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
2 # 香港補貼
古代歷史上希臘半島並未存在過統一的希臘國家。人們關於希臘國家和文化的許多想象都是虛幻的。古代歷史上,包括希臘半島、馬其頓和色雷斯的巴爾幹廣大地區被這個地區外面的歐洲人統稱為“赫倫尼克”(Ελληνιστικ?)——這個詞語是“希臘”一名的母詞。但是,赫倫尼克並非專指希臘,而是涵擴著覆蓋歐亞結合部包括希臘半島、小亞細亞、西亞新月地帶甚至包括部分埃及領地的廣大地區。
這個地區存在複雜的語言、民族和文化結構,其中小亞細亞——安納托利亞地區的文化起源異常悠久,對周邊及世界文化的影響也頗大。後來西方人所說的“希臘古文化區(包括希臘哲學家的區域)”,主要是指這裡(小亞細亞地區)。但是安納托利亞這個地區與希臘遠隔大海,在遠古和古代歷史上並沒有形成過任何統一的國家。
安納托利亞,與希臘半島並無關係為了把希臘半島人(主要是雅典人)與這個地區聯絡起來,近代西方歷史學家虛構了一個關於“大希臘殖民地”的歷史神話。這個神話主要依據的是荷馬的神話史詩。但是荷馬並非希臘半島人。
居西方研究也承認,荷馬真確身份和年代均不明,未必是一個存在的真人。荷馬史詩作品使用的語言主要是安納托利亞方言而不是希臘語言,描寫的事件原型可能也並非發生在希臘地區。
古代時的希臘半島上僅僅存在一些人口很少(約2—3萬人)、規模很小的城邦。其中較著名的城邦為:雅典、馬其頓、斯巴達和底比斯。
公元前4世紀(340年前後)巴爾幹半島上(主要為後來的南斯拉夫地區)的一個城邦馬其頓王國(一個專制制度的巴爾幹強國)強大起來,在傳說的亞歷山大三世的領導下,馬其頓王國征服了巴爾幹包括希臘半島地區,後來跨海戰勝了波斯帝國,隨後席捲“赫倫尼克”——小亞細亞、埃及、中東和中亞地區,這就是近代的西方史家所謂的“希臘化”運動。但是這個運動其實與希臘或雅典基本無關,實際是野心勃勃的幾代馬其頓王試圖統一亞歐接合部的這片赫倫尼克地區的嘗試。
公元前168年希臘半島和巴爾幹地區被羅馬共和國征服,後來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公元5世紀前後,羅馬聯邦在匈奴和日耳曼蠻族打擊下,帝國分裂成東方、西方兩部分。西羅馬帝國被來自亞洲草原地區的匈奴人滅亡。
以歐亞接合部的君士坦丁堡城為中心建立了第二羅馬即東羅馬帝國。希臘半島也曾經在其統治下。但是,東羅馬帝國的主要統治區域在亞洲部分(包括安納托利亞,包括後來的東土耳其和敘利亞區域),實際主要部分是一個亞洲國家。
東羅馬帝國抵禦了幾個世紀來自東西方的攻擊。1204年發生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共濟會(康西奇里奧秘密會)僱傭的法國和義大利、日耳曼騎士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十字軍騎士撤退後,突厥土耳其佔領君士坦丁堡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後來也征服了整個希臘半島。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821年,希臘人在歷史上第一次謀求獨立。1828年希臘獨立戰爭結束,希臘1833年在英國幫助下建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君主政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臘被軸心國佔領。二戰後,希臘又經歷了一次內戰。1949年內戰結束後的希臘宣佈加入北約組織。1967年4月21日軍人發動政變,之後宣佈廢黜國王。
軍人政權在1974年垮臺,希臘共和國在1975年建立。1981年希臘正式加入歐洲共同體
回覆列表
當然由聯絡,但是文化上的聯絡已經斷絕了,古希臘人是不會承認現在的希臘人是他們的後代的。如果按照亞里士多德等人的概念來對照今天的希臘華人,就有可能得出現在的希臘人不是“希臘人”的結論,畢竟今天的希臘人絕大部分已經是東正教教徒。這在希臘羅馬時代是很自然而言的結論,公元前1世紀居住在小亞細亞的哈利卡爾那索斯城的狄奧尼修斯看來,認為希臘人就是具有“希臘特性”的人。“希臘特性”的內容是“說希臘語”,奉行“希臘人的習俗”,“承認同樣的神祇”和遵守“適當公平的法律”。在他看來祖上是不是古希臘人已經不是希臘人的認定條件,有“希臘本性(physis Hellas)的就是希臘人,沒有希臘特性的就是野蠻人。他認為居住在黑海沿岸的阿凱亞人原屬埃利斯人,其起源是“最希臘的”,但他們“現在是所有蠻族人中的最野蠻者”,簡單來說就是你信了希臘人的神靈、按照希臘人的文化模式生活的就是希臘人。羅馬帝國時代的詭辯家、哲學家法沃裡努斯(約公元85—155年)是一位“希臘化的高盧人”,這位“香蕉學者”用第三者的口吻反覆論證自己的希臘特性。他宣稱自己“不僅力爭掌握希臘人的語言,而且力爭獲得希臘人的心智、生活和方式。”他認為自己在這些方面的“努力和顯著成績”是“在他之前的羅馬人和他那個時代的希臘人中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的。法沃裡努斯還深情回憶了自己渴望成為希臘人的心態:“可以看到,最好的希臘人在羅馬傾心於羅馬人的行為方式,而他卻傾心於希臘人的行為方式,併為此完全放棄了財產、政治名望和一切,他做這一切只為一個目的——使他不僅像個希臘人,而且就是希臘人”;“他雖是羅馬人,但已經完全希臘化了”。法沃裡努斯將自己視為一位“文化希臘人”的成功範例,並且希望因此獲得希臘人的認同和為自己高盧同胞的希臘化提供激勵:“對於希臘人來說,希臘的本地人有了一個文化與出身之於名譽並無區別的例子”;“對於凱爾特人來說,若是看看這個人,就沒有一個人會喪失接受希臘文化的信心了。”現代希臘建國時甚至把拜占庭帝國當作自己的源流,認為自己是羅馬人之後,而非古希臘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