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應該如何“突圍”?
11
回覆列表
  • 1 # 歪嘴凡哥

    首先農民也分年齡段,電商是新時代的產物,年紀較大的人一般缺乏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你讓一個五六十歲的農民如何能接受電商?所以作為新時代的二代農民的我們才有可能去接受並學習,最後才能有所突破,但這需要很多資源,包括資金,知識,各個層面的關係,這不是一般農民能做到的,我想要是突破也還需要城市精英回農村來建設吧,當然政府也需要扶持,真正的農民估計沒有多少突破的希望,最後還是給做起來的人打工而已

  • 2 # 釀製醬油的數學老師

    電商只是手段,只是工具,不是良藥。怎麼突圍?首先要清楚以下幾點,不要盲目。

    一、你能做什麼?

    電商下鄉,看起來很美,但是首先要認識自己的優勢,目前比較成功的只有京東家電,實體+電商+市場需求。而其他的模式都不算太成功,比如鄉村淘寶、京東小店,有店沒有流量是死路一條。所以首先知道自己能夠做什麼,反而最重要,你的優勢在做產品,做資訊收集還是賣產品?

    二、怎麼做?

    是開店還是做民宿或者農業觀光旅遊,每一項現在的投入都不低,人們常聽說莫干山民宿怎麼樣掙錢,但是全國還有多少民宿是不掙錢的,無特色必死。

    三、做小比做大好

  • 3 # 心動雲南老陳說多肉

    電商下鄉,農村淘寶已經是好多年的口號了,但是真正享受到其便利和實現經濟收入的真正的農民,到底有幾個?

    我提出了兩個真正,希望大家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首先電商平臺就有一定的技術要求,拍照、影片、照片處理、影片後期剪輯處理,還不包含運營推廣、後臺管理、訂單、結算等等、配貨、發貨、物流等等問題。這真的是一個農民所能接受和完成的嗎?有所謂的各種服務站,但和農民有多少交集呢?

    大家都知道,每一種產品,從生產(種植)出來,到實際購買使用人手中,其環節佔了很大一部分的空間,層層加價。

    但老陳是一個客觀主義者,其實這是目前中國的國情所使然。文化程度和網路普及度還不夠。10億人民9億商,還有1億等開張,這是古話了,如果中間流通環節不見了,那上億的中間環節去幹什麼呢?生產?物流?反正我是不知道怎麼安排。

    所以,現在面對電商下鄉,我覺得有種回到改革開放時代,鄧小平爺爺說的“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感覺,讓能幹能做有學習能力的“新型農民”先突破起來,慢慢的透過思想的轉變,技能的學習,才能帶動出來更多的“新型農民”群體。

    學習、整合資源、帶動群眾。這才是“突圍”之道!

  • 4 # 鄉村原小米

    第一、要提高農產品質量、突出特色。質量是王道。農民想要提高產量,保證農產品的優質,就必須把好生產技術這一關,目前在農村,很多農民的種植都還是依靠傳統的方式進行生產,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品質參差不齊,在銷售價格方面也有很大的偏差。如果質量不好,無法市場上競爭,更不要談透過農村的電商進行銷售了,所以我們在做農產品電商,要引進很好的生產技術,把整個產品質量以及品質提升起來,這樣才能更好的把農村電商做好。分析市場需求,提供優質、特色、安全的農產品。

    第二、要打造好農產品品牌。農產品的品牌化,在未來必然將成為一種趨勢。就像五常大米、煙臺蘋果、贛南臍橙,某公司的三隻松鼠等。農產品塑造了品牌,配合富有創意的渠道推廣之後,農產品可以提高產品溢價能力。結合當地地標產品、特色產品,創造自己的品牌。

    第三、要做好產銷的對接。主要說的是平臺,或者是對接的中介平臺。農村的農產品,要找到優質的採購渠道商,另一方面,採購商也找優質貨源。像我接觸的是淘寶、放心購、順豐大管家等,我們在選平臺的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好這幾個問題,這個平臺能為你做什麼,你如何利用平臺上的資源,為你的農產品銷售奠定很好的基礎。可以利用平臺開店賣貨,也可以做個優質的農產品資源供貨商。及時參與各大電商平臺提供的活動,推送自己的產品,爭取更多的訂單。做好線上和線下的相結合,獲得更全面的客戶體驗。

    第四、要做好售後服務。在電商執行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個運營環節就是售後服務,在發貨之前,我們應該準備好包裝箱,包裝打包工具等等,這樣可以保證產品在運輸過程當中的安全性,在售賣過程當中,應該和顧客及時的溝通,查詢訂單的狀態。產品成功售出後,我們要提供更好的售後服務,比如多次購買,換貨,退貨等相關的活動。還有一環,就是發展農村物流體系,物流發展自然的促進農產品的流通。

  • 5 # 二哥拾影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城市的節奏,對農民們的生活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農民把他們的農產品透過網路銷售到全國各地。

    機會永遠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從前的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小商小販銷售農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小時候上小學時,每到星期天我們這些孩子就會蹬著腳踏車,後面載著兩大籠菜到村裡去賣,很辛苦,還賣不上價錢,最痛苦的是辛辛苦苦準備好的菜,最後卻沒有賣出去,結果只能倒進水溝裡,真的是很傷心。

    以至於到現在,我都很害怕賣菜,我不怕吃苦,不怕種地,就怕種出來的菜賣不出去。眼看著壞到地裡面。

    然而時過境遷,網際網路也已經在農村普及,很多地方都有了電商,這些新生事物在農村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同時很多年齡大的農民很是驚訝,竟然可以從網上賣東西,甚至可以賣到全國各地,這對他們簡直難以置信。

    但對於年輕一代的農民,電商無疑是解決農民銷售農產品最好的渠道。

    作為農民的我們,如何順勢突圍,準確的說,農民如何抓住現在的機遇。

    現在的年輕農民對網路並不陌生,學習電商的知識也沒有那麼大的難度,其實經營電商與經營實體店有很大的相似之處,電商已是現在農民的發展趨勢。

    首先,農民必須接受這個觀念,觀念轉變了,一切都變得好辦了。

    把農民生產的好東西透過電商銷往全國各地,相信這是解決農民銷售難題的有效途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識見面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