,我要被母親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貓的這種行為被稱作“捏掐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出現這種行為與方便貓媽媽移動小貓有關1⃣️,貓脖子後方的動作感受神經,使得小貓獲得了我被叼起來了的訊號,另外幼年動物在被媽媽叼起後呈現被點穴狀態的現象在很多物種中都存在,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狗等等。
2⃣️,幾乎所有貓科動物,包括老虎,獅子等,包括一些非貓科動物的哺乳動物,在幼年時候被獸媽叼起,都會停止哭鬧,安靜下來。
以上是我的一些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