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蔣閒言
-
2 # 阿娥你好
首先,和孩子的溝通,12歲之前是相對容易的。因為在此之前,孩子接觸到的世界基本是由家長提供的。
孩子在幼年、童年時期因為無知和弱小,會依賴、信任照顧他們的人,是自然規律。
所以,12歲以前和孩子建立起互相信任、親情緊密的關係最容易。
如果過了12歲,隨著生活圈子的擴大,孩子的視野開闊了,對世界的解讀和應對有了獨立見解,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心中還沒建立起威信,那麼溝通不暢是必然的。
其次,想要和孩子建立起期望中的關係,家長需要學點心理學。
無論和誰建立一段良好的關係,都需要了解對方的情緒,瞭解對方的需求,這個理論適用於所有關係,小到家裡的寵物,大到朝夕相處的家庭成員,
十五、六歲已經不小了,ta的性格雛形初步形成,沒經過現實打磨的想法肯定是不成熟的、稚嫩的,但也是極具個性的、好壞參半的。
在不瞭解也無法理解孩子的家長眼裡,會認為是任性、叛逆、不懂事的表現。
最後,想收穫知禮懂事的孩子,家長得先學習做合格家長,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
當然,越早越好。
孩子能聽進家長的教誨緣於信任和尊重,發自內心的接受家長的建議也是緣於信任和尊重。
“信任、尊重”就四個字,需要家長付出的不僅僅是心血,更多的是智慧。
短短的幾百字回答是無法解決這些根深蒂固、沉年淤積、五花八門的問題的,總結一下,想改善和一個人的關係,積極瞭解對方,尋求雙方的交集很重要,一味的抱怨指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以上僅供參考。
-
3 # 白沙踏歌隊
停止寵愛,父母自己要懂事,孩子才能懂事呀。
教育孩子懂事,很多父母其實都知道,就是做不到,下不勒手,自己孩子不好管。
為什麼孩子不懂事,任性,父母忍受不了,孩子而不自覺?
現在青春期的孩子,自己很有思想,父母的話從來就沒停過,也不想聽。
看不慣,管不了,又放不了手。
初中到高中的孩子,還沒有自養能力,也不懂得時事,但是往往有自己想法和行為,不願意聽從父母。
-
4 # echo小茵茵
從小被包辦,並不是因為孩子沒想法,而是成年人並不願意相信孩子,而剝奪了孩子獨立自主的權利,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實則是毀了孩子。
等到孩子長大了,又轉過頭來抱怨孩子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並不是沒有,而是之前有獨立思考的時候都被成年人打壓下去了。
一方面要求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聽話懂事,不覺得很矛盾嗎?時代是不斷髮展的,我們自己父母那一輩的很多觀點早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我們的很多舊有認知其實也並不適合去指導孩子。未來是屬於孩子的,不是我們能夠有能力預測到的。
很多家長就是太在意自己的權威地位有沒有坐穩,控制慾太強,希望孩子樣樣都能順從,都能聽自己的,而孩子自己的感受如何,他究竟生活的快樂還是不快樂家長其實是不在意的。
我的心理醫生朋友說近些年物質生活好了,反而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的機率大幅提升,因為物質生活好了以後,家長們就把全部的眼光都放在讓孩子去追求所謂的成功上,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還不自知。青少年的心智本來就還處在發展中,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援,而不是重壓。家長們不要折斷了孩子的翅膀還怪孩子不會飛。
-
5 # 巧妙媽育兒
其次,思想上要做好準備,準備迎接挫敗的準備。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孩子的培養是個慢活,也是一件必須長期堅持的事。十幾年養成的習慣,可不是說變就會變的。
最後,放平心態,因為孩子的今天是曾經的養生育方式造成的果。
想讓孩子有所改變,個人認為不是讓孩子聽話,而是讓孩子懂得感恩,讓孩子擁有責任心。
1.讓孩子懂得感恩。
在孩子前十七年,都是家長圍繞孩子在轉,孩子做得最多的是接納愛,而沒付出,也許有付出,但被家長的過度關愛所阻止,慢慢孩子就不再付出。所以,從現在開始,要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那怕有一點點感恩的舉動就要表揚強化。然後創造機會讓孩子感恩養育者,比如母親節、父親節、父母的生日,長輩的生日等有意識的引導孩子主動問候、準備小禮物。
2.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參與家庭事務的管理。
我最常用的建議就是:父母把本月的收入,以及家庭開支告訴孩子,讓孩子參與家庭計劃,這樣做,可以讓孩子瞭解父母掙錢的辛苦,會體貼父母,同時學會規劃生活。
3.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4.激發孩子的內在驅動力。
暫時放下對孩子未來的思考,而關注孩子當前的興趣。從孩子喜歡的事去支援、鼓勵,讓孩子一步步取得成績。隨著孩子自我價值感的提升,他對生活的積極就會提高。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調整孩子的狀態,首先得改變家庭教育方法,育兒先育己,看一些心理學書籍,把握孩子的心理狀態,再適時引導,孩子自然會轉變。祝好!
被家中的人慣得
現在很多十六七歲的孩子從小事事都被父母老人包辦代替,該想的父母都為他們想到了,該做的父母都為他們做到了。這些孩子喪失了思考能力,沒有前進的目標,也不去想怎樣才能成功,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怎樣才能讓這樣的孩子快點長大?懂事起來呢?
回覆列表
一般任性的孩子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好,或者是家庭條件很差的兩個層面所產生的。先說家庭條件好的,從小就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蜜罐子裡,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傲慢的目中無人,凡事大公子,大小姐的作派,出手闊綽,辦事不計後果。貧困孩子家的家庭條件不好,他們的任性是一種孤僻的,自卑的任性,有一股嫉富的怒火,甚至也看不起自己的父母。總想長大的一天,要做人上人,高高在上。他們往往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生活能力極強。對於以上兩種家庭的孩子,家長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無論在學習上,生活上,還是日常朋友的交往上拿他們當做朋友,多帶他們串個門子,走親訪友,尊重他人,禮尚往來,實施引導,迴歸開闊的大自然。使他們懂得人與人之間沒貧富貴賤和高低之分,尊老愛幼,尊師重禮才是人的本分,這樣就能慢慢的把尊重別人,等於是尊重自己的種子植入他們的心中。任何時候都要相信,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稱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