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厚人
-
2 # 水墨詩中國
應該說,他們的作品我都喜歡。沒有厚此薄彼那一說。
餘華是男人,也讀書不多,曾在文化館對面做牙醫,因為羨慕文化館的職業,開始寫作,後來如願進入文化系統,沒想到一寫便成大家。其作品《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成為精品中的精品,拿獎拿到手軟,當然,除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外。可以說他是目前中國唯一和莫言不分伯仲的小說家。
餘秀華則是一個農村婦女,她的天地就是鍾祥橫店那一塊小村落,目之所及就是橫店村的雞肥狗瘦,牆高牆矮,煙火生活。因患有腦癱,所以說話走路都搖搖晃晃,但這並沒有影響她寫出好詩,並且一舉成名天下知。
餘華是目前中國小說最暢銷的作家。餘秀華是目前中國詩歌最暢銷的詩人。
餘華出道早,餘秀華出道遲。很多人對餘秀華不屑一顧,其實大錯而特錯。出道幾年來的事實證明,餘秀華不但筆力沒有減弱,而且越來越強;不但僅僅寫詩歌,而且散文、小說也能拿得起放得下。
你可以詛咒餘秀華,她當然也可以反擊你。她原本就是一農村潑婦,也沒必要去裝斯文。她的天性她的真,你能學得來嗎?
餘秀華將來能走多遠,憑我的能力無法估量,也許她能走向世界,也許……諾貝爾文學獎願意向她招招手也未嘗不可。
-
3 # j星西x
餘秀華的詩,初看很刺激,在油膩膩的詩壇異軍突起,令人興奮一把;再看時,覺得像在哪裡讀過。
後來在顧城詩集裡看到了,餘秀華詩的結構原型。
一.
.請看之一,顧城的詩,門前
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餘秀華寫的 這樣就很好
某某某
就很好
某某某
就不壞
某某某
就安心
。
發揮得很好,重複了幾遍。
原詩請大家找找
內涵嗎?有對比才有鑑別。
二.
顧城的詩,冷峻,入骨,預示了他自己一生的命運。
餘詩,正是如此。
這個是她的生活本色,真實線上。
就是說,她是知行合一了,掌握了寫詩的秘訣
餘沒有告訴大家的秘密是,她是顧城的超級粉絲,可能也是她進階的秘訣。
說了,會掉價嗎?
三.
餘詩的美感
如果說殘酷是另類美感的話,是的。
在她的詩裡,讀得到張愛玲對
人性可怕的描述,
不是海子對農村 大地 麥子的歌頌
餘詩裡的鄉土氣息透出的是對自身的憤滿,周圍一切的怨氣,越是身邊的人,越仇恨;
現在,名氣有了,安排了正式工作,還是個官。可殘疾的根還在,被漠視嘲笑的陰影在。怨氣轉移到懟人,凡是有疑問、質疑的,都是敵人。
因為心性的池子就是這樣的。
其實,在另一個端頭,只要放鬆心態,就有新詩型別的可能出現,真正出現了,才是告別以往。
四.色解唐詩
在小學時,特別是在初中,語文老師講解課文時,總有搗蛋的男生把意思往下流話上面發揮,引起大傢伙鬨堂大笑,這個是環境影響。
沒想到,多少年了,在詩歌論壇再現了這一幕。
有些人就是喜歡,沒辦法。
應該是,沒有可以寫的了,情感枯竭,暫時的嗎?
五.葉公好龍
餘詩作為詩歌型別的一種,百花齊放,沒問題。
問題是,你很喜歡餘詩,你會向愛人推薦,並讀給她和自己的孩子聽嗎?
六.關於生命在作詩
餘詩的愛者,喜歡餘詩的最大理由就是她是用生命在作詩。
這個是真的。
好的詩,能夠打動人心的詩,必須是用生命書寫,起碼必須懂得用生命書寫。
因此可以反襯出,那些詩壇上,高高在上的屍體,就是紀念魯迅時所說的,有些人活著,其實是死了。死於安樂,死於供奉。
但願餘詩還有進步,剔除糟粕,勇於前行。
不管怎樣,餘詩總是一盞小小的火苗,剝開了庸俗的生活,
特別是她的愛情描寫,隱隱約約,半遮半掩,讓人想象。
-
4 # 鋸沫老樹的粉絲
自我提高學歷的時候寫畢業論文,我專門研究的餘華作品,論文大綱貼網上了,被某些網站盜走了,成佚名作者了。餘華的作品我研究過的,寫滿人間苦難,血腥,看了心理不很舒服,人在那樣的文字境況下不會產生悲天憫人的情懷,只有嚴酷的人群曾經存在的一些很血腥的生存狀況。讀了心理產生嚴重不適,但世界真的存在那樣的狀況,算對現實生活的一種客觀的批判。大作家當之無愧。作為論文研究之後說實在的,不想在看,忒殘酷。可是世界又何嘗不是如此!至於餘秀華,目前有太多搭她順風車的人,靠她名字增加流量,增加知名度。罵她的,捧她的,都在搭她的順風車。這就叫火。活的很真實的人,不懂在網路上掩飾自己的粗口,就如無法掩飾自身的殘疾,損益參半,她的詩是自己人生的體驗,很生活的體驗,善於調侃。她所面對的是個人要戰勝世俗對她殘疾的歧視,她要正視的是,不要用狗咬你,你就反咬狗的心態去公開暴粗,讓自己處於身份精神分裂的狀態。人們很難吧美好的詩人與農村潑婦身份交融在一起,可餘秀華做到了。所以從本質上餘華和餘秀華有什麼不同嗎?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都很能寫,一個作品很變態,一個心理被世俗逼得很變態。為社會吶喊的作品是有大格局的,徘徊在自己個人情懷裡的是小情調,只要有人喜歡就是好,就是成功的。餘秀華需要改了粗口,別自毀自滅。
回覆列表
從來沒有認為從來就不認為餘秀華是什麼作家,她的所謂的詩歌就是動物本能的嚎叫,你能說鬧貓是貓在作詩嗎?她是一種對性的渴望的哀嚎,餘華是對人的世界的生命意義的詮釋和探索,她與他不能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