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尋根拜祖
-
2 # 浮生半壺酒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決定六國命運的大戰,秦趙兩國都動用全國的兵力,兩者可謂勢均力敵,趙國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軍事實力大增,滅中山,破林胡、樓煩。強盛一時,而秦國從商鞅變法開始,歷孝公、惠文王、武王擴充套件了大片疆土,基本上把六國打了個遍,以至於除趙國外沒有一國能單獨與秦國分庭抗禮,而趙國敗於長平,自此以後更是沒有一國有實力能單獨對抗秦國。
而假如長平之戰秦國戰敗(這種機率我認為很小),會出現什麼情況呢?首先我認為趙國即使贏了戰爭,也會陷入國疲民乏的狀態,兩國都動用了大量士兵,趙國至少45萬,秦國差不多有五六十萬,這麼多的人,糧食都是大問題,而趙孝成王最初任用廉頗為將,廉頗採用防守的策略,與秦軍對峙,而這很考驗兩國的國力,趙國在對峙的幾個月裡便出現缺糧狀況,而秦國雖戰線過長但人家國土面積大,國力強,耗得起,而趙國耗不起(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看熱鬧),這也是趙國失敗的主要原因,趙王覺得糧食消耗太大根本耗不起,因此不贊成廉頗的守勢,採用趙括的進攻策略,想盡快結束戰爭,而長平之戰秦國也是慘勝,趙國死了四十五萬人,而秦國也傷亡過半(大約三十萬人),而根據真實的歷史,長平之戰後秦王雖想擴大戰果,發動了一系列戰爭,但不如人意,此後秦國確實減少了對六國的進攻(休養生息,聚集實力),主要還是長平之戰中秦國國力損耗也相當嚴重,因此趙國即便獲勝,其國力損耗只能比秦國更大,此後不經過幾年恢復很難發動大的戰爭。
而假如秦國戰敗,我覺得六國將會出現一段平衡期,秦國不經幾年恢復很難有大的動作,而趙國會獲得六國的領主權,但趙國此時也是空有架子了,六國可能會重新聯合攻秦,而秦王也會派人離間或威脅,總之秦國會採用守勢(可能會退守函谷關),蓄勢待發,但也不排除秦昭襄王重新發動軍隊與趙國一較高下,因為秦國的實力畢竟很強(從商鞅變法到長平之戰時近百年),而六國的聯合攻秦也會不了了之,總之,六國會陷入一種平衡。
歷史不容假設,趙國其實很難取勝,看似趙國胡服騎射,國力變強,但與秦國的商鞅變法比,還差很多,首先胡服騎射比商鞅變法晚了將近半個世紀,且商鞅變法涉及面廣且改革很深,而胡服騎射只是單純增強軍事實力。此外國力方面,趙國更是沒法與秦國比,秦國的國土面積與制度優於趙國,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就是獎勵耕種,獎勵戰功,而對於很多秦華人來說(大部分是平民),想要獲得土地、爵位只能靠軍功,把秦國打造成一個戰爭機器。除此之外,兩國的國君才智也相差很大,長平之戰時正是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其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間極大地削弱了六國實力,奠定了秦國統一六國的重要基礎。而趙孝成王連一個廉頗也不信任,怎能取勝。
-
3 # 立志成蟲
長平之戰過了大約3年的時間,秦軍慘敗於邯鄲之戰,30萬秦軍被打的大崩潰,不提傷亡損失慘重,居然還有萬餘秦軍投降!這是自“商鞅變法”後從來沒有的事兒!秦軍被迫向西退縮回函谷關據險而守,包括長平在內的上黨地區再次易手,被趙國收回去了。邯鄲之戰是載入史冊的事實,如果秦軍敗於長平之戰,結果也不過是向西退縮到函谷關,趙軍的實力此時也是強弩之末奈何不了函谷關天險。秦軍至少需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來恢復元氣,趙國也是一樣,無力再戰需要修養生息,天下相對會太平幾年的
回覆列表
關於長平之戰的歷史真相,其實一直存在爭議,時間、雙方傷亡人數,都說不大清楚,我們只能按傳統觀點談論這件事。如果從客觀條件看,秦國沒有贏的可能,但結果恰恰是秦國贏了,這說明,秦國有立於不敗之地的本錢,所以秦國即使失敗了,也不是世界末日,昭襄王需要的無非就是一段時間的療傷而已。
一、趙國為什麼會敗其實,按邏輯推理,趙國沒有失敗的理由,兵強馬壯、以逸待勞、名將領銜、堡壘堅固。就這幾條優勢,愁,就能把秦華人愁死!那麼趙華人到底為何失敗呢?原因無非如下幾點:
1.最直接的原因是軍事指揮失誤,被紙上談兵的趙括誤了國
這個理由不詳述。
2.隱藏的原因是趙國政治環境的惡劣
一個讓秦華人愁得想撞牆的廉頗,為什麼就得不到信任。其背後反應的是,趙國上層政治環境的腐敗與墮落,不光是趙孝成王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朝政環境的問題。戰爭是政治的外在表現,腐朽的政治,怎麼可能保證戰爭的勝利?
有人說,假如換上的是李牧會怎樣?結果也是一個樣,秦華人能拿下廉頗,就沒辦法對付李牧?
3.根子上是趙國對天下形勢的錯誤判斷
長平之戰本來就是引火燒身的事,趙國不能正確認識形勢,貪圖眼前小利,想不勞而獲,獲得上黨郡,結果惹禍上身。
不是說趙國應該面對南韓的被動挨打,作壁上觀。趙國可以援助,可以連橫抗秦,而不是因為貪圖別人的土地捲入戰爭,這種行為連可能的南韓這個盟友都會失掉。所以,當自己被動挨打時,別人觀望也只能自認倒黴。
二、秦國立於不敗之地的資本秦國能統一六國,就是因為他們有一個立於不敗之地的資本——國家體制,即商鞅變法留下寶貴遺產。
秦國的強大,自秦孝公的商鞅變法開始,他們由此建立了一個先進的國家體制。這個體制經歷秦孝公、惠文王,到昭襄王,已經發揮出其巨大推動作用,六國之敗亡就是亡於體制的落後。
從這個角度說,一場戰爭的失敗,對秦國來說只是“表”,它經得起,它的體制保證了它有足夠的修復能力。但對趙國來說則不然,那將是致命的打擊!
回到題幹,假如秦國真的失敗了,秦國也不會是滅頂之災,無非是損失了十萬左右的軍隊,秦國可以扛得起。我覺得接下來秦昭襄王只需做兩件事就可以了:
一是從政治上安撫六國,不讓連橫策略對秦國起到實質性傷害。我覺得以當時的形勢,他不難做到。
二是修養身息,讓自身的造血功能儘快修復戰爭的創傷,等時機,再次放狗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