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間晴雨表

    光棍一詞,首先要弄清楚何為光棍。按常理說光棍就是沒有枝葉的一根木條,可在人的身上是不會長木條的。既然對人用了這個詞,並且還是專對到了婚齡而還是獨身的人也是最洽當和最形象的。試想一個無奈獨身的男人到了晚上該是什麼感覺?一根光棍沒有地方靠又是什麼滋味?所以社會要多關心他們,要讓他們享受人情溫暖,和睦家庭,讓每一根光棍都能挑起愛的火焰。

  • 2 # 明離子

    其實“光棍”在北宋就已經有了,當時是個非常壞的含義,基本上是耍流氓、偷雞摸狗和不講誠信的意思。

    比如從事詐騙、販賣人口等惡人,便被罵作“光棍”,過街老鼠一般的人。

    再到後來,光棍一次開始成了流氓罪的典型,那個時候“光棍”不僅指男人,還指違背道德私通的女人,這些男女一般都會被稱為光棍。

    《大清律》裡有一條“光棍例”,說的就是流氓罪。

    但是到了民國,光棍一詞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變成了現在廣泛應用的含義,那就是單身的男子。

    民國時期的《俗語考原》就明確了“光棍”的含義:

    “今俗亦以無妻之獨夫,謂為光棍漢。”

    還有人解釋說:“棍者,男根也,估無妻之男為‘光棍’。”

    但到了現在,“光棍”也不再只特指單身男子,連單身的女孩也自稱為“光棍”。

    這大概就是關於“光棍”一詞的前因後果。

  • 3 # 綜藝線上

    其實光棍一詞也是有很長的歷史淵源的,昨天沒查資料,不敢貿然回答,今天就講一下關於光棍的歷史。光棍一詞出現大約在700多年前的宋元時期,當時光棍的意思與現在不同,正史中沒有太多記載,主要在元代的戲曲中有所體現,奸詐的流氓、無賴都可以用光棍形容。 明代四大奇書之一的《金瓶梅》,這本書並不輸四大名著,雖有那部分內容,不看就好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就好了。其中這本書記載:“那時宋時謂之‘搗子’,今時俗呼為‘光棍’是也。”在《水滸傳》中也稱呼地痞流氓為“搗子”。到了宋朝末年,光棍一詞的出現逐步替代了搗子一詞。在明清時期,光棍一詞不僅在戲劇小說中大量出現,而且已經正式進入了明清律例條文之中,成為了法律名詞,例如聚眾鬧事、敲詐勒索、強姦非禮、拐騙婦孺等等,都可以以光棍來判刑,也就是說,明清時期光棍是一類犯罪的統稱。到了民國初年,地痞流氓這種詞彙已經用的更為廣泛,沒必要用光棍來形容了,而那些流氓大多沒有物件,那光棍也就開始成為單身人士的稱呼。國學大師章太炎曾在《新方言》裡說:現在的人,把那些沒有成家的人,稱之為光棍。”就這樣,光棍的現代意義就已經完全取代了光棍原來“流氓地痞”之意,讓光棍成為了一箇中性詞,光棍也就成為了專門指代單身人士的中性詞,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 4 # 字本論

    “光棍”一詞,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用來指稱到了或者過了結婚年齡而沒有結婚的成年男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本來指稱男性的“光棍”也開始指稱女性了,正所謂男女在這方面也實現了平等,哈哈!那麼,“光棍”一詞是怎麼產生的呢?下面我們還是來扒一扒這個詞吧。

    說“光棍”之前,我們先說說“棍”

    “棍”最初就是一個棍子,後來由“棍子”開始指稱一些品行不端的人。這是怎麼回事呢?據清代的《清稗類鈔·棍騙類·善棍》載:

    “俗稱無賴之徒曰棍徒,又曰地棍,又曰土棍,亦曰痞棍。蓋俗以棒為棍,狀其兇惡,如以棒擊人也。其名所由其,則源於李紳《拜三川守詩序》,謂‘閭巷惡少年,免帽散衣,聚為群鬥,或差肩追繞擊大球,裡言謂之打棍,士庶苦之’云云。是則凡得惡名者,始可曰棍,……”。

    透過以上記載可知,這指稱惡少年的“棍”字原來跟木棒有關。一群少年每天無所事事,玩耍一種“擊大球”的運動,這種運動大概就類似於曲棍球吧。普通人對這種運動深惡痛絕,認為這群人所作的運動就是“打棍”,並以此稱他們為“打棍”。由此“棍”便與讓人討厭的人聯絡到了一起。這只是一種說法,以便參考。

    “光棍”一詞當產生於元代

    據文獻資料顯示,“光棍”一詞應產生於元代中後期。元代之前的資料中還未發現“光棍”一詞,也沒有用“棍”作為構詞語素來稱呼流氓無賴的詞。在元代早期的作品中,出現了“棍徒”一詞,而且是口語詞,但早期還不見“光棍”一詞。

    “光棍”一詞在元代中後期的雜劇中出現數次。例如:

    《東堂老勸破家子弟》:俺們都是讀半鑑書的秀才,不比那夥光棍。《鄭月蓮秋夜雲窗夢》:張媽媽,俺這妮子纏光棍,不掙錢。

    以上元雜劇作品中的“光棍”皆指賴皮、地痞和流氓。以後在明代的文學作品中,“光棍”的使用頻率就越來越高了。但是意義基本保持了元雜劇中的意義,如:

    《初刻拍案驚奇》:那太守就大怒道:“這一班光棍奴才,敢如此欺公罔法。”《牡丹亭》:一發中他計了。叫中軍官暫時拿下那光棍。逢州換驛,遞解到臨安候者。“光棍”的三個意義

    “光棍”一詞產生以後,後來發展演變後形成了三個主要義項:第一,指稱流氓地痞之類的人。此義也是“光棍”的原始義。第二,指稱單身漢。該義項大概始於明代,如《醒世姻緣傳》:“試看此折姻緣譜,禍患生來忒殺奇。伸伸舌,皺皺眉,任教鎮世成光棍,紙帳梅花獨自棲。”第三,指稱好漢,聰明人。此義多見於方言,如“光棍不吃眼前虧。”

    “光棍”發展到今天,只有第二個義項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通行使用,第三義項只見於個別方言中。

    總結

    “光棍”一詞,產生於元代,最初意義為流氓無賴,明代出現“單身漢”之意。“光棍”後來發展為三個義項,至今現代漢語普通中只保留“單身漢”一個義項。“光棍”現在男女通用了。

    參考文獻:

    1. 高雷,《話說“光棍”一詞》,《群文天地》,2011年6月。

    2.周曉彥,《社會語言學視域下“光棍”詞義的嬗變》,《漢字文化》,2015年6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或者談戀愛,女性該找大叔還是小鮮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