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每日心晴

    首先家長要有愛心。比如對待對方及雙方老人。讓孩子感受到愛。也就是言傳身教。

    多陪孩子充分尊重孩子。機會教育,比如遇到有困難的主動幫忙。見到長輩要有禮貌。

    然後在孩子身上多付出,多陪孩子,從物質到精神給予孩子更多的愛!

  • 2 # 胡蘿蔔長耳兔親子教育

    能夠給他人關愛,給他人力所能及的幫助,是一種美德,自己也能從中收穫快樂,一個會關愛他人的孩子也能得到他人的支援和幫助。是否具有關愛他人的品質,從一些生活小細節中就能體現,孩子心中有他人,眼中有他人,才能知道他人的疾苦和冷暖,才能在他人危難困頓的時候及時提供幫助,比如家人生病時說一些關心的話,或者幫別人提一下重物,或者是跌倒時的一個攙扶,或者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的援助之手。這些都是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

    那麼家長怎樣培養孩子具有關愛他人的良好品質呢?

    首先,父母一定要有愛心,任何一種優秀品質,都離不開家庭氛圍和父母榜樣的薰陶和影響。父母的行為時刻能夠影響孩子,所以父母在家裡孝敬老人,與左鄰右舍有良好的鄰里關係,孩子就會以父母為榜樣,也會,懂得關愛他人,樂於助人。

    其次,父母要及時讚賞孩子關愛他人的行為,讓孩子喜歡上這種行為,感受這種行為為他帶來的快樂。

    第三,從小事對孩子進行訓練,先讓孩子學會關心父母,關心家人,多給孩子一些機會,讓她為父母盡愛心。孩子一旦養成習慣,就能夠自覺地為別人著想。

    第四,創設情景遊戲。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帶領孩子一起模仿故事情節,選擇一些角色扮演類的遊戲,媽媽可以扮演成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過馬路,孩子攙扶老人走過斑馬線等等,讓孩子在遊戲中體會關愛他人的快樂。

    我是胡蘿蔔&長耳兔家庭教育講師楊麗崢,致力於家庭教育事業,傳播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期望和千萬的家長共同成長。

  • 3 # 木子李MC

    越來越多的父母對待孩子不再是隻看學習成績,對於孩子的品德方面也越來越關注,都希望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有一句話我最認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做到了,那麼孩子也能做到,有的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到,這樣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你都沒有做到的為什麼要求我來做?

    一個孩子的身上總是能看見父母的影子,父母如果是具有良好品德的人,那麼孩子也不會差。反之如果父母品德不良,那麼孩子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一、幼兒時期的孩子與父母相處時間最長,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會不自覺的模仿父母,所以父母在面對孩子時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你當著孩子的面當面一套背面一套,那麼就會給孩子留下一個我也可以這樣的印象,孩子以後面對家長也會用這一套來與你相處,長此以往孩子會難以形成穩定的道德觀念。

    二、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負面能量,也不要把孩子保護得滴水不漏,孩子的接受能力永遠超乎你的想象。可以多和孩子聊天,把孩子當作一個平等的個體來相處,教育孩子要多角度看人看事,要孩子多方面思考分析事物。

    三、對於幼兒來講,還可採用遊戲、故事、兒歌等方式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邊玩邊學時幼兒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選擇健康、有趣的遊戲,比如”玩具回家“的遊戲,透過反覆遊戲,孩子就會養成自覺把玩具放回玩具箱的習慣等等。

    總的來說就兩個詞: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 4 # 蕃茄先生

    關懷品德——對於孩子來說比較大,這個方向首先要擁有的是感恩和關愛他人。

    對於他人或者親人的幫助,都要讓孩子進行感謝,並把別人給到自己的關懷和愛傳遞給別人。這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家長的引導比較關鍵,孩子慢慢就會形成這樣的意識。

  • 5 # 知行兒女

    關懷品德的培養,首先得要心中有愛,所以從愛心和同情心角度來培養關懷我認為是比較好的思路!

    好像我們這一代人的家庭氛圍中很難將“愛”說出口,家庭內部的關懷大部分都是透過行為來表達。這樣就非常的含蓄,不易於幼兒的體會和感受到。

    我寫過一篇關於家庭如何構建愛的文章,我講幾個關鍵點給你做下思考和參考:

    (1)除了行動還有表達愛,讓家庭氛圍裡更加有關懷感和幸福感。

    咱們華人比較含蓄內斂,常常“愛你在心口難開”,甚至是做了關懷的事情但由於表達的不及時或不準確形成了誤會的案例也常常有。

    (2)將關懷和愛常常充滿我們的生活和交流的方方面面,而不僅僅是針對幼兒。

    家庭成員都是愛和關懷的實施者也是其受眾,構建一個良好的平等的溝通交流氛圍非常重要。所以,無論是針對孩子,我們對待家裡的長輩以及夫妻之間,都要時刻有關懷行為和言語,讓愛在家人間正常流通。

    (3)家長要創造機會,主動索愛

    有的時候,我們也要透過自己創造一些機會,比如下班回家累了,要求孩子過來幫忙捶捶背揉揉肩,也許對於你來說起不到多少緩解疲勞的效果,但給你的小孩從小建立了愛和關懷的種子。

    (4)發現孩子有關懷行為和言語時,要及時肯定

    比如飯桌上,當孩子將好吃的雞腿夾給爺爺時,要鼓勵爺爺接受並樂於享受孫子傳遞的這份關懷,而不是說“還是乖孫孫吃,爺爺牙齒不好,不能吃!”的理由拒絕。為什麼我孩子會有這些行為,以為我從他小我就說,好東西要分享,尤其要給家裡的長輩,因為老人家越來越老,能吃的越來越少,而你還有大把的機會和時間吃。

    (5)另外,我們還要生活具有一定的儀式感

    現在許多家庭,父母只給孩子過生日和長輩,不給自己過生日。我認為這是不好的。我們是家裡的頂樑柱,要讓孩子知道,生日不只是孩子和老人的特權,而是家庭生活態度,儀式感是一種更加高階的生活方式,對於愛和關懷的是一個有效補充。

  • 6 # 菲媽優閱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跟父母相處的時間也比較長,而且幼兒時間孩子會模仿大人,所以要求孩子前,父母要做好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軌跡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