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自歐洲的德國刀具在中國賣得很火,尤其是雙立人、三叉,還有WMF。在北京的幾個賣場(燕莎、賽特、百盛、崇光SOGO、藍島)都轉了轉,發現三叉和WMF都比較貴,一般都在1千以上,三叉一把15CM的小刀動不動就上千,沒有1千以下的。一問MM,說是鍛造的,一體成型的,純進口的。仔細看刀上面的銘文,有Solingen字樣,應該是德國貨了。WMF的大馬士革更是貴極,6千多,還是21CM的,暈!款式還很少,沒什麼挑選的餘地。轉過來再看雙立人的櫃檯,倒是很齊全,便宜的兩三百的都有,不過再細細觀察和厚著臉皮問MM,才知道現在的雙立人也有三種貨色:一類是完全德國雙立人原廠進口的,這個價格也很貴,18CM的牛刀也是一千多(看上去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普通的鋼片刀啊);第二種是中德合資的雙立人(上海)公司生產的,據說是德國鋼材德國工藝,最後在上海後期總成的,一般價格在400-600元;第三種就是雙立人的中國弟弟“單立人”了(商標圖案是一個人,比雙立人少一個人,很多消費者不注意這個區別),這種是完全在國內製造的,中國公司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價格很便宜,一般在300元以下,有的甚至100多。再三追問之下,一個MM間接承認,後一種“單立人”完全就是從頭到尾的國貨。難怪啊!除了這三個牌子的,還有什麼美國的“鵝媽媽”、義大利的什麼“菲姐”,還有一個做得很厚重的OQCOC(不太準確),再有就是什麼香港的家能,這幾個牌子也有廚刀賣,不過其工藝實在不敢恭維,那個“鵝媽媽”的刀有的連刀把的膠木都開裂了(在SOGO和崇文新世界都有發現),MM解釋說是北京太乾燥了。可笑!膠木是耐乾溼的,只有鉚接有問題,張力過大才會裂的,再一看產地――廈門。猶豫了好久,最後一把也沒買(真後悔當初沒在德國買上幾把)。為什麼?貴倒是其次,關鍵是MM們的推銷實在讓我不放心,舉一個例子,是“雙立人”的,MM都是這麼介紹的:1,世界上最好的德國鋼鍛造的;2,雙立人獨家專利技術的“冰鍛”工藝;3,刀刃永遠免磨(永久鋒利)。各位,好在我還有一些金屬加工的知識,幾個反問過去,就把她們問得啞口無言了:什麼是鍛造?什麼是大馬士革?什麼是冰鍛?真有終身免磨的刀嗎?哈哈,幸虧我不是跟她們搶飯碗,點到就算了。真不明白,就這樣一問三不知的MM,居然還信誓旦旦地鼓譟種種優點,賣那些動輒幾千元的商品,是老闆太矇事?是商場太糊塗?或是故意製造什麼噱頭來糊弄消費者?搞不懂,就這水平還有人買嗎?求證MM(其實也是白搭),回答都說很好賣啊,一天好幾十把呢。真的?只能說中國消費者――“牛”!其實,這些牌子中,真正專業做刀的,就只有“雙立人”和“三叉”,其他的要麼是專業生產鍋具(WMF,德國造鍋的第一,還有就是菲士樂,也是專業造鍋的),要麼就是國際上二三流的牌子,有的甚至根本上就是半路出家的本土貨,不過是起了拼音字母的名字,搞得咱華人以為是什麼國際品牌(就跟大名頂頂的“歐典”地板一樣)。可惜的是,不知道什麼緣故,在德國老老實實做刀的“雙立人”到了中國,卻拼命做起鍋來了(俺在德國可從來沒看見過什麼雙立人的鍋),成了什麼全能專家(大概這就是本土化吧),而那些一溜的中式廚刀,一看就是單一鋼材製作的鋼片刀(刃芯和刀側、刀背全部就是一塊片鋼),難怪MM說,如果刀刃曲了,可以拿來重新開刃,只有“雙立人”才能這樣,其他牌子的遇到這種情況刀就廢了。我的天,她居然把這個解說成了“雙立人”的優點!那麼,按這個邏輯,國內所有廠家生產的刀都可以做到這點,因為他們都是單一的鋼片刀。注意,只有真正的鍛打的夾芯鋼,如果刀刃曲得嚴重了,就有可能不能在重新開刃了。你說,荒不荒唐?就這樣的水平,居然在京城所謂著名的賣場裡面賣所謂的國際品牌!難怪,這樣的賣家要把中國的消費者訓練成世界上最專業的消費者!其實,我們的東鄰――日本,就是一個盛產刀具的國家,和德國比起來,其歷史、文化和工藝水平,甚至超過德意志的,只不過,可能是因為民族情感,很多人不願意去了解和承認這一點的(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又大張旗鼓地購買使用什麼東姿、松下、日立、索尼、本田、豐田、三菱、夏普?不少人甚至以此為炫耀?)。筆者以為,就事論事地說,日本的刀具水平是在德國之的,有這麼幾點可以依據:1,日本是當今冶金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目前最常用的二十多種刃具鋼中,日本研製出來的就多達十一種,其中,象什麼AST系列、AUS系列、VG系列高階刃具鋼都是日本研製出來的。有這麼發達的基礎工業,沒有理由不相信生產不出好的刀具。2,日本的制刀歷史十分悠久。雖然,日本在刀具製作技術上曾經是中國的學生(唐朝時期),但由於善於學習和創新,到了宋代,日本的刀具水平就遠遠超過了中國,以至於到明朝抗倭戰爭中,由於明刀難以抵抗倭刀,戚繼光不得不從日本進口了一批武士刀,用以研究和仿造。3,特有的武士文化,使全國上下都有廣泛的刀文化基礎。在今天的日本,手工的刀具製作技術和方式被作為傳統給刻意保留下來,全國每年都要舉行匠人制作比賽,評選優秀的刀具作品,而制刀師也廣泛地受人尊敬。4,先進的金屬加工工藝和質量管理系統,使日本刀具的品質都十分優異,斷不會出現那種裂柄的現象。正因如此,日本現在是刀具出口的第一大國(而不是德國,儘管德國的出口量也很大),而且主要是出口到歐洲北美。據我所知,日本的著名刀具品牌也遠比德國多,不下十幾種。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比較一下德國刀和日本刀的優劣或者特點?希望有這種興趣和愛好的朋友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下面是搜到的幾張美圖,供大家欣賞。
現在來自歐洲的德國刀具在中國賣得很火,尤其是雙立人、三叉,還有WMF。在北京的幾個賣場(燕莎、賽特、百盛、崇光SOGO、藍島)都轉了轉,發現三叉和WMF都比較貴,一般都在1千以上,三叉一把15CM的小刀動不動就上千,沒有1千以下的。一問MM,說是鍛造的,一體成型的,純進口的。仔細看刀上面的銘文,有Solingen字樣,應該是德國貨了。WMF的大馬士革更是貴極,6千多,還是21CM的,暈!款式還很少,沒什麼挑選的餘地。轉過來再看雙立人的櫃檯,倒是很齊全,便宜的兩三百的都有,不過再細細觀察和厚著臉皮問MM,才知道現在的雙立人也有三種貨色:一類是完全德國雙立人原廠進口的,這個價格也很貴,18CM的牛刀也是一千多(看上去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普通的鋼片刀啊);第二種是中德合資的雙立人(上海)公司生產的,據說是德國鋼材德國工藝,最後在上海後期總成的,一般價格在400-600元;第三種就是雙立人的中國弟弟“單立人”了(商標圖案是一個人,比雙立人少一個人,很多消費者不注意這個區別),這種是完全在國內製造的,中國公司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價格很便宜,一般在300元以下,有的甚至100多。再三追問之下,一個MM間接承認,後一種“單立人”完全就是從頭到尾的國貨。難怪啊!除了這三個牌子的,還有什麼美國的“鵝媽媽”、義大利的什麼“菲姐”,還有一個做得很厚重的OQCOC(不太準確),再有就是什麼香港的家能,這幾個牌子也有廚刀賣,不過其工藝實在不敢恭維,那個“鵝媽媽”的刀有的連刀把的膠木都開裂了(在SOGO和崇文新世界都有發現),MM解釋說是北京太乾燥了。可笑!膠木是耐乾溼的,只有鉚接有問題,張力過大才會裂的,再一看產地――廈門。猶豫了好久,最後一把也沒買(真後悔當初沒在德國買上幾把)。為什麼?貴倒是其次,關鍵是MM們的推銷實在讓我不放心,舉一個例子,是“雙立人”的,MM都是這麼介紹的:1,世界上最好的德國鋼鍛造的;2,雙立人獨家專利技術的“冰鍛”工藝;3,刀刃永遠免磨(永久鋒利)。各位,好在我還有一些金屬加工的知識,幾個反問過去,就把她們問得啞口無言了:什麼是鍛造?什麼是大馬士革?什麼是冰鍛?真有終身免磨的刀嗎?哈哈,幸虧我不是跟她們搶飯碗,點到就算了。真不明白,就這樣一問三不知的MM,居然還信誓旦旦地鼓譟種種優點,賣那些動輒幾千元的商品,是老闆太矇事?是商場太糊塗?或是故意製造什麼噱頭來糊弄消費者?搞不懂,就這水平還有人買嗎?求證MM(其實也是白搭),回答都說很好賣啊,一天好幾十把呢。真的?只能說中國消費者――“牛”!其實,這些牌子中,真正專業做刀的,就只有“雙立人”和“三叉”,其他的要麼是專業生產鍋具(WMF,德國造鍋的第一,還有就是菲士樂,也是專業造鍋的),要麼就是國際上二三流的牌子,有的甚至根本上就是半路出家的本土貨,不過是起了拼音字母的名字,搞得咱華人以為是什麼國際品牌(就跟大名頂頂的“歐典”地板一樣)。可惜的是,不知道什麼緣故,在德國老老實實做刀的“雙立人”到了中國,卻拼命做起鍋來了(俺在德國可從來沒看見過什麼雙立人的鍋),成了什麼全能專家(大概這就是本土化吧),而那些一溜的中式廚刀,一看就是單一鋼材製作的鋼片刀(刃芯和刀側、刀背全部就是一塊片鋼),難怪MM說,如果刀刃曲了,可以拿來重新開刃,只有“雙立人”才能這樣,其他牌子的遇到這種情況刀就廢了。我的天,她居然把這個解說成了“雙立人”的優點!那麼,按這個邏輯,國內所有廠家生產的刀都可以做到這點,因為他們都是單一的鋼片刀。注意,只有真正的鍛打的夾芯鋼,如果刀刃曲得嚴重了,就有可能不能在重新開刃了。你說,荒不荒唐?就這樣的水平,居然在京城所謂著名的賣場裡面賣所謂的國際品牌!難怪,這樣的賣家要把中國的消費者訓練成世界上最專業的消費者!其實,我們的東鄰――日本,就是一個盛產刀具的國家,和德國比起來,其歷史、文化和工藝水平,甚至超過德意志的,只不過,可能是因為民族情感,很多人不願意去了解和承認這一點的(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又大張旗鼓地購買使用什麼東姿、松下、日立、索尼、本田、豐田、三菱、夏普?不少人甚至以此為炫耀?)。筆者以為,就事論事地說,日本的刀具水平是在德國之的,有這麼幾點可以依據:1,日本是當今冶金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目前最常用的二十多種刃具鋼中,日本研製出來的就多達十一種,其中,象什麼AST系列、AUS系列、VG系列高階刃具鋼都是日本研製出來的。有這麼發達的基礎工業,沒有理由不相信生產不出好的刀具。2,日本的制刀歷史十分悠久。雖然,日本在刀具製作技術上曾經是中國的學生(唐朝時期),但由於善於學習和創新,到了宋代,日本的刀具水平就遠遠超過了中國,以至於到明朝抗倭戰爭中,由於明刀難以抵抗倭刀,戚繼光不得不從日本進口了一批武士刀,用以研究和仿造。3,特有的武士文化,使全國上下都有廣泛的刀文化基礎。在今天的日本,手工的刀具製作技術和方式被作為傳統給刻意保留下來,全國每年都要舉行匠人制作比賽,評選優秀的刀具作品,而制刀師也廣泛地受人尊敬。4,先進的金屬加工工藝和質量管理系統,使日本刀具的品質都十分優異,斷不會出現那種裂柄的現象。正因如此,日本現在是刀具出口的第一大國(而不是德國,儘管德國的出口量也很大),而且主要是出口到歐洲北美。據我所知,日本的著名刀具品牌也遠比德國多,不下十幾種。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比較一下德國刀和日本刀的優劣或者特點?希望有這種興趣和愛好的朋友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下面是搜到的幾張美圖,供大家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