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東散人
-
2 # 盧卡斯文森特
因為這裡邊包含了長平19萬軍民 他們先投趙後投秦最後又反秦 被白起認為不值得信任 除此之外還有趙括上任帶來的二十萬 戰後這些人全被坑殺 前期陣亡的沒算到四十萬裡邊 殺戰俘還好些 殺平民可就過分了 白起自殺前也在懺悔
-
3 # 玄音上人
戰期本來就長,後勤吃飯是個問題。趙國士兵吃飯糧食哪裡來?還有白起的戰爭思路,就是消滅敵方有生力量,不然秦國統一中國會更長時間
-
4 # 我想大聲告訴你1911
整個戰國死了兩百多萬,有一半跟白起有關
白起就是典型的功高震主,同時他拒絕過秦國國君的指派!這是重點
後世評價的都是儒家學者,儒家講究修身治國平天下,而且儒家講究和平,對於善殺戰將,歷來評價不好,儒家很少批評國君如何如何不好,只能找個替身,恰巧白起正正好好,戰國的戰爭使民眾水深火熱中,所以白起人稱人屠或者殺神
-
5 # 一尾江鯉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明年,白起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沈其卒二萬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陽太行道,絕之。
從《史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起白起大部分戰事,秦昭王十四年為左更,攻打韓,魏,斬首二十四萬。這時他只是一個左更,算得上前期吧。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華陽,走芒卯,而虜三晉將,斬首十三萬。這是21年後,白起已經是武安君了。長平之戰坑殺降卒四十萬,這時又過了13年,長平之戰是秦昭王四十七年,這算是後期了。所以縱觀前中後期,都有大規模的屠殺,而不僅僅是長平之戰有。所以白起又被稱為人屠。
至於為什麼要坑殺降卒四十萬呢,我們先來看看《史記》裡面這麼說的。《史記·白起王翦列傳》: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史記》中白起殺他們的原因是因為前時秦軍拿下上黨,上黨的百姓不甘心作秦國的臣民而歸附趙國(而且趙國還收留了他們)。而趙國士兵變化無常,不全部殺掉他們,怕要出亂子。怕趙卒反覆是很大一個原因,畢竟這麼多人不好管理,容易生變,生變則後患無窮。
除了怕趙國士兵生出變故,對秦國不利。還有一個很大的原故就是降卒的數字太大了,憑空多了四十萬張嘴不好養活,而且養活以後還有叛變和洩密的可能。
《史記》中還有這樣一段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秦國在河內連十五歲以上的人都徵用了,這一戰不僅趙國損失慘重,秦國也死傷過半。為了這一戰連孩子都派上戰場了,付出這麼大代價,不殺趙卒難安將士心。
秦律是按人頭來升爵位的,這四十萬可是好大一筆軍功。
綜上所述我們大概可以知道白起為什麼要殺這四十萬人了。1.上黨的百姓不甘心作秦國的臣民而歸附趙國。(心中對趙國有氣)2.趙國士兵變化無常。3.這是一筆很大的軍功。4.殺了他們也算是為死去的將士報仇了,可以安定軍心。
回覆列表
說到白起,最近頻繁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甚至連小學生都知道了這麼一個存在——白起。白起在遊戲裡的綽號叫做“最終兵器”,真是名副其實,歷史中的白起也對得起這麼霸氣的一個稱號。
白起在歷史中被稱為“戰神”。戰神白起一生戰功赫赫。古人有句話說得好:“一將功成萬骨枯”,而戰神白起一生的軍功是千千萬萬的頭顱換來的。在大秦統一全國的程序中,白起參與指揮了兩次足以影響歷史的大戰:長平之戰坑殺了趙國四十萬人馬,使趙國一病不起;討伐楚國的戰爭,成為了春秋戰國時期繼孫子之後第二個攻克楚國都城郢都的大將,還挖掘了楚國先王的陵墓,使東方六國心驚膽戰。嚇的普遍失去了抵抗意志。
長平之戰
眾所周知,戰國時期最慘烈的戰爭是秦、趙間的長平之戰,這場大戰趙軍全軍覆沒,四十萬降兵被秦軍活埋,加上戰死和被斬首的人,趙國軍隊大約損失了四十五萬,基本失去了和秦國爭霸天下的能力。而這場大戰的指揮者及坑殺命令的直接下達者,便是戰神白起。四十五萬忠烈慘死!要知道,那時趙國全國的總人口,也不過三百五十萬左右,這樣的死傷比例何其巨大!
然而這四十五萬白骨,在戰神白起的殺人賬本上,還只是一小部分。在伊闕斬首韓魏聯軍二十四萬;在鄢城決水灌城淹死楚軍數十萬;在華陽斬首魏軍十三萬;在黃河淹死趙軍二萬;在陘城斬首韓軍五萬;在長平殺害趙軍四十五萬。以上還只是有史料可考的殺人數字,而據梁啟超先生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戰神白起所殺人數就佔二分之一。
白起自殺
可悲的是范雎這樣一個人物也犯了小人之過——嫉妒。利用自己和秦王的關係好,老是抓機會說白起的壞話。終於有一天,秦王在外面征戰,要求白起帶兵配合一下。白起認為這次戰役發動起來不值得,就給秦王提了個建議,說自己不去為好。這是個純技術性的建議,結果被范雎鑽了空子,說白起要造反,秦王本來就對戰無不勝的白起有忌憚,於是賜給了白起寶劍,讓他自殺。
白起憤怒的問到:“為什麼?”後來轉念一下子想通了,“我在趙國殺了四十萬人,難道還不應該死嗎?”結果秦國統一的步伐又推遲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