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的蔡倫是改進了造紙術,“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作品裡。所以,遇事還是應該多思考,多查證。具體說下我的看法。
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他把造紙的成本降低了,而且質量更好,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書寫,方便文明的傳播,這是蔡倫的貢獻。不過,中國最早的紙出現要早的多。目前發現較早的紙是“灞橋紙”, (西漢的灞橋紙)
專家認為最晚是西漢武帝時期的。之前還有文景時期的的甘肅天水放馬灘墓群中出土繪有地圖的紙。
“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出現可能在明代,原本和趙括沒有聯絡。
這個”最早出現在《漢語大詞典》這本工具書裡。是1979年,編者是林漢達,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大羅竹風11歲。在這本書裡有一篇《紙上談兵的趙括》。不知道兩者有沒有關係。因為在這之前,把趙括和紙上談兵聯絡在一起的直接證據好像沒有。而在《漢語大詞典》這本辭書裡也並沒有解釋“紙”的意思。只是用了一個“後”來代替具體的時間。語焉不詳,是因為沒有確實的證據可舉。這也是辭書嚴謹的地方。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引一句話,“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原文中並沒有”紙“。原文中的意思有“趙括能讀書“”但”不知變“。那麼紙呢,之前說了,最早西漢時出現,趙括所在的戰國時期主要是用竹木簡著書。趙括相關的典故一直是”趙括之讀父書“,而不是“紙上談兵“。
比如宋朝的衛博在《定庵類稿》裡有一份謝表《謝除觀察使表》
伏念臣勇慚超乘,技乏穿楊,趙括之讀父書,豈明方略;狐突之教子弟,粗守愚忠。
”紙上談兵“這個詞肯定出現在有紙之後,我見到的最早的例證:
“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
這是一副對聯,出現在明代喬應甲所著的楹聯專著《半九亭集.憤世憂國篇》。
在"紙上談兵”之前,還有“紙上空談”。
比如海瑞的《海忠介公全集卷之十 申海南道陳雙山文》有這麼句話:
志書歷載,諸人議論,然其人亦有可為地步,言之不行,母乃議事易處事難歟,致上人以紙上空談視之,三也。
這說明,紙上談兵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有個發展形成的過程。
因為尚未形成固定格式,”還出現過“紙上兵”的說法。
比如明初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的《湘南雜詠》(三首其二)
遣使頻年赴帝京,名為計事豈真情。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清代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戌)雜守》中有“於謂充塞其城,殊近於紙上談兵,在可曉不可曉之間。“
清代張潮《幽夢影》 第一卷中有“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
這個過程有點像中國的漢字。
在倉頡的時候,還很隨意,左右無所謂,形狀也無所謂,上下也無所謂。慢慢發展,最後固定了下來成了現在的漢字。
大約在這個時期,趙括和"紙上談兵"開始被人撮合,基本走到了一起。
沈葆楨的奏摺《恭讀武改試槍炮》
即以武鄉侯之謹慎圖功,尚因輕信馬謖而至街亭之失,他若趙括能讀父書而陷長平,昭遠自比諸葛,而失金蜀,殷浩人稱奇士,竟至一敗塗地,房管自誇車戰,不過紙上談兵,百世而下令人思其事而為之寒心者。
再要明確,就是《上下五千年》了。趙括和”紙上談兵“,像兩條小溪,沿著自己的路線,曲曲折折,最終走到一起,成了趙括的紙上談兵。
東漢的蔡倫是改進了造紙術,“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作品裡。所以,遇事還是應該多思考,多查證。具體說下我的看法。
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他把造紙的成本降低了,而且質量更好,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書寫,方便文明的傳播,這是蔡倫的貢獻。不過,中國最早的紙出現要早的多。目前發現較早的紙是“灞橋紙”, (西漢的灞橋紙)
專家認為最晚是西漢武帝時期的。之前還有文景時期的的甘肅天水放馬灘墓群中出土繪有地圖的紙。
下面重點說戰國時的趙括和“紙上談兵”的“姻緣”。“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出現可能在明代,原本和趙括沒有聯絡。
這個”最早出現在《漢語大詞典》這本工具書裡。是1979年,編者是林漢達,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大羅竹風11歲。在這本書裡有一篇《紙上談兵的趙括》。不知道兩者有沒有關係。因為在這之前,把趙括和紙上談兵聯絡在一起的直接證據好像沒有。而在《漢語大詞典》這本辭書裡也並沒有解釋“紙”的意思。只是用了一個“後”來代替具體的時間。語焉不詳,是因為沒有確實的證據可舉。這也是辭書嚴謹的地方。
這個"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引一句話,“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原文中並沒有”紙“。原文中的意思有“趙括能讀書“”但”不知變“。那麼紙呢,之前說了,最早西漢時出現,趙括所在的戰國時期主要是用竹木簡著書。趙括相關的典故一直是”趙括之讀父書“,而不是“紙上談兵“。
比如宋朝的衛博在《定庵類稿》裡有一份謝表《謝除觀察使表》
伏念臣勇慚超乘,技乏穿楊,趙括之讀父書,豈明方略;狐突之教子弟,粗守愚忠。
“紙上談兵”走的是另外一條路。”紙上談兵“這個詞肯定出現在有紙之後,我見到的最早的例證:
“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
這是一副對聯,出現在明代喬應甲所著的楹聯專著《半九亭集.憤世憂國篇》。
在"紙上談兵”之前,還有“紙上空談”。
比如海瑞的《海忠介公全集卷之十 申海南道陳雙山文》有這麼句話:
志書歷載,諸人議論,然其人亦有可為地步,言之不行,母乃議事易處事難歟,致上人以紙上空談視之,三也。
這說明,紙上談兵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有個發展形成的過程。
因為尚未形成固定格式,”還出現過“紙上兵”的說法。
比如明初的翰林學士劉三吾的《湘南雜詠》(三首其二)
遣使頻年赴帝京,名為計事豈真情。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紙上談兵,到了清代終於固定成型,成為成語了。清代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簡注.(戌)雜守》中有“於謂充塞其城,殊近於紙上談兵,在可曉不可曉之間。“
清代張潮《幽夢影》 第一卷中有“文人講武事,大都紙上談兵;武將論文章,半屬道聽途說” 。
這個過程有點像中國的漢字。
在倉頡的時候,還很隨意,左右無所謂,形狀也無所謂,上下也無所謂。慢慢發展,最後固定了下來成了現在的漢字。
大約在這個時期,趙括和"紙上談兵"開始被人撮合,基本走到了一起。
沈葆楨的奏摺《恭讀武改試槍炮》
即以武鄉侯之謹慎圖功,尚因輕信馬謖而至街亭之失,他若趙括能讀父書而陷長平,昭遠自比諸葛,而失金蜀,殷浩人稱奇士,竟至一敗塗地,房管自誇車戰,不過紙上談兵,百世而下令人思其事而為之寒心者。
再要明確,就是《上下五千年》了。趙括和”紙上談兵“,像兩條小溪,沿著自己的路線,曲曲折折,最終走到一起,成了趙括的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