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魚錄生活

    據說端午節的含義有這些:

    1.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2.伍子胥的忌辰。

    3.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4.紀念現代革命女詩人秋瑾。

    5.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

    6.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絡在一起。

    7.最初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後來成了紀念屈原的節日。

    8.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午節是漢族的民間傳統節日,開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後來成為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端、初”同義,“午、五”相通,“端午”就是“初五”。

    但是中國代代相傳,端午節是紀念屈原投江自盡的受難日。龍舟是到水中去找尋屈原,粽子是給屈原的靈魂祭奠,屈原則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受害者。

  • 2 # 瓶子天天向上

    每年過端午都會了解一些關於端午的內容,端午節,每個地區都有不同的稱謂,遠在上古時代,端午這天就是祭祀龍祖的日子,後來又有戰國傳說,是祭奠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把細心做好的祭品撒進江裡,表示對於詩人屈原的懷念,祭品也包括粽子。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節日之一,

    起源於江浙,所以印象裡南方總是感覺比北方隆重,在北方,也成五月節,更多的是團聚,相守。

    說到這裡我又想家了...

    祝福所有不能和家人一起過節的夥伴身體健康。

  • 3 # 荷花三農

    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午節,代表著人們對中國華夏民族幾千年祖國傳統文化的追懷,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吃大蒜、兒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等的習俗,也是人們品味生活,熱愛生命,發展文明,抑惡揚善的不懈追求。

    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藥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採藥,則是中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以上這些都是我在民間雜誌,和民間故事等書上所看到的知識也供網友參閱。

    節日形成:幾千年來,在這一天,我們的祖先都會有很重大的慶祝活動。在華夏大地上,幾乎56個民族都有這個節日,只是叫法或有不同,例如,端五節、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天長節、沐蘭節、地臘節、詩人節、龍船節、解粽節、粽包節、五月節、娃娃節、女媧節、女兒節;活動形式和內容也有一些的差異。端午節融合了上古時代中國各民族的不同習慣、宗教、傳說,這是一箇中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天文概念 :端午節是根據夏曆而定的。而夏曆,是華夏祖先根據太陽、月亮週期運動變化對地球生物的影響而制。在古代夏曆中,端午節是這樣制定的。在古漢語中,“端”指:初、正、極;“午”指:中、正、極。可見,這是一個天文學和天文數學概念。夏曆,最早是太陽十月曆法(一個太陽年按十個月計算)。在“十”的基本計數中,“五”是中數,標誌一個太陽年的迴歸位數,類似於物理學圓周運動中的“止點、死點”或數學曲線的“拐點”。天象變化;自西漢太初曆法施行後,冬至和夏至分別代表了太陽在南北迴歸線上的位置。在一年之中,冬至(12月21日或22日)是太陽處於南迴歸線位置時的節日,夏至(6月21日或22日)則是太陽處於北迴歸線位置時節日。由此可見,“端午”是接近“夏至”的日子,也是接近“芒種”的節日。從天象看,就是指太陽接近北迴歸線的日子,這意味著白晝即將開始變短或夜晚開始增長,也意味著炎熱季節的到來。這種變熱趨勢,有點類似物理上彈簧振子的加速運動。透過我的一番講述,現在我們應該明白偉大的祖先為什麼把端午節又叫作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天長節了。以上這些都是有關端午節的論述,因我本人文化水平有限,不免有錯,僅共參閱

  • 4 # 熙和書畫院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早在上古時代,南方吳越一帶就有在“飛龍在天”的仲夏端午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以酬謝龍祖恩德、壓邪攘災、祈福納祥的習俗;時至今日,扒龍舟依然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候南北風俗各異,北方古人把端午視為“毒日、惡日”而避之。其實這是由於北方夏季天氣燥熱,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這才讓北方古人逐漸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腐皮上有發黴了,能不能吃?