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老李

    其實,孩子看似的內向可能只是表面,而真正的誘因可能與外部環境、生活習慣、孩子個人知識能力都息息相關,卻往往被家長忽視:

      1.家庭背景、教育方式

      其實,家庭背景和教養方式往往是造成內向性格的主要因素。

      如果爸爸媽媽是屬於較為冷漠、控制慾強的人,他們便深信假如要使孩子有高度的服從性,身為父母必須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換句話說,他們喜歡順從、依賴、乖乖聽話的孩子。

      甚至出於交友安全的考慮,在上學前,有小部分爸媽也不鼓勵孩子去結交其他的小夥伴,孩子的生活圈子只限於父母及家人。

      在缺乏與人溝通的環境裡成長的孩子,對於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說是知之甚少,社會交往使他們感到侷促不安,併力圖迴避。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見到陌生人會主動躲在爸媽背後的原因了。

      2.家庭環境的改變

      周圍的環境一旦改變,孩子需要對自己做出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

      比如對於搬家這件事,外向的孩子會很快適應新的環境,在新環境中表現得自由自在。而內向的孩子對新環境適應得慢一些,面對新的鄰居、新的小夥伴、新的電梯,甚至新的家庭成員(比如和爺爺奶奶一起住),他們往往表現出膽怯、活動性差等內向性格特點。

      而為了搬家、適應新環境而忙得夠嗆的家長,很可能忽視了孩子心理上的這個小小的變化,轉而在突然發現孩子內向時,問一句:“咱們孩子啥時候變得這麼內向了呢?”

      3.孩子個人知識能力未成熟

      簡單地說,孩子表現得內向,有時可能僅僅是因為對面對的事情沒有自信,沒有眼前這個新領域的知識技能儲備,害怕“出醜”被嘲笑。

      比如有的小女孩,唱歌畫畫時表現很好,可是盪鞦韆爬高時就很畏縮,這完全是與其學習經歷有關;如果她玩過一次鞦韆,又沒有因為失敗而留下任何心理陰影,那麼她自然會嘗試第二次,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新鮮感是很強的。再如有些數學好的孩子語文能力非常差,要他上臺演講,當然會膽小。

      家長不應處處以孩子膽小、內向來責罵孩子,這樣的判斷與定論太過草率,反而可能因為這句話而打擊了孩子,導致其真的處處膽小起來。

      內向不等於自閉,更不是自閉症,並不需要花大價錢請專業的心理醫生來治療,完全可以透過家長日常的引導而最佳化孩子的性格。

      因此,除了認清孩子為什麼會內向,我們還要識別出哪些情況是孩子內向的表現:

      ●喜好幻想

      ●缺乏自信與行動的勇氣

      ●喜歡有秩序的生活

      ●除了親密家人朋友之外,不願與他人隨便接觸

      ●對一般人顯得冷漠

      ●待人含蓄拘謹

      ●反應遲緩,敏感多思

      喜歡幻想也好,喜歡秩序也好,敏感多思也好,媽媽爸爸們可以看出,其實內向的孩子也是有很多優點的,這些優點與潛質甚至是很多成功人士必備的素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胡蘭成因為和張愛玲的愛情而成名,但他也是一名學者,我們應該如何評價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