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車娛早知道

    以身兼將相而自許的諸葛亮,在治國理政的同時,未嘗一日不在思謀治軍、用兵之道。陳壽呈獻給晉武帝司馬炎的《諸葛氏集目錄》中,就有《兵要》、《軍令》等篇章。至今留存在《諸葛亮集》中就有“兵要十則”、“軍令十五條”,以及有關談兵治軍的論述。

    治軍是為了治國,這是作為政治家又是軍事家的諸葛亮治軍的一貫指導思想。國家的安危在於軍隊的強弱,這是諸葛亮高度重視武裝力量建設的思想根源。

    既然國家的安危繫於軍隊的強弱上,而軍隊的強弱在很大的程度上又取決於將帥的素質和才能,那麼選擇將帥之重要就可想而知了。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說的就是對將帥選擇的重要與要求之嚴格。諸葛亮對將帥的選擇,與他治國舉賢授能一樣,注重德才並重。德,就是良好的道德,這裡麵包括對國家的忠誠,處事以公的原則,同時也包括愛民的思想。眼裡如果沒有老百姓,處事不考慮民眾利益的將帥,他就不是國家的良輔,就沒有資格當軍中的主帥。才,就是要求作為將帥要精通軍事,懂得謀略,善於打仗。

    在蜀國,能夠稱得上合格的將帥,在諸葛亮的心目中並不多。從《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所敘,以及《出師表》中所涉及的,只有將軍向寵和後來擔任蜀漢主帥的姜維,諸葛亮才認為他們夠稱得上是德才並重的將帥,可見他對將領的選擇要求之嚴。

    對軍事將領全面軍事素質的要求,集中體現在下面的一段話中:

    一個將領要審知天時與地利,更要注意人和,要關心和愛護部屬;既要熟悉各種攻防兵器,擅長運用掌握,又要注重賞罰公正嚴明對士卒作戰勇敢與否所起的作用;要洞察敵人的陰謀,善於掌握敵人的動向,要了解進軍路上的險阻,何處安全,何處危險,要變被動為主動;進軍和退卻,要掌時機;防守要充分部署、提高警惕,進攻要加強力量,擴大聲勢;攻與防,都一定要積極發揮士兵的作用;對成功和失敗都要充分估計到,要爭取儘量減少傷亡。

    總而言之,諸葛亮強調:一個優秀的將領,一定要深謀遠慮,要集思廣益,切不可獨斷專行。

  • 2 # 零度以上的陽光

    諸葛亮在治國理政的同時,沒有一天不思考治軍用兵之道。

    諸葛亮在軍事上的貢獻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嚴格選拔將帥人才。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諸葛亮對將帥的選擇,注重德才兼備。培養了向寵和後來擔任主帥的姜維等傑出人才。

    第二,實行禮法並重的治軍方略。注重教化,使用禮義忠信的倫理觀念武裝將士頭腦;厲行法治,賞罰分明。比如,揮淚斬馬謖;第一次北伐失敗時,他上疏承擔責任,自貶三級。

    第三,改良兵器和運輸工具。發明了一種殺傷力很大的諸葛連弩;製造木牛流馬,節省了喂牲畜的草料。

    第四,創新佈陣方法。諸葛亮的八卦圖就是在繼承古代佈陣之法的基礎上創新出來的,在實踐中,使魏軍吃了不少苦頭。

  • 3 # 援庵講史

    諸葛亮最大的軍事貢獻有三個:

    藉助東吳孫氏政權的力量,聯合周瑜打完赤壁之戰後,明確了三足鼎立之勢。亮曰:「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餘裡,此所謂『彊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彊,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權大悅,即遣周瑜、程普、魯肅等水軍三萬,隨亮詣先主,併力拒曹公。--《三國志》陳壽

    諸葛亮分析了聯兵抗曹的結果是百利而無一害後,孫權打消了質疑,出兵組成聯盟,在赤壁進行了一場歷史上最著名的“火燒赤壁”,天下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我們再來看此戰諸葛亮為蜀漢拿到了什麼回報:

    曹公敗於赤壁,引軍歸鄴。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三國志》陳壽

    就戰後結局來看,蜀漢成功將東吳拖下水,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穩定,為蜀漢爭取了寶貴的發展時間與空間;

    與孫吳互為唇齒,形成聯合防禦,抵禦來自曹魏的各個擊破,獲得了一定時長的安全時期;

    獲取三郡錢糧賦稅以及人口,進一步增強了蜀漢的實力。

    為蜀漢政權帶來立足之地,包括戰略要地川蜀平原和荊州。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三國志》陳壽

    諸葛亮根據自己當初的設想為蜀漢拿到了荊州,益州及成都。佔據荊州後東可拒孫吳,北可阻曹魏,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益州及成都平原的廣大地區為蜀漢政權提供了足夠的兵源,糧草與人才!是蜀漢政權能夠穩固的根本。

    諸葛亮知道“偏安必亡”的道理。

    蜀亡時,全國上下有二十八萬戶,約有人口九十四萬,軍人十萬兩千人,官吏四萬人,米四十餘萬斛,金銀各兩千斤,其餘蜀錦彩絹二十萬匹。而當時魏華人口四百四十三萬,透過對比就可以看到,這個差距簡直太大了。但就這樣的條件,諸葛亮依舊敢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這不是以卵擊石嗎?為什麼一向謹慎的諸葛亮會行此下策?

    原因很簡單,諸葛亮深知“偏安必亡”的道理。接連不斷的出兵不僅是在敲打魏國,讓魏國養成防守的心理姿態,側面得以保全自己。畢竟主動出擊的靈活性比起防禦的靈活性更強,對敵人也是一種有效的牽制與消耗。除此之外,諸葛亮六出祁山更是為了敲打蜀漢自己,讓蜀漢時刻都有一戰的實力。不至於文恬武嬉,喪失戰鬥力後,被魏國以國力拖垮,可謂用心良苦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有效的投訴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