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溫的先生

    多點陪伴,少些抱怨。回家後請放下手機,全身心的陪伴孩子,不論是親子閱讀還是親子活動,你只有用心對待孩子,孩子才有可能用心的對待我們。永遠記住,孩子是研究我們大人行為的專家,你的一舉一動都將成為他日後回饋你的行為寫照。

  • 2 # burningice

    想讓孩子喜歡自己,不難,只需以下幾步:

    1. 多抽時間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的日日夜夜不是能用物質換的來的。即使因生計不能多陪孩子,也要每天照個面,擁抱一下,再不濟也要通個電話。

    2. 投其所好

    小孩子喜歡吃喜歡玩,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了。平時留點心,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偶爾給孩子買點他喜歡的東西。過節過生日,可以給孩子送他平時特別想要的東西。

    3. 說到做到

    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古代有“曾子殺豬”的故事,說明對待孩子要像對待大人一樣守信用。不僅是孩子喜歡的事,孩子不喜歡但必須要做的事,也要說到做到。比如下午孩子放學答應跟他打打球,然後做作業,到點了就一定讓孩子做作業。

    讓孩子喜歡自己的目的就是要在孩子心中樹立家長的威信,好給孩子教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這個過程也不能一味地遷就孩子、溺愛孩子。

  • 3 # 禹墨小朋友

    要看孩子的年齡階段!

    我們家小孩一歲多,其實在這個階段,多陪伴就是最好的,跟他多說說話,晚上陪他睡覺,陪他玩,他就會跟你關係很親密的,也會很喜歡你!

    孩子大了,10多歲了,因為是青春期了,我們可能要更加註意跟孩子的溝通交流了,因為孩子畢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要經常溝通各自的想法,敞開心扉,做他們的朋友,他們就更願意跟你溝通,更喜歡你。

  • 4 # 知行書徑

    讓孩子喜歡自己,說起來不是很難。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真誠

    真誠是一種態度,孩子如能感受到你這個態度,他自然會敞開心扉,喜歡的感覺不言而喻。前兩天因為一點小事和兒子大動干戈了,問題根源在我。事後,我們都冷靜下來,我帶他出去散步,找到合適的時機我們輕鬆地拾起剛剛的不愉快,真誠地詢問孩子的感受,說出我發火的原因,並擁抱了他,算是和解。他也親了我一口作為迴應。那時我真正懂得孩子在意的是什麼,他是多麼希望得到肯定啊。我的真誠的對他的理解把他從沮喪和無所適從中拉出來。從孩子對我的反饋中我同樣感受到了來自他的喜愛。

    2.適度滿足

    孩子成長過程中都不免有各種要求,因為世界對他們而言,誘惑太多了。一味地滿足是不負責任的,孩子也許只在當下喜歡你,但是慾壑難填,最終會喪失孩子對愛的感知能力。只有適當的滿足才能保持孩子的進取,成就感的實現和得到後的喜悅會使孩子更加珍惜,更感謝你的愛,他們不一定說出來,但內心一定更愛你。適應場景可以是孩子某個方面有大的成就事件後。

    3.站在他一邊

    孩子因為弱小很多事做不到,常常需要大人的幫助。當他們尋求支援的時候,你剛好站在他一邊,給到鼓勵和引導,助力他走過一道道關。成為孩子的後盾,陪他完成很多在他看來很難的事,他會發自肺腑地喜愛你。有次孩子參加一個英語比賽,臨陣打退堂鼓,我毫不猶豫站到他身後,推動他無畏嘗試。他在勇敢過了自己的心裡障礙後,心裡有種說不出的喜悅。回去路上他拉著我的手開心地一搖一搖,我知道,那時的他因感謝我的堅持和鼓舞而更喜愛我了。

    4.讓他明白你的苦心

    光靠嘴說沒有用,要靠實實在在的行動。想辦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言行中的耐心和關懷,即使嚴格也是出於愛而非否定和批評。就拿和孩子制定學習計劃來說,你結合他的訴求商量出符合他節奏的方案,他能感知你沒有逼他學習的意思,相反給了他更多自主空間,他會出於愛和尊重而自覺地去執行。

    從小就和孩子相親相愛,孩子也會在這個氛圍下更加喜愛理解自己的父母。

  • 5 # Q寶媽

    最近剛好思索過這個問題,也做了一些探索。因為有天夜聊時,我問我6歲的女兒愛不愛自己,她果斷回答:“不愛。”這個答案嚇壞了我。

    樓上的一些回答,除了“郭嘉育兒”外,我認為都沒有答到點子上,非常泛泛而談。最關鍵一點,我覺得是接納,也就是接納孩子現在如是的樣子。通俗點講,就是不論他/她學習好壞、調皮與否、聽話與否等等,我們都能無條件愛他/她,心平氣和地面對,不橫加評判,更不去指責;在接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我們能夠更多地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優點,真誠地肯定。

    我對娃可能要求比較嚴格,規矩也多,常常批評她琴練得不夠認真、英語沒有複習、太調皮、不聽媽媽話等——在前不久她回答“不愛”之前我並沒有意識到,我以為這是自己盡職盡責的表現,是一個職稱媽媽的表現。但其實我一直對她不夠接納。(其實我對自己也是。)

    做了一些學習和實踐後,我借鑑了包藝樺老師在《教練父母》一書最後提到的為孩子所念的祈禱文,在Q寶做出值得肯定的行為時,我及時肯定她:“我的寶寶是個愛學習的好寶寶,每天都主動英語打卡。”“我的寶寶是個認真而勤奮的寶寶,就算手弄疼了也堅持每天練琴。”“我的寶寶是個懂得照顧自己的寶寶,知道冷了要蓋被子、熱了要吹風扇。”“我的寶寶很愛媽媽,媽媽感冒咳嗽了,寶寶寧可自己熱也要把風扇調到最小,希望媽媽早點好。”諸如此類。一開始她可能聽不習慣,表情彆扭;但堅持一兩天後,她聽了會很喜悅。漸漸地,她會自己要求打卡、練琴,以前是我催好遍她都不動。風扇的問題,我當時一說完,她就立馬反應了:“媽媽,我不熱,風扇關掉吧。”可明明她在冒汗!我非常感動。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嚮往真善美的,這份向善的動機、愛父母的心,會促使她做出我們期望的行為。但如果強行干預,可能效果會相反。

    讓孩子喜歡自己,或者說讓一個人喜歡自己,可以說是一個終身課題,值得我們探索,更值得我們去實踐。

    ps:圖片是Q寶某天早上起來自己安靜看英語繪本的樣子,老母親那刻覺得世界真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版《倚天屠龍記》好看嗎,能超越經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