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陶短房

    梅早在1997年即成為保守黨國會議員,2002年7月就任保守黨主席,2010年以“影子大臣”身份出任卡梅倫(David Cameron)內閣婦女與平等大臣,同時兼任內政大臣(2012年9月4日後僅任內政大臣)。作為卡梅倫內閣的重臣,在2015年保守黨在選舉中獲勝並單獨組閣後,她本應在此後5年內滿足於一個“主要配角”的身份輔佐卡梅倫。

    沒想到卡梅倫被“蘇格蘭統獨公投”和2015年選舉的成功所鼓舞,草率地於2016年提前發起“6.23”脫歐公投,希望像“蘇格蘭統獨公投”那樣,用民調這種“選舉民主最高形式”的結果,一勞永逸地堵住“脫歐派”的嘴。結果錯估形式的卡梅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統獨公投”的結果,“脫歐派”以51.89%的得票率險勝,玩火自焚的卡梅倫翌日即宣佈辭職,把“鍋”甩給了亂作一團的保守黨諸人。在保守黨黨領遴選中,原本呼聲最高的約翰遜( Boris Johnson)因意外半途退選,進入第三輪的變成了兩位女將——特蕾莎.梅和時任能源事務大臣利德索姆(Andrea Leadsom)。正當人們期待一場“迷你脫歐公投”(利德索姆是脫歐派而梅是留歐派)之際,利德索姆認為自己勝算有限主動退出,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梅於7月11日自動當選保守黨領袖,並在兩天後照慣例被任命為英國首相。

    2017年提前舉行(英國立法選舉5年一屆,正常應在2020年5月第一個星期四舉行,但如獲得下院2/3同意可提前於該日期前任何一日舉行)的英國立法選舉中,保守黨獲得317席,較2015年減少13席,未能達到單獨組閣的最低限326席,不得不和獲得10席的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結盟,從而確保組閣成功,特蕾莎.梅也得以繼續留任首相。原本,她的首相任期至少可以延續至2022年5月5日,即本屆議會的任期截止日。

    但正所謂“成也脫歐、敗也脫歐”,特蕾莎.梅之所以半途由“配角”升格為“主角”,臨危受命,正是因為需要她揹負起“協議脫歐”這個艱鉅的使命。

    之所以說艱鉅,是因為英國長期在歐盟扮演“特殊成員”,早已激起眾怒,絕大多數歐盟國家希望藉此次英國自己“公投脫歐”的良機,早早讓這個“特殊成員”從歐盟“好走不送”,而在英國甚至保守黨內部,“二次公投派”(主張再來一次公投推翻脫歐決定,從而讓英國繼續留在歐盟內)和“硬脫歐派”(主張不管達成協議與否都要儘早脫歐)針鋒相對,站在“軟脫歐”(承認公投結果強調脫歐不可逆,但“應該達成協議再脫歐”)立場上的特蕾莎.梅左右為難,受盡了夾板氣。

    2018年7月6日,特蕾莎.梅拿出自己煞費苦心、不惜代價草擬的、長達120頁的“跳棋計劃”(Checkers Plan),作為英國推動“軟脫歐”的綱領,結果導致包括時任外相約翰遜和時任內閣脫歐事務大臣戴維.戴維斯(David Davis,)等的辭職抗議,也導致反對黨工黨等“二次公投派”的趁火打劫。

    11月25日,飽受夾板氣之苦的特蕾莎.梅使勁渾身解數,終於和歐盟達成了“協議脫歐”的共識,這份協議包括長達22頁的宣言和長達585頁的最終協議文字,在特蕾莎.梅看來,兼顧了英國和歐盟、英國“硬脫歐派”和“二次公投派”的利益,是一份可以也只能接受的協議。

    然而在黨內外“二次公投派”和“硬脫歐派”作梗下,脫歐協議草案戲劇性地在英國議會四次闖關失敗(2019年1月15日432票反對,202票贊成;2月14日203票反對,258票贊成;3月12日391票反對,242票贊成;3月29日344票反對,286票贊成),儘管第一次公投後特蕾莎.梅內閣在議會擊敗了反對黨提出的內閣不信任案,儘管她在3月29日表決前孤注一擲地喊出“只要協議透過我立即辭職”的承諾,以圖激發黨內凝聚力,但一切都無濟於事。

    5月23日,英國舉行了歐洲議會選舉前最後一次Telegraph polling analysis民調,結果令躊躇滿志、自以為“二次公投一定能吃上後悔藥”的“留歐派”大跌眼鏡:由“脫歐派”干將法拉奇(Nigel Farage)新組建僅一個月的“英國脫歐黨”意外獲得32%的支援率高居第一,工黨和自由黨兩個“反脫歐”政黨分別獲得26%和15%的支援率(都較前有一定滑落),列第二和第三位,身為英國執政黨的保守黨竟只獲得9%的支援率,恥辱地列第四位,僅比列第五位的綠黨(7%)略高(在另一些口徑的民調中保守黨支援率甚至比綠黨還低,列第五位)。這一恥辱性結果摧毀了保守黨內殘存的最後一點共識,和梅首相僅有的一點信心和執政基礎,當晚,一貫支援她的議會關係大臣裡德森(Andrea Leadsom)宣佈辭職,這成了壓垮特蕾莎.梅的最後一根稻草——翌日,她便正式宣佈將辭職。

    在辭職演講中,她感謝了“給予自己為英國民眾效勞機會”的選民,同時對“未能帶領大家完成脫歐程式”表示遺憾。

    幾天後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結果證明,5月23日的民調並非“測不準”,而是非常準確地反映了英國現實民意力量對比: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仍是英國脫歐黨,高達33%,自由黨21%列第二,工黨15%列第三,綠黨12%列第四,保守黨又獲得了一個醒目的9%,忝列第五。議席方面,保守黨僅當選3人,還不到脫歐黨當選人數(28人)的1/9,與之相比,自民黨贏得15個(增加14席),工黨10個(減少20席),綠黨7個(增加3席)。

    很顯然,特蕾莎.梅還是明智的:她終於明白,夾在“硬脫歐派”和“二次公投派”之間完成她所謂“軟脫歐”的“跳棋計劃”,是何等不切實際,最終她選擇步其前任卡梅倫後塵,把卡梅倫扔給她背的鍋,又扔給了尚不知是何許人也的下一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市面上最珍稀名貴的木頭是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